陈厚平 游永龙
中西药联合应用药物不良反应73例
陈厚平 游永龙
(江西省宜春市第五人民医院,宜春336000)
目的 总结中西药联合应用发生的ADR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防止和最大限度减少中西药联合应用ADR的发生。方法 设计调查表格,通过问卷形式对我院584例采取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疾病的患者进行ADR发生情况调查,归纳总结调查结果,分析ADR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 中西药联合应用ADR发生情况不容乐观,涉及临床症状较多,主要表现在胃肠道系统、泌尿系统、皮肤和粘膜系统以及心脑血管系统等,且容易被患者忽视。结论 临床中药师应参与临床药师查房,协助指导临床中西药合理联合应用,为患者提供用药咨询,以减少ADR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中西药联合应用;药物不良反应;防范措施
目前,在我国医疗市场,特别是基层医疗单位,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疾病的现象非常普遍。在大多数情况下,中西药联合使用能够增强药物疗效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s to drug简称ADR),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中、西药治病理论体系各异,药理作用不同,西药所含化学成分单一,而中药和中成药化学成分复杂,如果我们的医生妄顾用药理论依据,盲目地给患者联用中西药物,忽视了患者的个体因素和中西药联合应用的配伍禁忌,就会适得其反,不仅降低药物的疗效,还可能引起ADR,加重患者病情或引发新的药源性疾病。为此,笔者对584例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疾病的患者进行ADR事件调查,通过归纳分析调查结果,找出一些在中西药联用中发生ADR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防范措施。
笔者于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对在我院门诊和住院部采取了中西药联合应用诊治的584例患者进行了药品ADR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疾病史、家族史、目前所患疾病,所有治疗用药种类(西药、中药注射剂、中成药、中药饮片)、名称、用法、用量及使用时间,是否出现过ADR以及ADR症状表现,停药后症状是否得到改善等。
2.1 ADR发生率 584例中西药联合应用患者,有73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ADR,ADR发生率为12.5%,其中男39例,女34例;60岁以下26例,占总数的35.6%,60岁以上47例,占总数的64.4%。73例患者发生的ADR症状在停药后均得到过改善或症状消失。其中,西药和中药注射剂联合应用引发的ADR19例,发生率15.1%;西药和中成药联合应用引发的ADR21例,发生率11.2%;西药和中药汤剂联合应用引发的ADR33
例,发生率12.2%。见表1。
2.2 ADR症状表现 73例患者所发生的ADR主要表现在消化系统、皮肤和粘膜系统、泌尿系统以及心脑血管系统等。其中消化系统25例,占34.2%,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肠炎、胃溃疡出血、肝损伤等;泌尿系统17例,占23.3%,如肾结石、肾炎、血尿、尿频、尿失禁等;皮肤和粘膜系统12例,占16.4%,如皮肤过敏、皮疹瘙痒、荨麻疹、口腔炎、结膜炎等;心脑血管系统10例,占13.7%,如心律失常、过敏性休克、血压升高或降低、毒性反应、头痛、眩晕等;其它系统(如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9例,占12.3%,如呼吸困难、咳嗽、发热、紫绀,低血钾、血糖升高、月经不调等。见表2。
表1 584例中西药联合应用患者中ADR发生情况(%)
表2 73例发生ADR患者ADR症状系统归属率(%)
中西药联合应用,可能产生协同作用,也可能产生拮抗作用,可通过中、西药相互作用减少ADR,也可能引发新的ADR,对病人造成损害。单味中药已经是一个化学成分的集合体,中药汤剂和中成药尤为复杂,另外还受个人体质、药物用法用量等因素影响。因此,临床上,中西药联合应用现象尽管比较普遍,且疗效显著,但存在潜伏的安全隐患也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中西药联用产生ADR的机理很难掌握,临床上要特别谨慎。
3.1 中西药联用ADR发生率与患者生理因素及所用中药剂型的关系 从调查结果统计数据可知,中西药联合应用的ADR发生率高达12.5%,且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发生ADR总人数的64.4%,说明ADR的发生跟患者个体因素有关,老年人是ADR的高发人群,这可能与老年人体质虚弱、免疫力下降有关。中西药联用ADR的发生率与中药剂型有很大关系,其中与中药注射剂联用ADR发生率最高,这可能与中药注射剂本身的ADR高发率也有关系[1]。中西药联用所致ADR在人体各系统中的症状表现以消化系统最高,其次是沁尿系统,说明消化系统和沁尿系统功能衰退的患者应特别谨慎中西药联用。
3.2 中西药联用与单纯用中药或西药ADR发生率比较据文献报道,我国2007年和2008年中药ADR发生率在10%左右[2]。另据国外有关文献报道,住院病人ADR的发生率为10%~20%[3]。中西药联合应用ADR发生率处在中药和西药ADR发生率之间。
3.3 中西药联用发生ADR的原因 中西药联用引发ADR的原因较为复杂,其主要原因有药物因素、个体因素和用法用量因素。
3.3.1 药物因素 中西药配伍不合理,对中西药理化性质、成分及其组成、药理、毒理、配伍禁忌不明确,中西药联合应用后,在体内发生物理性质改变或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产物而引发不良反应。如山楂、乌梅及其中成药(山楂丸、保和丸)等酸性较强的中药与磺胺类药物磺胺嘧啶、磺胺甲恶唑、甲氧卞定等联用时,因为磺胺类药物在酸性条件下,溶解度会明显降低,容易产生结晶尿和血尿。牛黄解毒片、六神丸等中药与消心痛等含硝酸盐、硫酸盐类药同服时,因其所含硫化砷在体内可能被氧化成有毒的三氧化二砷,而引起砷中毒。还有些中药可能提高或降低某些西药的血液浓度,如果血药浓度变化比较大则容易产生毒性或导致治疗无效。
3.3.2 用法用量因素 有些中西药单独给药不会发生ADR,而混合给药时则会出现ADR,如双黄连注射液与氨苄西林配伍使用会使溶液颜色变深,p H值下降,导致产生沉淀、螯合等变化,产生有害物质而引发不良反应。丹参注射液与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混合静滴时,因低分子右旋糖酐本身是一种强有力的抗原,易与丹参等形成络合物,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易导致过敏性休克或严重的过敏症。
3.2.3 个体因素 如过敏体质的病人在中西药联用时更容易产生ADR,体质虚弱的病人比体质强壮的病人更容易产生ADR等。
3.4 防范措施 ①规范管理。制定中西药联用相关的管理规范,制订详细的中西药配伍禁忌表,注明其配伍禁忌、慎用原因,列出各种ADR图表;加强联用极易产生新的毒副作用的中药监管,规定具体使用范围、使用规则、管理级别。②实行中药师参与药师查房制度。指导临床中西药合理联用,定期开展医嘱和处方点评,建立中西药处方合审制度与程序,避免中西两方各行其事,全面把握合理联用机理。③加强中西药联用ADR监测工作,开展中西药联用的药理作用和ADR研究,利用现代科技研究中西药联用的疗效和ADR机理。④加强中西药科学合理联合应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合理用药的自觉性。激励中、西医生更广泛地学习中西医药理论知识,严格按中、西医学理论和现代药学理论合法、合理、合情地联用中西药品。
[1]康义瑶.中药注射剂面临大考:使用不规范致安全事件频发[N].医药经济报,2008-11-07(2).
[2]赵文,陆军,蔺涛.我国2000~2008年中药不良反应文献综合分析[J].中国药房,2009,20(6):163-165.
[3]海颖.欧盟药物警戒信息监管体系的分析与借鉴[J].中国执业药师,2011,(2):30-33.
10.3969/j.issn.1672-2779.2013.21.042
1672-2779(2013)-21-0057-02
杨 杰
2013-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