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延锐 王秋红
(河南省南阳妇婴医院,南阳473000)
护理部对NlCU医院内感染控制规范管理及效果评价
张延锐 王秋红
(河南省南阳妇婴医院,南阳473000)
院内感染;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护理部;医院管理
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NICU)为省级新生儿救治网络医院,集中收治病理新生儿和重症新生儿。由于患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抵御外界侵袭能力差,并且该区域环境因素和侵入性治疗措施等多种原因,增加了患儿医院内感染的危险性。为减少住院患儿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提高住院安全性,自2009年7月开始,护理部加强对该病区院内感染控制措施实施,受到满意效果。
1.1 资料来源 选取我院NICU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入院的新生儿为对象,去除住院时间不足48小时的患儿共2162例。其中男1268例,女904例;胎龄<37周75例。以入院时间为序随机分组,规范管理实施前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入院的1108例为对照组,2010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1050例为观察组。
1.2 统计方法 用Excel和Assecc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整理、分析,资料用χ2检验和U检验。二组新生儿的胎龄、性别、分娩方式无统计学意义。
2.1 全员培训 提高素质 新生儿发生医院内感染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护理行为的好坏与职业道德、责任心、职业素质紧密相连。护理部在医院内感染控制知识培训方面对NICU的护理人员作为重点培训对象,经常外派护士长、护理骨干到上级有关部门进行培训学习,所有医护人员必须参加医院内感染控制知识的培训。从思想上提高对院内感染控制重要性的认识,树立控制院内感染重点在预防的观念。严格无菌技术,正确掌握洗手规范和洗手指征,提高对规范洗手的执行力,熟知NICU有关医院内感染控制知识和相关规章制度。
2.2 严格环境卫生 确保环境清洁 该病区由于收治对象的特殊性,要求室温经常保持在22~24℃、湿度保持在60%~70%,很适宜病菌的繁殖。因此,对地面、空气、物表的清洁、消毒尤其重要。要求每日用清水拖地1~2次,每周用250~500mg/L含氯剂消毒拖地一次,并配备空气循环消毒机每30分钟循环一次进行空气消毒。各种物表每日清水擦拭,尤其注意门把手、桌面的清洁。各种台面有污物污染时随时用500~1000mg/L有效氯及时擦拭消毒。每周彻底打扫卫生一次。各室的拖布、擦布专用,标示清楚,用后清洁、消毒、晾干备用。室内产生的医疗废物封闭存放,每班清理,专人运送,无害化处理。
2.3 使用物品的规范管理 各病室的婴儿床、使用中的婴儿暖箱、抢救辐射台、电子微量输液泵、心电监护仪及管线,每日清水擦拭清洁,发生污染随时消毒;连续使用的暖箱每周更换,患儿出箱后彻底终末消毒;抢救器械如呼吸机管道、复苏器囊、氧气面罩、氧气湿化瓶、输氧管道等使用后由供应室统一回收、处理、消毒。呼吸机用后按规范做终末消毒,其冷凝水及时回收、灭菌处理后再弃之。患儿所使用的布类如暖箱内的软垫、床褥、新生儿包被、辐射台台垫等、每日更换、清洗、灭菌。婴儿奶瓶、奶嘴要一人一用一灭菌。入住NICU的患儿所用物品一律由医院提供,谢绝家属供给,防止因消毒不严造成物品污染,保证所有物品的清洁。一次性医疗用品规范管理,有效期内使用。体温计一人一用一消毒,听诊器各人专用,不得交叉共用,听件部分一用一消毒,确保诊疗安全。
2.4 病区内的人员管理 所有进入NICU的医务人员,必须更换专用的衣、帽、鞋,佩戴口罩,严格执行手消毒制度,规范洗手或手消毒。所有的隔离衣、隔离鞋必须每次使用后重新清洁、消毒、干燥、备用。进入特殊的隔离间则更换专用的隔离衣。进行各种诊疗、护理操作前后、开暖箱前、接触新生儿前后,必须进行手消毒或洗手。值班人员严禁在区内进餐、会客,谢绝家属不必要的探视,确保该区域内人流降至最低,保障空气质量。
入住病区的新生儿根据病情分室管理,感染病儿专室隔离,分组护理。护理人员要关注新生儿自身防御屏障的保护如每日做口、眼、脐、皮肤的清洁和消毒,及时更换尿布,注意床单的清洁和平整,采取多种措施保护易摩擦部位的皮肤不受损伤。患儿病情好转、稳定,进入观察恢复期要及时转入母婴同室单间管理,指导家长科学育儿,利于患儿疾病的康复。
医护人员进行侵入性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前要规范洗手,佩戴口罩、帽子。做气管插管、
动静脉采血、动静脉置管等操作必须戴无菌手套。各种置入管道必须严格管理,贴膜限时更换,尽量减少相关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2.5 及时进行消毒效果的监测 确保消毒质量 为保障NICU的环境达到II类环境的消毒效果,护理部协同微生物室的工作人员定期对治疗室、配奶间、各病室空气、暖箱内壁、诊疗室台面及工作人员的手等消毒效果进行生物学监测,对氧气湿化液、消毒后的输氧管道、奶瓶、奶嘴不定期抽样监测,标准则按照卫生部2002版《消毒技术规范》Ⅱ类环境的空气、物表、工作人员的手标准为依据。发现不合格的项目及时查找原因,采取措施,直到达到消毒效果。发现感染病儿立即采样进行细菌培养,并予以隔离。抗菌药物选择敏感的品种,确保治疗效果。
2.6 增加督导力度 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为加强NICU医护人员对院内感染控制措施的执行力,护理部加大的该区域的督导,在护理质量控制组织中,单列一组为为院内感染控制小组。重点科室护士长为质控成员,护理部主任为组长。每周1~2次到NICU进行督导、检查。科室成立医院内感染防控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任负责人,每日进行现场监督。对薄弱环节进行追踪、重点改进。
护理部在日常督导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科主任反馈、沟通,协助及时整改,必要时对出现的缺陷或质量不达标项目与当事人、科主任、护士长的绩效奖励相结合。以充分调动科室负责人和每位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和主观能动性,保障病儿在NICU内的安全。
3.1 使住院新生儿医院内感染的发病率明显降低
表1 实施前后医院内感染的发病率比较(n,%)
3.2 使住院新生儿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表2 实施前后患儿的住院日数比较(n,%)
3.3 使住院新生儿住院费用明显降低
表3 实施前后患儿的住院费用比较(n,%)
4.1 做好环境及物品管理 降低患儿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对象多为早产儿低体重儿、病理产重症患儿。其机体免疫防御系统发育不全,机体天然屏障发育不完善如皮肤嫩薄、脐带未脱落等,抵御外界致病因子侵袭的能力差。国内报道,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比例高达16.1%,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低体重儿的感染率更为正常新生儿的4倍[1]。患儿病情复杂、个体的特殊性,要求环境温度在22~24℃、湿度在55~65%[2],很适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因此,必须加强对环境的消毒效果控制。物品专人管理,对新生儿所使用的各类物品必须严格消毒,包括易被忽视的听诊器因相互使用,若不消毒也容易造成患儿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本次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通过物品、环境的规范管理,降低了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4.2 培训全员医务人员 使法律意识增强 执行力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是十分严峻的问题,尤其是患儿多,工作人手少、工作量大时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差[3],通过全员培训,使NICU内医护人员正确掌握规范洗手的技能,了解洗手、手消毒的重要性。在培训过程中通过实例分析和其他医院的案例报告,使院内感染控制的管理意识深入人心,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风险意识,自觉规范行为。NICU的医务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爱心、及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做好本职工作,做到“慎独”。但有报道:医院感染最常见的传播方式是经医护人员的手传播。在工作中有50%的医务人员是在不洗手的情况下从事诊疗活动[4]。另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各种消毒隔离措施及手卫生制度是否落实到位,与管理方式是否人性化有极大关系。因此,为方便做到规范的洗手和手消毒,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护理部要求在每个使用中的病床旁、使用中的暖箱旁都要放置一瓶快速手消毒剂。以便在诊疗、护理操作的前后进行手消毒。并且要求在不连续的操作前提下,一定要规范的按“七步洗手法”进行彻底洗手。
各病室在常规使用空气消毒器的情况下,谢绝家属入室探视。病情需要必须入室探视则要求规范更衣、换鞋,衣、帽、口罩佩戴整齐,并进行手消毒。尽量减少室内人员流动,可减少空气中悬浮微粒的漂移,以保障空气的洁净度。
病儿在恢复期转入母婴同室单间管理,便于家长的陪护。并且可及时给予科学的疾病预防知识宣教,利于疾病恢复,增加亲子关系。减少了在NICU的留滞时间,降低了院内感染的发生风险。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护理部的院内感染管理使患儿的住院时间明显减少(P<0.01),提高了护理的安全性。
4.3 严格无菌操作 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减少治疗费用的支出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部通过院内感染管理,使患儿的住院费用明显减少(P<0.01)。与严格的无菌操作和手消毒制度执行有很大关系。由于新生儿病情危重,常需要应用呼吸机、气管插管、吸痰等诊疗技术,以及各种留置管道的建立皆可造成皮肤、黏膜的损伤,增加了感染的途径[5]。因此在各种侵入性操作时注意无
菌技术,操作前必须洗手、戴手套、口罩、帽子。静脉留置针尽量采用外周静脉,并且在外敷贴上注明置管时间。在留置安全时间内,每日进行局部消毒,密切观察局部情况。发现异常立即按无菌技术予以去除。减少了植入物由于细菌上行感染至穿刺部位所导致的血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做气管插管过程中,严格手消毒,规范操作,尽量减轻对气管黏膜的损伤,减少了呼吸道感染的可能。由于患儿病情变化快,动、静脉采血检查是常用的诊查手段,护理部在平时的操作训练中严格要求手消毒和患者的皮肤消毒,提升技术水平,确保患儿在检查过程中护理人员进行动、静脉穿刺操作的成功率,减少患儿皮肤、黏膜的损伤。
在NICU病区,无菌技术和院内感染控制措施涉及到护理工作的各个层面,加强对NICU的院内感染管理,降低了病儿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减少了住院日数,降低了住院费用。使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提升,减少了医疗纠纷,提升了社会效益,是病人的住院安全得到保障。
[1]张伟娥,严建红,陈婕,等.水杯加湿法在新生儿婴儿培养箱加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3):2745.
[2]崔焱.儿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1.
[3]晏玲,薛瑷,何念海,等.NICU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1):1541.
[4]张彩玲,郝礼芳,李红云.使用婴儿培养箱患儿的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23):3209.
[5]胡海珍.基层医院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使用护理杂志,2011,27(12):53.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5.101
1672-2779(2013)-15-0147-03
张文娟
2013-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