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莉君张存权李国徽
1.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中医医院针灸康复中心,宁夏 银川 750001;2.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中医医院,宁夏 银川 750001
巨刺加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80例疗效观察
彭莉君1张存权2李国徽2
1.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中医医院针灸康复中心,宁夏 银川 750001;2.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中医医院,宁夏 银川 750001
目的:探讨巨刺加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治疗常规取健侧 (巨刺)中主穴取阳白、四白、颧髎、颊车、下关、地仓、翳风、合谷、迎香等穴,并配合电针和健侧取阳白、四白、颧髎、颊车、下关、地仓、翳风、合谷穴位注射维生素B1、维生素B12,每次选四个穴位交替进行。对照组常规取患侧中与实验组相同的穴位。两组均以7天为一疗程,共治疗二个疗程。通过临床症状、House-Brackmann面神经恢复评分标准和Portmann评分标准确定健侧、患侧同时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观察。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抬眉、闭眼、鼓腮、撅嘴,示齿、张大鼻孔,两组改善程度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讨论:巨刺加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后遗症,效果显著。
巨刺;穴位注射;面瘫;疗效观察
周围性面瘫,即面神经麻痹,是以口眼歪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俗称 “歪嘴风”。春秋两季发病率高,多数患者为20~40岁,男性发病略高于女性。本病多为正气不足,风邪入侵面部,痰浊阻滞经络所致[1]。目前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平均发病率10%~25%,我国部分中心城市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其患病率达10%~15%左右,由此估计全国患病人数超过五千万[2]。临床上,应用针灸治疗该病是很常见的。
1.1 研究对象 8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均为2011年9月至2013年1月在银川市中医医院就诊的患者,其中男性49例,女性31例,年龄7~76岁之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人。
1.2 诊断标准 参考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针灸学》[3]。
1.3 排除标准 ①格林巴利综合症;②耳源性疾病、腮腺炎、颌后化脓性淋巴结炎;③后颅窝肿瘤或脑膜炎;④听神经瘤等导致的周围性面瘫或各种原因导致的中枢性面瘫。
1.4 纳入标准 凡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并且不符合排除标准者为纳入对象。
1.5 分组及治疗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样本按随机数字法分入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治疗方法:针具、穴位常规消毒,选用规格为0.30*35号1.5寸不绣钢毫针;取患侧中主穴取阳白、四白、颧髎、颊车、下关、地仓、翳风、合谷、迎香等穴[4],面部腧穴均平补平泻,刺入后行针,得气后留针30min左右。初起浅刺,一周后平刺、透穴或斜刺。并配合电针(50~100Hz、疏密频率为15~20次/min疏密波)和患侧取阳白、四白、颧髎、颊车、下关、地仓、翳风、合谷穴位注射维生素B1、维生素B12,每穴0.1~0.3ml,每日1次,每次选四个穴位交替进行,7日为一疗程,共治疗二个疗程。实验组治疗方法:针具、穴位常规消毒,选用规格为0.30*35号1.5寸不绣钢毫针;取健侧 (巨刺)中主穴取阳白、四白、颧髎、颊车、下关、地仓、翳风、合谷、迎香等穴,面部腧穴均平补平泻,刺入后行针,得气后留针30min左右。初起浅刺,一周后平刺、透穴或斜刺。并配合电针(50~100Hz、疏密频率为15~20次/min的疏密波)和健侧取阳白、四白、颧髎、颊车、下关、地仓、翳风、合谷穴位注射维生素B1、维生素B12,每穴0.1~0.3m l,每日1次,每次选四个穴位交替进行,7日为一疗程,共治疗二个疗程。
1.6 观测指标
1.6.1 采用House-Brackmann面神经恢复评分疗效标准[5]根据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记分的总和,计算改善的百分率: (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 × 100%。改善的百分率≥51%为显效,21%~50%为有效,≤20%为无效。
1.6.2 Portmann评分标准[6]满分共计20分,运动正常3分,运动减弱2分,运动明显减弱1分,运动消失0分。痊愈:20分;显效:17~19分;好转:14~16分;无效:≤13分。
1.7 统计学分析 结果均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用卡方检验。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评分比较(±s)
注:治疗前后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40 36.3±3.2 49.4±2.5实验组40 36.4±3.1 55.6±2.6
由表1可见,治疗前两组患者House-Brackman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在治疗后,面部功能障碍皆有明显改善 (P<0.01),巨刺加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组改善更为显著(P<0.0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ortmann评分比较(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治疗前两组患者Portman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改善(P<0.01),巨刺加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组改善更为显著(P<0.01)。
2.3 结果 两组治疗疗程结束后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果表明,巨刺加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针灸加穴位注射组 (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ortmann评分比较
表3 两组治疗疗程完成后疗效比较 [例 (%)]
巨刺为古代刺法名词,是在身体一侧有病时,针刺对侧穴位的一种方法。主要应用于身体一侧疼痛,而对侧的脉象出现异常的。穴位注射法是用注射器的针头代为针具刺入穴位,在得气后注入药液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它是把针刺与药理及药水等对穴位的渗透刺激作用结合在一起发挥综合效能。
人体的经脉有很多是左右对称的,而且名字相同。左右对称分布的穴位,它们都属于同样的经络,并且是和同一个脏腑相连。面部的穴位如迎香穴,左右两边的迎香穴都属于 “手阳明大肠经”,都和大肠相连,因此它们之间的经气是 “左右相同、气血互助的”,左边的经气是可以注入右边的,右边的经气也是可以注入左边的。
如果患侧面瘫,其经络之气是阻塞不通的,这时用健侧穴位通过针刺、穴位注射来激发它的经气,以激发气血运行,通开经络的淤滞,从而帮助患侧气血运行的更好。当两边的经气重新回到平衡状态,原本左右患病错位的脸,就不会受到牵拉,就会恢复正常位置。本文作者倡导的在患侧健侧同时扎针和穴位注射治疗面瘫的方法具有一定的拓展性。
[1]刘冠军.针灸学[M].第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35-288.
[2]王星宇.关于贝尔面瘫的研究近况 [J].国外医学耳鼻喉科学分册,1998:142-145.
[3]石学敏.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19-221.
[4]石学敏.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19-221.
[5]俞光岩,顾晓明,蔡志刚.周围性面瘫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69.
[6]郑晖,李瑛,陈敏.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刺灸方法的循征评价 [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1):77-78.
R245.9+3
A
1007-8517(2013)14-0075-02
2013.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