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佳鑫,李 丹,王德龙,闫朝升△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以明至清末(1911年以前)为时间范畴,以《中国针灸文献提要》[15]为基础,以《中国针灸荟萃·现存针灸医籍》[16]《中华医典》光盘等为辅助,整理针灸文献书目,共计122部。
1.2 采集方法
1.2.2 数据采集 利用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依据上述检索词,从所选的针灸文献书目中,选定涉及针灸治疗面瘫的文献书目,共计42部;在此基础上,检索文献条文,筛选处方条文193条。
利用古代针灸处方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相关数据的可持久存储[17]。相关数据涉及:处方的腧穴组成、主治、文献出处、朝代、原文和所属类型等信息,腧穴的名称、代码、拼音、定位说明、定位图解、解剖、特定穴特征等基本信息及其与经脉、分部的关联信息。
利用古代针灸处方管理信息系统,获取明清时期的面瘫针灸处方,进行腧穴和经脉的使用频数分析,并导出处方腧穴组成表(即腧穴选用集);之后,利用SPSS Modeler 18.0,导入腧穴选用集,进行关联分析;具体而言,借助网络图形功能,生成腧穴之间关联的网状图和链接情况表,并借助Apriori建模功能,生成腧穴之间关联规则。其中,网络图形是利用腧穴对在处方中共现频率,以链接及其线条粗细来表征腧穴之间关联强度的一种图形表达方式。作为经典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Apriori能够借助相关参数和评估测量,发现隐藏的、有价值的关联规则。本研究所采用的相关参数包括支持度、置信度、规则支持度和增益,评估测量为标准化卡方。其中,支持度是指在数据总集中实例(即前项出现的频数)所占的百分比,体现前项出现的概率;置信度是指在包含前项的数据子集中后项所占的百分比,体现“在前项出现条件下”后项出现的概率;规则支持度是指在数据总集中“同时包含前项和后项”的数据子集所占的百分比,体现前项和后项的共现概率;增益是指前项出现对于后项出现的影响程度,用于评估关联规则的可用性;标准化卡方用于检验前项和后项之间的关联性,评估测量关联规则的质量。
2.1.1 腧穴选用频数 腧穴选用总计67个,总频数584次。表1给出了高频(频数≥6)选用的腧穴情况,共计26个穴位。其中,选用频数居前8位的腧穴依次是:地仓(100)、颊车(95)、听会(36)、合谷(35)、水沟(35)、承浆(26)、太渊(13)和百会(13)。总体上,地仓和颊车的选用频数远高于其他腧穴,听会、合谷、水沟和承浆次之。
2.1.2 经脉选用频数 表2给出了高频(频数≥10)选用的经脉情况,涉及9条经脉。其中,选用的频数和穴数最多的经脉是足阳明胃经(249/12),其次是足少阳胆经(83/11)、手阳明大肠经(71/9)和督脉(62/10)。上述4条经脉的选用频数远高于其他经脉,手太阴肺经和任脉次之。总体上,以阳经为主,尤以阳明经为主,少阳经和任督二脉次之。
表1 腧穴选用(频数≥6)情况表
表2 经脉选用(频数≥10)情况表
2.2.1 腧穴关联链接分析 图1给出了腧穴关联的网状图。表3给出了中等强度以上的腧穴关联链接情况。其中,“地仓-颊车”之间存在着强链接关系,“地仓-听会/合谷/水沟/承浆”“颊车-合谷/听会/承浆”“合谷-水沟/承浆”“水沟-承浆”存在着中等链接关系。
2.2.2 腧穴关联规则分析 首先,利用参数阈值和评估测量,挖掘满足要求的腧穴关联规则挖掘结果。经过关联规则挖掘的实际测试,参数及其阈值设定情况为:支持度5%,规则置信度70%,规则支持度5%,增益3;评估测量采用标准化卡方,尺度下限为10。另外,结合实际测试情况,最大前项数设为4,以便充分挖掘多个腧穴之间的关联规则。
图1 腧穴关联的网状图
表3 腧穴关联(中等强度以上)链接情况表
其次,针对所发现的29条腧穴关联规则,本研究采用规则约简方法,获取更有价值的规则。该方法主要借助规则涵盖关系和规则相似关系。针对规则涵盖关系,在后项相同情况下,一条规则的前项包含了另一条规则的前项,则称前者涵盖了后者;例如,在表4中,第1条规则“听会+合谷+地仓+颊车→承浆”涵盖了第2条规则“听会+合谷+地仓→承浆”。针对规则相似关系,若两条规则所包含的内容相同(即前项和后项的整体相同),则称两者是相似的;例如,在表4中,第1条规则“听会+合谷+地仓+颊车→承浆”和第5条规则“承浆+听会+地仓+颊车→合谷”所包含的腧穴均是听会、合谷、地仓、颊车和承浆。相应地,规则约简的过程为:在支持度、置信度、规则支持度和增益均相同的情况下,利用规则涵盖关系,删除被涵盖的规则,保留“尽可能多”腧穴之间的关联规则,选出19条关联规则,见表4;在此基础上,提升规则支持度的阈值(即规则支持度≥10),保留高规则支持度的规则,选出5条腧穴关联规则(即“水沟+颊车→合谷”“合谷+地仓+颊车→水沟”“承浆+地仓→合谷”“水沟+地仓→合谷”和“水沟+地仓+颊车→合谷”);之后,继续利用规则涵盖关系(如:“水沟+地仓+颊车→合谷”涵盖了“水沟+颊车→合谷”和“水沟+地仓→合谷”),保留3条规则(即“合谷+地仓+颊车→水沟”“承浆+地仓→合谷”和“水沟+地仓+颊车→合谷”);最后,利用规则的相似关系,比较相似规则的置信度(即“合谷+地仓+颊车→水沟”的置信度80%低于“水沟+地仓+颊车→合谷”的置信度95.238%),保留高置信度的规则(即“水沟+地仓+颊车→合谷”)。
通过上述的过程,发现更有价值的腧穴关联规则,即:“承浆+地仓→合谷”和“水沟+地仓+颊车→合谷”。以“承浆+地仓→合谷”[实例=23,支持度=11.917%,置信度=86.957%,规则支持度=10.363%,增益=4.795]为例,该规则体现出:基于明清时期针灸治疗面瘫的腧穴选用集,承浆、地仓和合谷之间存在着配伍关系。其中,承浆和地仓(即前项)的共选频数为23次、概率为11.917%,体现了两穴的共同选用可能性;“在承浆和地仓共选条件下”合谷(即后项)的选用概率为86.957%,体现了“在选用承浆和地仓情况下”合谷的选用可能性;3穴共选概率为10.363%,体现了3穴的共同选用可能性;“承浆和地仓共选”对于合谷选用的提升程度达4.795,体现了“承浆和地仓共选”对于合谷选用的影响程度。
表4 腧穴关联规则挖掘情况表
经脉和腧穴的选用频数结果显示:经脉选用以阳经为主,以足阳明胃经为最,足少阳胆经、手阳明大肠经和督脉次之,手太阴肺经和任脉再次之;进一步地,腧穴选用以地仓和颊车为最,听会、合谷、水沟和承浆次之。由此可知,明清时期,足阳明胃经及其地仓和颊车是针灸治疗面瘫所重用的经脉和腧穴。
腧穴的关联网图结果显示:腧穴选用以“地仓+颊车”配对共用度为最。由此可知,明清时期,针灸治疗面瘫重用足阳明经的地仓和颊车配对。面瘫的病位在面部,与足阳明经筋关系最密切[20]。《玉龙歌》载:“口眼斜最可嗟,地仓妙穴连颊车”。地仓透颊车能够加速受损面神经的功能恢复。另外,本研究结果可知,明清时期,针灸治疗面瘫亦重视“地仓+听会/合谷/水沟/承浆”“颊车+合谷/听会/水沟/承浆”“合谷+水沟/承浆”“水沟+承浆”腧穴配对选用。最后,腧穴配对选用结果将进一步体现在下述的关联规则中,即在腧穴配对基础上,关联规则将进一步体现多个腧穴之间的配伍规律。
腧穴的关联规则处理结果显示:腧穴配伍以“承浆+地仓→合谷”“水沟+地仓+颊车→合谷”两条规则为更具价值。鉴于本病的病位,局部取穴对面瘫治疗尤为重要[21]。“腧穴所在,主治所在”[22]。在上述的两条规则中,前项所含的腧穴(即承浆+地仓、水沟+地仓+颊车)均分布于头面部。“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后项所含的腧穴(即合谷)分布于上肢部,所属经脉上行至头面部。从循经取穴角度,两条规则所体现的规律为:先循头面部的阳经(即足阳明经)和督脉,近取地仓、颊车和水沟,后循手阳明经,远取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合谷;以及先循头面部的阳经(即足阳明经)和任脉,近取地仓、承浆,后循手阳明经,远取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即合谷)。另外,上述的两条规则均呈现了循经远取、远近配合的特征。以第2条规则:“水沟+地仓+颊车→合谷”为例。作为督脉与手足阳明经交会穴,水沟的选用可激发阳气、益气养血,起面瘫治疗的祛邪扶正并重之效[23];地仓属于足阳明胃经且为手足阳明、阳跷脉之会,颊车为足阳明脉气之所发,两穴均有清热、祛风及通络的功效,多用于颜面局部病症的治疗。合谷穴为手阳明经原穴,是大肠经之原气所经过和留止的穴位。“面口合谷收”。作为非头面部的高频选用经穴,合谷是治疗头面五官疾患的常用穴。在水沟、地仓及颊车配伍基础上,选用合谷,发挥其远道治疗作用,激发手阳明经气,疏风通络宣表。
综上所述,本研究采用频数分析和关联分析技术,获取了常用的腧穴、经脉和腧穴对,并采用关联规则挖掘技术和规则约简方法,发现腧穴选用的频繁模式,获取了明清时期针灸治疗面瘫的选穴规律,以期为现代针灸临床治疗面瘫提供腧穴选用规律参考,为关联规则挖掘技术应用提供方法学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