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琦
(湖南省中医院心内科,长沙410005)
益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0例
刘淑琦
(湖南省中医院心内科,长沙410005)
目的观察益心汤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符合诊断的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西医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益心汤。两组均7天为1疗程,连续观察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临床近期治愈率及心功能指标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在伴随症状胸闷、气短、喘促等积分改善情况,亦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心汤对慢性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故值得临床推广。
慢性心力衰竭;益心汤;益气温阳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为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近期内心衰的发病率仍将继续增长,正在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病症[1]。我们2008年8月至2011年10月,采用益心汤配合常规西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与单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对比,结果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符合诊断的60例病人,均为本院自2008年8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住院病人。按随机数据法分为治疗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9~76岁,平均(62.76±6.73)岁;病程2~11年,平均(5.73±0.79)年;其中冠心病1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0例,扩张型心肌病5例,风心病3例;心功能Ⅱ级16例,Ⅲ级10例,Ⅳ级4例。对照组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49~76岁,平均(63.08±5.47)岁;病程3~12年,平均(5.77±0.76)年;其中冠心病1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2例,扩张型心肌病4例,风心病4例;心功能Ⅱ级10例,Ⅲ级15例,Ⅳ级5例。两组资料在性别、年龄、病程及原发病分布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均常规适时予以利尿、强心、扩张血管、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及改善心肌能量代谢等传统西药治疗;并发肺部感染者使用抗生素;电解质紊乱者及时纠正至正常,伴有缺氧者予以低流量吸氧。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益心汤。药物组成:沙参10g,黄芪25g,桂枝10g,茯苓25g,白术10g,葶苈子20g,大枣15g,甘草6g。水煎服,日一剂,分2次服。两组均7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观察2个疗程。
1.3诊断与纳入、排除标准慢性心衰的诊断标准参照《2007中国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1];心功能分级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的标准。符合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NYHA心功能分级属Ⅱ~Ⅳ,均可纳入。
排除病例标准:①由于肾、肝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导致心力衰竭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归女,对本药过敏者;③合并有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④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者;⑤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1.4观察方法分别将胸闷、喘促、水肿、气短4个伴随主症按无、轻、中、重记0、2、4、6分,记录治疗前后其积分值;治疗前后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测病人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
1.5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由χ2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检验,所有运算均在SPSS11.5软件中进行。
2.1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的疗效评定标准。显效:心功能进步Ⅱ级以上,而未达到Ⅰ级心功能,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明显改善;有效:心功能进步Ⅰ级,而未达到Ⅰ级心功能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有所改善;无效:心功能无明显变化,或加重,或死亡。
2.2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30例,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30例,总有效率为71.87%。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在临床近期治愈率及总有效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n,%)
2.3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心功能参数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心功能参数比较
表2 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心功能参数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组别n LVDD(mm)LVEF(%)SV(ml)治疗组30治疗前治疗后58.91±2.65 46.25±1.73△*41.30±3.62 68.36±7.84△△41.35±5.09 58.46±2.10△对照组30治疗前治疗后58.61±2.37△48.45±1.81△53.73±2.73△53.72±2.76△41.23±8.12 53.688.42△
以上统计学结果表明:①治疗前两组LVDD、LVEF及SV积分值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②治疗后,两组LVDD、LVEF、SV之值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或P<0.01);③在LVDD、LVEF方面治疗组治疗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SV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2.4两组病人治疗前后主要伴随症状改善情况见表3。
表3 两组主要伴随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比较
表3 两组主要伴随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
症状组别治疗前治疗后胸闷治疗组对照组5.01±1.13 5.27±1.11 1.18±0.12△△*2.08±1.43△喘促治疗组对照组2.12±1.96△3.08±0.92△*水肿治疗组对照组3.21±2.66 3.49±2.92 2.73±0.17△2.52±1.23△气短治疗组对照组3.30±1.28 3.52±1.18 4.71±0.33 4.81±1.47 1.42±0.52△△*1.23±1.02△
以上统计学结果表明:①两组各主要伴随症状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②两组治疗前后,自身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③在胸闷喘促、气短三大主症改善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目前已明确,导致心衰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肌重构。心肌重构是由于一系列复杂的分子和细胞机制造成心肌结构、功能和表型的变化[3]。其特征为:①伴有胚胎基因再表达的病理性心肌细胞肥大,导致心肌细胞收缩力降低,寿命缩短;②心肌细胞凋亡,这是心衰从代偿走向失代偿的转折点;③心肌细胞外基质过度纤维化或降解增加。临床上可见心肌肌重和心室容量的增加,以及心室形状的改变,横径增加呈球状。
慢性心力衰竭属中医“胸痹”等范畴。饮为阴邪,有形之物,其病多见阳气虚弱之躯,故张仲景确立了“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大法。饮停于内,其射肺则喘,凌心则悸,泛溢肌肤则肿,这一病机,正好解释了心衰的主要症状发生原因。在治疗上,固然可以治心,或温心阳,或益心气,或活心血,或化心水;但心衰见喘,故须治肺,《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膹郁者,即气喘也;心衰水肿,治当从脾,《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因此我们组成温阳化饮泻肺汤用治慢性心衰阳虚饮停证,卓有疗效。该方由《金匮要略》之苓桂术甘汤与葶苈大枣泻肺汤组合,再加入人参,黄芪等味,共奏益气温阳化饮,泻肺强心平喘之功效。
本方由苓桂术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白参、黄芪而成。苓桂术甘汤出自《伤寒论》,是治疗痰饮的代表方;葶苈大枣泻肺汤出自于《金匮要略》是泻肺平喘的要方。方中黄芪伍白参健脾益气养心,黄芪配白术、茯苓健脾利水;桂枝温通心阳,伍茯苓温阳化饮;大枣、甘草健脾调中。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温阳,化饮平喘之功。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苓桂术甘汤治疗的水饮停聚证与组织器官的水肿及炎症有关,该方的药理作用可归纳为[4]:利尿、镇痛、祛痰、止咳、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机体消化及免疫功能。故现代医学中的某些眩晕、支气管炎、心血管疾病、关节炎、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疾病中所出现的痰饮病证候,只要中医辨证属脾胃阳虚、痰饮为患者,均可用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在实验研究方面[5]:通过观察苓桂术甘汤对犬心脏血流动力学、心肌耗氧量的影响,发现苓桂术甘汤可增加冠脉流量,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心脏的灌注压,改善心肌的供血状况;同时苓桂术甘汤可明显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的供氧。葶苈子胶囊能显著降低兔肺动脉高压,增加在体兔心肌收缩振幅,即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作用[5]。
本临床观察表明在常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基础上配合中药益气健脾利水主,在临床综合疗效及心功能改善方面,均较纯西药组有显著性优势,且能明显改善患者喘促、短气症状,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颇符合本方益气、平喘之法,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中国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2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J].第三辑,2002:57-59.
[3]张云彬.苓桂术甘汤的临床运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0,(2):52-54.
[4]齐鑫.苓桂术甘汤对犬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2,19(3):208-213.
[5]柏正平.复方葶苈子胶囊对肺动脉高压和心肌力影响的实验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2000,16(1):57.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3.010
:1672-2779(2013)-13-0014-03
苏 玲
2013-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