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崇智 王丽波
吉林省梅河口市海龙镇中心卫生院,吉林 梅河口 135007
舒适护理在手外伤患者术后减轻疼痛中的应用
关崇智 王丽波
吉林省梅河口市海龙镇中心卫生院,吉林 梅河口 135007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对手外伤患者术后减轻疼痛的效果。方法:将手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手外伤患者入院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即从环境舒适、生理舒适、心理舒适及社会舒适,使患者舒适渡过手外伤围术期。结果:观察组患者舒适护理干预后疼痛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舒适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值得推广和使用。
手外伤;舒适护理;疼痛
舒适护理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使患者在心理、生理、社会和灵性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不愉快的程度[1-2]。2010年3月以来,笔者对手外伤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干预,以评价其对减轻术后疼痛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来院就诊的手外伤患者80例。其中男57例,女23例;年龄7~75岁,平均年龄(30.58±7.36)岁;其中多指外伤12例,多指外伤伴多发性骨折17例,单指外伤8例,单指外伤伴肌腱损伤9例,单指外伤伴骨折10例,腕部外伤伴血管损伤3例,腕部外伤伴肌腱损伤4例,虎口外伤或挛缩2例,尺桡骨开放性骨折7例,手严重挤压伴多发性骨折8例。麻醉方式选择:局部麻醉39例,臂丛麻醉21例。行手部离断术6例,残端修整术4例,清创并游离术3例,清创并内固定术52例,清创加肌腱吻合术6例,清创加带蒂皮瓣术5例,清创加血管吻合术4例。将80例手外伤患者按照国际通用随机字母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病情严重程度、麻醉方式、手术方式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手外伤患者入院常规护理,主要包括:①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与手外伤手术相关的知识;②饮食指导,嘱患者保持大便通畅;③指导患者保持适当体位,注意观察患肢颜色、温度、知觉及活动情况;④指导患者在病情许可及可能活动的范围内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即:①给患者营造舒适住院环境,保持病室安静、整洁、设施齐全,室温以20~24℃为宜,相对湿度以50%~60%为宜,并能使病房能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注意病室光线,避免强光刺激。②术前根据患者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职业及对疾病的认知有针对性的宣教,告知患者术后疼痛的常用止痛方法,向患者讲解对于疼痛过于紧张、焦虑,会通过“心理-神经-免疫”系统使机体免疫力下降,进行负性认知的重建;向患者介绍术前准备和麻醉准备,说明手术治疗对手外伤治疗的重要作用,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更好的配合术前各项准备及麻醉;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要求家属减少恶性刺激,应尽可能的给予患者支持、关心和保护,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意志力,从而减轻患者的孤独感、恐惧感。③术前责任护士到患者病室床前主动热情沟通,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感受,帮助患者解决心理存在的实际问题,教会患者通过感情宣泄方法增强患者心理、社会适应能力,指导患者渐进性的肌肉松弛放松训练。④术后给予一些非传统护理措施,如选择适宜的音乐,以减轻患者术后焦虑、恐惧,缓解疼痛;指导患者采用松弛法以消除其在精神上和身体上的紧张,以促进睡眠;指导患者采用节奏的深呼吸,后用鼻深吸气,缓慢地从口将气呼出,反复进行;指导患者家属在不影响患肢血运的情况下,可应用冷敷法来减轻炎性水肿,应用热敷法使肌肉痉挛减轻,使局部的血供增加。
1.3 评价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VAS)评分法[2]评估疼痛。于术后患者安返病房1小时后对其进行首次评估,以后每12小时评估记录1次,每次评估前实施护理干预15分钟。累计评估9次,计算平均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完成统计处理;等级变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两组手外伤患者不同护理干预前后疼痛程度比较,观察组患者舒适护理干预后疼痛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外伤患者不同护理干预前后疼痛程度比较
手外伤已占外伤急诊总数的30%以上,占骨科急诊总数的40%以上。手外伤临床表现为皮肤裂伤、撕脱、缺失,骨折,神经肌腱损伤,局部的肿胀、疼痛、出血等。其中疼痛是手外伤患者术后出现较早的临床症状,疼痛是机体保护性防御反应的紧急信号,既是组织细胞病理的提示,也是机体对疾病和手术造成组织损伤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反应,疼痛能够引发血管痉挛,进而诱发血管危象。手外伤患者多受伤突然,且多数需手术治疗,术前患者普遍存在紧张、焦虑、恐惧,可增加肾上腺素分泌,形成心理和生理的双重负担,对术前的各项准备及麻醉的配合有明显的负面影响,不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3-4]。
舒适护理作为一种整体、个性化、创造性且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给患者以最舒适的状态,满足患者对舒适与安全的需求,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恐惧心理,尽可能的得到家属的支持和理解。本组研究针对手外伤患者致痛原因,重视患者的环境、认知、心理和行为等因素,通过环境舒适、生理舒适、心理舒适及社会舒适,使患者舒适渡过手外伤围术期,使患者能够对疼痛症状负性认知重建,减轻对术后疼痛的焦虑、恐惧。本组研究结果示,观察组患者舒适护理干预后疼痛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采用舒适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值得推广和使用。
[1]佘凤华.舒适护理在静脉输液病人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09,15(25):125-126.
[2]何苑仪,谈霭霞.舒适护理在产科病房中的应用 [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36):262-263.
[3]叶洁芳,李群英.护理干预对减轻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效果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0):1661-1662.
[4]何家秀,陈广琼,汪和应,等.心理护理在手外伤患者术前的临床应用[J].吉林医学,2011,32(17):3545-3546.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测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测评比较(±s)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测评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出院时,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生活质量测评组别 例数9.4±7.9早期康复组 30 39.42±9.4 60.1±12.4 69.37±9.2 73.6±9.88 77.12±8.2 t值 0.34 2.47 5.97 4.65 3.71个月对照组 30 38.61±9.0 52.4±11.7 54.7±9.8 61.52±10.2 6治疗前 治疗后出院时 1个月 2个月 3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
传统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强调卧床休息,侧重纠正血液动力学异常,解决心衰病情表象问题,虽然短期内可明显减轻症状,但对慢性心衰的发生机制源头不起作用,而且还可以引起远期的运动量下降、静脉血栓、肌肉萎缩、坠积性肺炎等非心源性的循环功能减退,反而加重心衰,增加病死率。应用早期运动康复是在卧床休息的基础上增加适度的运动强度、应用循序渐进的递增运动量改善患者血液循环及肺通气量,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促进心肌的侧枝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同时,活动对于远期预后还可产生有益的影响[4]。已有大量随机对照或回顾性研究证实了运动早期康复治疗能改善CHF患者的运动耐量[5]。从表1可见,早期康复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均P<0.05)。生活质量测评评分表显示,入院时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测评十分接近,差异无显著性(P>0.05),出院时和出院后1~3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测评均有所改善,但早期康复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大,且出院时和出院后1~3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测评差异有显著性(P<0.05)。由此可见,早期运动康复锻炼,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护能力。
参考文献
[1]叶志高.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9.[2]戚文航.上海市1980、1990、2000年心力衰竭住院患者流行病学及治疗状况调查[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1):24-27.
[3]纪承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运动的反应及训练方法 [J].中国早期康复医学杂志,1994,9(3):143-144.
[4]闻亚军,张镇静,评年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探讨[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6,21(3):59.
[5]杨明珠,方芳,魏红蕾,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管理的研究现状 [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8):753.
(收稿日期:2013.02.03)
R473.6
A
1007-8517(2013)06-0135-02
2013.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