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海平,王建中,贺春辉
(新余市新钢中心医院检验科,江西新余338001)
血清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儿童败血症中的诊断价值
钟海平,王建中,贺春辉
(新余市新钢中心医院检验科,江西新余338001)
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败血症
败血症是儿童时期的危重病症,早期症状不明显,具有非特异性,临床常用的血培养具有时间长的时限性,不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最新研究表明,血清降钙素原(PCT)在细菌或真菌感染性疾病、脓毒血症及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症时,PCT选择性升高,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比[1]。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由肝脏合成,应用超敏方法测定CRP,检测低限可达0.005~0.10mg/L,是较为敏感的炎症标志物。许俊[2]研究表明,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hs-CRP的阳性检出率高于传统的CRP。本文动态测定败血症患儿PCT和hs-CRP的浓度变化,为临床快速诊断提供一定依据。
1.1 研究对象我院儿科收治的败血症患儿32例(A组),男13例,女19例,年龄6个月~9岁,平均3.4岁。病毒性感冒患儿(B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1岁~10岁,平均4.5岁,经抗病毒治疗痊愈出院。幼儿园健康体检者(C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2岁~6岁,平均4岁。
1.2 实验方法所有实验对象均做血培养,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采血,置37℃培养箱中观察结果。同时采集静脉血标本2m l,用于测定PCT和hs-CRP。采用微量免疫发光法检测血清PCT含量,仪器为德国罗氏公司生产的电化学发光仪,试剂配套;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hs-CRP,仪器为美国Beckman Array360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试剂配套。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各组血清PCT与hs-CRP检测结果A组的PCT和hs-CRP结果比B、C两组均有明显升高(P<0.01及P<0.05),B组仅hs-CRP量高于C组(P<0.05),而PCT检测结果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各组血清PCT及hs-CRP检测结果(x±s)
2.2 PCT、hs-CRP单一检测及两者联合检测与血培养结果比较以PCT>2μg/L为阳性,则A、B、C三组的阳性率分别为87.5%、2.5%、0;以hs-CRP>8mg/L为阳性,A、B、C三组的阳性率分别为90.6%、40%、0,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6.8%、40%、0。在A组中有26例PCT和hs-CRP同时阳性,两例单独PCT阳性,3例单独hs-CRP阳性。见表2。
表2 PCT、hs-CRP及其联合检测与血培养结果比较[n(%)]
2.3 A和B组治疗前后PCT和hs-CRP的结果比较A组治疗前的PCT为59.4±6.13μg/L,治疗后全部转为阴性,小于2μg/L。hs-CRP治疗前为89.26±9.20mg/L,治疗后为11.45±4.80mg/L。治疗前后比较,两者均有显著性下降。B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见表3。
表3 A和B组治疗前后PCT和hs-CRP的结果比较(x±s)
败血症是一种急性全身性细菌感染,重者可引发感染性休克、DIC、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以往临床主要靠血培养阳性进行确诊,但血培养周期长,操作过程繁琐复杂、易污染,受药物影响大,已不能满足现代临床的需求。Hensel等[3]将PCT与其它炎性指标如WBC、IL~6、TNF、CRP、s-CD14比较,结果发现血PCT是敏感性、特异性最佳的指标。PCT是降钙素的前体物质,体内外稳定性好、易于检测。生理情况下,人血中PCT含量极低(<0.1μg/L),PCT在甲状腺C细胞中生成并裂解出降钙素,当发生全身性严重细菌感染时,血PCT浓度异常升高,可能与甲状腺外的器官产生有关,已证实体外肝细胞在重组肿瘤坏死因子及重组白细胞介素6的诱导下可大量产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亦是产生PCT的主要场所之一,其PCT产生在脂多糖的刺激下明显增多。由于PCT的这个特性,其已被用作全身严重感染或败血症的时的一个重要的观察指标[4]。CRP在正常人血中含量甚微,在炎性疾病、组织损伤等情况下,6~12h后血清中开始上升,并继续急剧升高,在24~48h可达高峰,超过正常水平的10至1000倍,病变消退后立即下降至正常,常作为细菌感染的早期指标。虽然CRP不受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影响,但当体内CRP水平在8.0mg/L以下时,一般CRP检测方法不能测出而往往漏诊,故需采用更灵敏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即超敏C-反应蛋白[5]。
本研究提示,A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B、C组,有显著性差异,其敏感性、特异性均较佳,与Hensel等的观点相符。A组的hs-CRP水平与C组差异有显著性,但是与同组血培养结果阳性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说明hs-CRP对于诊断儿童败血症虽然有较高的灵敏度,但特异性较差;如果能同时进行PCT和hs-CRP检测,检测阳性率A组明显高于B、C组,说明敏感性好,与同组血培养结果阳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说明特异性也好。同样以治疗后PCT、hs-CRP水平明显下降为依据,说明两项指标能很好地评判疗效。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同时进行PCT和hs-CRP检测,既可以提高灵敏度,又能保证特异性,对儿童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和判断疗效有一定的价值。
[1]陈平,刘健,李海珠,等.PCT与hs-CRP在新生儿炎症性疾病中的比较[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30(6):601-603.
[2]许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方法和临床应用进展[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29(6):620-622.
[3]Hensel M,Volk T,Docke WD,et al.Hyperprocalcitonemia in patients with noninfectious SIRS and pulmonary dysfunction associated with cardiopulmonary bypass[J].Anesthesiology,1998,89(2):93-104.
[4]易红根,曾国强,肖金元.降钙素原测定在诊断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30(1):67-68.
[5]张爱华,杨继明,王小芳.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检测在儿科的临床应用[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29(1):82.
R515.3,R446.62
B
1674-1129(2013)05-0508-02
10.3969/j.issn.1674-1129.2013.05.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