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Ⅰ王春山 刘 伟
初春,空气中的阴冷还未散尽,锦鸡舞的故乡丹寨县却处处生机盎然。正在同步推进产业园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及示范小城镇建设的丹寨县,“舞”出了腾飞的新势头。
“供电企业助推‘5个100工程’建设,其实是互利的、辩证的良性循环。”丹寨供电局局长代万龙说,只有当地的经济发展了,我们的电量才会有提升,才会有更多的资源促进自身发展;同时,只有我们做强了,才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清华科技园丹寨创新基地”、“装备制造科技园”…… 走进丹寨县金钟工业园区,一条条宽敞的道路、一座座整洁的厂房、一群群忙碌的工人……苗岭群山间散发出浓郁的现代工业气息。
作为全省100个产业园区之一,金钟工业园区2012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7.6亿元,同比增长133%,规模工业增加值3.2亿元,同比增长97%。目前,园区已引进企业56家,投产19家。
“充足的电力、便宜的电价是吸引我们入驻丹寨的主要原因。”来自深圳的兴富祥机械装备制造公司负责人范虹说。
据了解,随着国内外产业加速向内地和西部转移,贵州的区位、资源、市场和劳动力优势,对产业和资本转移的吸附效应不断增强,为贵州“重点打造100个产业园区”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为全力服务工业园建设,贵州电网公司去年在丹寨投资6千多万元用于电网建设:主供工业园区的110千伏龙泉变电站,在都匀供电局的积极支持下提速建设,预计今年上半年投入运行;为园区架设10千伏线路7千米,完成供电线路迁改4千多米。
“丹寨供电局过去年售电量仅在1亿千瓦时左右,但随着‘511’园区的建设,将给我们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代万龙介绍道,当前供电局的重点工作就是抓好县城和“511”园区电力规划,力争上半年有实质性进展。
即将投产1万台环保车、5万台洒水车生产线的九鼎车辆厂厂长曾道维忙得不亦乐乎。“供电局不仅为我们积极协商各方促供电,还提供一站式服务,帮助解决了公司在用电过程中的各项困难,真是企业的贴心保姆。”他对供电服务赞许有加。
据曾道维介绍,由于九鼎车辆厂生产日期比政府“三通一平”承诺通电时间要早,致使该厂面临不能按时投产的困难。丹寨供电局在获知这一情况后,主动协调政府、客户,提供临时供电方案,从该局35千伏丹马线T接临时电源,确保企业能如期正常生产。
一站式服务、绿色通道……类似的“保姆式”服务模式,对丹寨供电局员工来说,只能算“基本功”。
供电工作人员为进驻金钟工业园区的企业检查用电设备。(王春山/摄)
“供电服务需要沟通,更需要客户来支撑。对于每个重点企业,供电局都安排专人担任客户经理,提高走访互动频率,加速项目建设的速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双赢。”正在企业了解客户需求的丹寨供电局党支部书记金延刚说。
据贵州电网公司计划发展部介绍,今年公司将投资2亿元开工建设220千伏丹寨变电站,并建成投运110千伏城南变电站等,为丹寨金钟工业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人勤春早。在丹寨县兴仁镇“绿海蓝星”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大片新开垦的梯土一直延伸到山顶,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里是丹寨县最大的农业园区,面积41.3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5.8亿元。园区将以‘一园四区’框架,打造以地方特色种养为主导,促进生态蔬菜、有机蓝莓、休闲观光农业,形成‘一业为主,多业带动’的格局。”兴仁镇副镇长毛毅说,园区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10亿元以上,创造年利润4亿元以上。
在蓝莓种植园,贵州恒道丹林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种植部经理龙正海说,“我们搬进园区没多久,就得到了兴仁供电所的大力支持,他们组织精干力量用最短时间为蓝莓浇树抽水提灌站用电开了绿灯,确保3000多亩蓝莓滴灌无忧。”
截至今年2月底,丹寨供电局多方筹集7万元资金为高效农业示范园免费安装50千伏安变压器一台,架设线路300米,全面满足示范园用电需求。
“现代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都离不开电力的支持。”毛毅说,如地方特色黑毛猪产业,就需要温室内设有保温系统,蓝莓加工需要冷库保鲜,这些对电力供应的要求都很高。
据介绍,“绿海蓝星”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将以农业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参与园区建设,通过种植蓝莓、太子参、西瓜等特色产业,带动发展土鸡土鸭等特色畜禽产品及旅游观光业,农业示范园的建成将使兴仁镇人均年收入从2012年的3700元提高到2015年的5000元。
进入丹寨县兴仁镇,马路两旁青瓦白墙、飞檐翘角,让这个小镇充满古色古香的民族味道。不远处,一台台挖掘机正往卡车上运土。
供电工作人员检查工业园区供电配套设施运行情况。(王春山/摄)
示范小城镇应该是什么样?同行的兴仁镇副镇长毛毅没有急于解释,而是带我们先参观了展示厅。
“我们要让农民进园区上班,在镇上安家。”毛毅介绍到,作为全省100个示范小城镇之一,兴仁镇新老城区初步规划面积1500亩,目前全镇人口7000人,到2015年将达1万人,2018年达到3万人,相当于现在丹寨县城的人口规模。
据了解,兴仁镇将被打造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休闲农业观光旅游度假和三产服务新型小城镇,计划经过3年,形成以新镇政府驻地为核心,推动“三区(工业园区、农业园区、新城区)两湖(兴仁水库、吊洞水库)一带(产业带)”快速发展的格局。
“要提升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水、电、路最关键。”毛毅说,城镇改造中要涉及大量基础设施的迁改,工期急、任务重,需要供电部门的大力支持。
对此,丹寨供电局计划建设部主任李道林介绍说,目前该局已多方联系协调编制园区电网规划,从整体上考虑兴仁小城镇和高效农业示范园的可靠供电。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立项,为新城镇的园区配套建设基础电力设施,全力满足兴仁镇的城镇改造和特色农业发展。
“现在,兴仁示范小城镇建设刚拉开序幕,我们正积极配合政府做好电力设施迁改,开启用电报装绿色通道,保障电力供应。”兴仁供电所所长王建介绍说。
着眼未来,丹寨供电局正苦练“内功”。
“今年我们除了坚持‘办好自己的事’观念不改变,各项目标任务在去年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外,还要在政策的支撑下,科学、灵活、艺术地处理好电力建设与地方投资环境改善的关系,处理好员工根本利益与包括电力设施在内的大拆大建的关系。”代万龙说,只有进一步转变管理观念,把握时机,务实求变,才能适应贵州电网公司对县供电局管理模式的新要求,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