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子渊
中国科学院农业项目办公室北京100864
发展现代农业的技术选择与实现路径*
文/段子渊
中国科学院农业项目办公室北京100864
发展现代农业既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欧美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模式。我国地域辽阔,生态类型多样,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应因地制宜,借鉴和综合不同模式,用科学化、信息化、智能装备化和现代经营策略来推动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形成与现代农业产业形态相适应的现代农业保障制度,以组织和调整生产与利益分配格局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技术路径。
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技术路径
DOI 10.3969/j.issn.1000-3045.2013.03.00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1]的战略决策。农业的现代化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化的支撑以及现代物流与商业的服务;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也必须以农业为基础和支撑,“四化”同步协调发展,社会才能稳定和谐,国家经济才能持续腾飞,才能实现全社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的兴起,促进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带来了粮食供应的紧张,促进了对作物营养学的研究。伴随着19世纪化肥的研发成功,向农业生产投入了化石能源和矿物肥料,由此开启了农业走向现代化的历程。20世纪初期一些国家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开始推进现代农业的进程,推动了发达国家第一次农业的现代化。当前在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牵引与推动下,全球正面临着第二次农业现代化的升级发展。我国进入工业社会的时期较晚,20世纪60年代后才开始建成化肥生产厂,有规模地向农业生产投入矿物肥料,打破了传统农业物质和能量循环的封闭系统。但我国是一个拥有8 000年农耕文化的传统农业大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信息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兴起,大量农民向城镇转移,使粮食生产的区域化特征日益明显;受水土资源的限制、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带来的生物和自然灾害影响,以及日益增长的农业多功能需求,确保我国粮食95%自给的任务十分艰巨。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实现第一次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经验,也要抓住以信息和智能化提升农业工业化和机械化水平的第二次现代化发展机遇,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在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缩小城乡差距、工农差距,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转型发展。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我国在2011年首次出现城镇人口多于农村人口的状况,城镇化率达51.27%[2]。显然,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2011年全国财政投入“三农”的经费达2.5万亿元[3]。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兴起,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后对“三农”投入的不断增多,客观上也要求我们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2012年开年之初,国务院专门发布《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认为“‘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机遇期”。可见,全党深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既是党和国家把握历史机遇、审时度势的战略部署,也是党对农业、农村发展的连续和一贯性政策。
在我国有限的资源约束条件下,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还在于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运用和现代农业制度的创新。现代农业体系的形成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从传统农业到混合型农业再到现代农业是一个渐变的阶段。现代工业要素和现有技术的堆砌形不成现代农业,缺少了与之相匹配的现代农业制度保障和新产业形态下掌握技能的农业工人,现代农业只是一个空壳,形不成现代意义上的产业,也达不到产业升级的要求。这一切都离不开农业科技的创新与集成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农业产业制度的保障。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使农业脱离依靠经验的累积而全面走向科学化、设计化、决策化与可调控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
农业生产的发展形态经历了从以利用原始生产资料和简单工具维系生存的原始农业,到利用自身经验技术的总结和生产工具,以满足家庭自给自足为主和自产自销的家庭作坊式传统农业,进而到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工业化生产装备和农业系统外的物质能量投入,进行不同规模的社会化商品产业,是农业从原始农业形态、发展到传统农业形态,再到现代农业形态的历史过程。关于现代农业的概念国内外还未见统一的定义,从目前国内外的认识来看,本文以为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技术装备,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与经营体系,以生态高值和可持续发展为产业特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商品型农业。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4]、高技术化,特征是高值化、商品化,目的是满足人类对农产品数量、安全、健康的持续需求。其可衡量的标准是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在80%以上,农产品商品率平均95%以上,农业投入占当年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至少在40%以上。
发达国家在工业革命、尤其是19世纪下半叶化肥发明之后农业开始向现代化方向转化。历经20世纪的发展,主要发达国家经过不断探索,逐渐发展形成了4种不同的现代农业模式。
(1)荷兰及以色列模式。特点是人多地少、耕地或水资源短缺。特色是追求精耕细作,以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量和水资源利用率,发展高附加值的温室和园艺作物,生产过程集约化、机械化和产业化。
(2)法国模式。人地相当,耕地、劳动力适中型。经营方式以中小农场为主,主要依靠“以工养农”,以区域专业化、农场专业化和作业专业化的“三化”为特征。除了运用现代工业装备外,以农业制度的变革为特色。如持续发放农业贷款和补贴,并由国家出资进行科学普及和培训。
(3)日本模式。人多地少,农业资源极度匮乏,土地高度紧张。主要依靠技术创新和大量的资本投入,提高有限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以资源节约和资本、技术密集型投入为特征。
(4)美加模式。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型。从二战前到20世纪70年代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其特点是大量使用农业机械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产品总产量为特征,并不断以新技术装备农业生产,如采用计算机技术的“精准农业”,使用生物技术的“生物技术型农业”[5],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我国国土幅员辽阔,海陆兼备,纵横经纬跨度大;地形地貌复杂,平原少,山地多,陆地高差悬殊;气候以显著的季风和大陆性气候为特征并呈多样性;生态类型多样,温度、降雨东西与南北差别悬殊。尤其是我国国土面积虽大,但作为农业生产资料主体的大陆耕地面积仅为18.27亿亩[6],人口却拥有13.4亿[7],东南平原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数量的94%,人地资源的矛盾十分突出,东西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距离拉大。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面临耕地资源持续减少、人口不断增加、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生物灾害严重等主要制约农业生产的问题。此外,几千年传统农业形成的生产方式粗放、经营组织化程度低,产品品质不高,农业市场体系、支持保护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更成为限制农业走向现代化的关键因素。我国目前既有大规模的传统农业,也在个别地区能看到现代农业的发展雏形。耕地、人口、生态、气候的多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我们无法直接应用发达国家成熟的现代化模式,为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必须立足国情,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之路。
纵观我国东南平原的粮食主产区域,东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和农牧业生产基地。该区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的20.6%,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占全国的70%,亩均水资源量占全国的33%,人口相对稀少,土壤肥沃、机械化程度高、雨热同季,不仅蕴藏着巨大的粮食增产潜力,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吉林、黑龙江两省的粮食商品率为80%,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黑龙江农垦系统尚拥有百余个国有农牧场,耕地面积4 000万亩,集中连片,组织化和机械化程度高。因此,该区域应以美加模式为主,实施土地合理流转和大型机械化耕作,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产量,率先探索我国农业以大型机械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经营的模式。
跨冀、鲁、豫、苏、皖、京、津5省2市的黄淮海平原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的56%,年生产粮食占全国粮食总产的22%—25%,其中玉米产量占全国的1/3,小麦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是我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但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5亩,水资源短缺,尤其是华北平原水资源过度利用、地下水严重超采,人均水资源量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7,已威胁到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提高黄淮海平原农田的生产能力,在我国粮食安全的建设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也是当今和未来我国农业的一项重要任务。该区域应综合借鉴法国和荷兰模式,以规模经营和中型机械化为主,以工养农,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开源节流,提高耕地质量、土地单位面积产量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实施规模化生产。
南方稻作区土地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水资源相对较多,但季节性干旱严重,人口稠密,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粮食产量已不能自给,形成了“北粮南运”的局面。该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迅猛,农业劳动力已大量转移,应充分借鉴日本模式,采用日本的小型机械化作业模式,靠技术和资本的投入,提高有限资源的使用效率,推动农业的现代化。
无论不同地域采用和借鉴何种模式,推动农业的现代化都将遵循一些基本的准则,就是持续增加农业发展中的现代因素,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用全面科学化、装备化、信息化和现代经营策略来推动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此外,要同步建设和形成与现代农业产业形态相适应的现代农业制度,保障农业产业链条上各生产组织环节的衔接顺畅[8]。
首先,中国的国情和社会发展程度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农民长期承包经营、权益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制度,因地制宜地进行耕地的合理流转,实现规模化并适时推动集约化、产业化经营。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和农业企业化及物流服务业等广泛吸纳因农业产业化而从土地转移出来的大量农村劳动力和农业人口,维护社会稳定。
其次,要不断加大现代工业装备、现代科技对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用工业生产的方式重视和研发农业生产装备,在农业机械、装备研发中要有革命性的理念,彻底用智能化的机械力量代替人力。未来的农业除继续发挥其保障食物安全、改善人口营养和维护农民生计等传统功能外,还将承担起改善生态环境、减缓气候变化、提供观光农业和田园景观,以及提供文化和传统知识传承等新功能。现代农业形态下的农民应是农业产业工人。农业机械装备既要高效实用,还要环保、美观,清洁卫生。
第三,政府要持续对农业实施政策保护。政府是现代农业建设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在信息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以城带乡、以工辅农、促农,对农业实施反哺政策,同步化发展是缩小区域差别、工农差距,协调稳定发展的关键性时期。农业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不能有丝毫的动摇。要持续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农田水利管网的建设,大幅度扩大高标准农田的面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还要持续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对现代农民培养,农业生产体系、农产品营销和市场体系的建设。培育、指导企业和市场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提升整个产业的水平和效益,保证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持续、稳定、安全高产。还要不断设计出台保障农业和农民收益的农业补贴机制,缩小工农业间的差距,保证投资农业的企业收益不显著低于投资工业的平均收益。
“产业化”是指使具有同一属性的企业或组织集合成社会承认的规模程度,完成从量的集合到质的激变,成为国民经济中以某一标准划分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过程。农业产业化经营将利于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产业转变,是传统农业脱离原有模式,拓展其生产经营范围,结合产业化经营系统的高度组织化与市场机制,有效降低成本,满足市场需求的经营方式。
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要重新组织和调整已经形成的生产和利益分配格局,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联结为一个产业系统,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原本属于农业产业体系的加工和销售部分的附加值回归到农业生产体系。农业产业化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从家庭作坊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是产、供、销多方参与者以共同获得利润为基础的经济共同体。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它既能使农产品的品种、数量、质量、规格与服务更好地切合市场需求,也能增加农民收入,是推进我国农业向现代化转型的一个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存在合同组织、合作社组织和企业组织3种重要的组织形式[9],共同的最终目标是试图把“龙头”(产后环节)、“龙身”(产中环节)和“龙尾”(产前环节)整合为一个比较紧密的完整产业链条。充当“龙头”的企业被称为“龙头企业”,它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以商品契约相联系。在契约的约束下,龙头企业根据对市场的判断要求或引导农户调整生产结构,推荐或规定农户采用相应的生产技术、产出指定的农产品,从而把拥有土地和劳动力的独立农户纳入企业决策的范围,形成一体化的生产和经营模式。
农业的现代化和推动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不可能仅依靠农民自身的力量,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投入和努力。在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至关重要。
首先,要完善国家农业制度,保障粮食生产的主体地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我国粮食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几个区域。受人口、耕地、水资源、环境恶化和全球气候变化因素的制约和市场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基础地位并不稳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由于比较效益的杠杆作用,农业龙头企业关注的往往是产值较高的水果、蔬菜、养殖与水产品,一般不愿涉及除种业外的大宗粮食作物。因此要通过完善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工业产业区和粮食主产区的挂钩直销制度,由公共财政和工业产业区的土地补偿金来承担弥补粮食生产利润不足的责任,并通过市场调节与消费者的分担,来保证粮食主产区的地方财政收入不低于工业产业区域,投入粮食生产的企业利润不低于其他行业,农民的收入不低于其他普通的劳动者,调动粮食主产区、龙头企业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其次,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保证农户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农业产业化中的一个基本通行做法是土地集中流转,进行规模化经营。在这一过程中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保障农民拥有国家赋予的土地长期经营承包权,防止企业只“圈地”不要人,让农民由“业主”变为“雇工”。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大部分农民从农村转移到城镇,要真正完成这部分流动人口的市民化进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长期滞后,原因在于国情和历史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所派生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以及由此所导致的农村生产要素持续流失、对农业的资金技术支持明显不足等问题。因此,在较长的历史阶段中通过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增强城镇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同时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民的市民化水平。如果失去土地的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并未进入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最终还将返回农村,由此可能会积累社会矛盾,影响稳定和发展的大局。因此,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通过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发展的一体化新格局,才能推动我国整体走向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要以政策引导和合理的契约关系建立企业与加盟农户之间的利益分配格局,保护农民的利益,这也是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的基础。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条,实现加工增值,降低交易费用,将加工和销售的部分收益转入经济体内部,发挥了组织协同和产业协同效应,提高了农业产业的比较效益。因此需要构建新的利益分配机制,提高各参与主体的经营效益。龙头企业理应通过保护价格和返还部分税后利润给加盟农户,使加盟农户分享到部分加工增值和销售利润,政府对此要发挥有效地约束和监督作用,保障企业和农户利益共同体的平等地位,实现互利共赢,形成规模经济,整体进入社会化大市场。
第四,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农业物联网体系。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现代工业和商业的支撑与保障。由农村物流中心组成的农业物联网体系可实现农业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通过合同契约将生产者、加工者与消费者联结起来形成协约一体化组织。一方面物联网可为农业生产的产前和产中服务,将生产基地,加工企业与自身的储藏、保鲜、运输及物流增值服务一体化;另一方面通过物流配送将农副产品直接运送至消费者手中,从而实现农业产业的一体化。各级政府的职责就是要完善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监控,保障各利益主体尤其是生产者的收益均衡返还。同时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增强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效益稳步提高。
第五,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保障体系。农业产业化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构建完善的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十分重要。目前农业产业信贷的保障体系并不十分合理,如各种苗木及其对土地的有形投入尚不能作为贷款的抵押物,限制了农业产业的经营和发展。创新农业和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发展和规范民间资本等多元化的农业投融资途径,完善农业金融的法律法规,健全农业、农村信贷和投融资监管体系是政府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优化产业化经营外部环境条件的具体体现。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经营制度的一次创新。旨在使不同的利益主体形成共同体,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和一体化,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完善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是助其成功和推动农业转型的核心。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实现途径上,中央已连续发布10个“一号文件”,从关注“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文件发展到专注水利、农业科技和产业化经营的专题性文件。当前我国已全面开始步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推进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农业同步实现现代化将是一个较为长期的发展历程,其复杂程度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完成,同步化推进对于我们这样的农业大国至关重要,应在不同区域以建设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开始,稳步带动推广,全面实现。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8日,新华网-http://www.xj.xinhuanet.com/ 2012-11/19/c_113722546.htm.
2去年我国城镇化率超50%基本社保体系今年有望建成.2012年2月12日,人民网——《人报》,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 17087051.html.
3 2011年财政2.5万亿投入“三农”.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网站,2012年2月6日,中国财经报,http://www.mof.gov.cn/ zhengwuxinxi/caijing shi dian/zgcjb/201202/t20120206_625988. html.
4卢良恕.以科技为支柱建设现代农业.中国科技信息,2003,10: 39-40.
5张正斌.创建生物技术型现代农业.2011年12月12日,中国科学院网站,http://www.cas.cn/xw/zjsd/201112/t20111212_ 3411218.shtml.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六号).2008年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gb/nypcgb/qgnypcgb/t20080229_402465 309.htm.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2011年4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gb/ rkpcgb/qgrkpcgb/t20110428_402722232.htm.
8王景新.建立现代农业制度的意义和基本框架.2007年01月08日,人民网——《中国经济时报》,http://theory. people.com.cn/GB/49154/49155/525538 9.html.
9侯军岐.论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与农民利益的保护.农业经济问题,2003,(2):51-54.
段子渊中科院农业项目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免疫遗传、农业科技政策研究与科技管理。发表研究与科技管理论文40余篇。E-mail:zyduan@cashq.ac.cn
Technological Choice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for Developing Modern Agriculture
Duan Ziyuan
(The Office ofAgricultural Program,Chinese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864,China)
Developing modern agriculture is not only the major decision of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and State Council,but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the society with progres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s well.The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in developed country experienced different model.However,China has vast territory with various ecological patterns,and the development is still uneven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regions.The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should adopt appropriate mode according to the local conditions and take the model of developed countries as references.Furthermore,it should promote industri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with scientific knowledge,information techniques,and intelligent equipments, form the suitable regulations to ensur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and take the industrialized operation as technical path with the core mechanism of organizing the production chain and allocating the shares of benefit.
modern agriculture,developing model,technical path
*修改稿收到日期:2013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