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_ [美]约翰·蒂尔尼董小源 编译
10年,你会变多少
文 _ [美]约翰·蒂尔尼董小源 编译
当我们憧憬未来的时候,总是相信自己不会改变。但当我们回首往昔,会发现曾经的那个“我”已经变了很多。我们的性格在变,口味在变,时光把我们雕刻成不曾料想的形状。人对未来的自我与现在的自我在认知上究竟有多少偏差?一个由心理学家组成的课题组做了相关研究。
他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目标经历错觉”,即“人们往往低估了他们在未来会改变多少”。心理学家的研究对象涉及16岁到68岁的人群,总数超过19000人。
研究小组成员之一,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丹尼尔·吉尔伯特说:“像我这样的中年人总是想起十几岁时的自己,为过去的经历感到几分好笑时又带着一丝懊恼。但这么做的时候,我们似乎忽略了将来的自己也会这样检视过去。不管人们在哪个年龄段都以为自己会笑到最后,事实却并非如此。”
研究人员让受访者描述他们这些年里的性格特点和喜好—包括他们最喜欢的食物、最享受的假期、最大的嗜好和最欣赏的乐队。随后,受访者也被要求对自己未来的行为偏好作出预测。与我们的传统认识一致的是,年轻人在10年中的变化较年长者更多。
但是当被要求预测未来10年自己性格和品位的走向时,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始终相信未来这些方面自己不会有多大改变。
让一个典型的20岁的女人去预测自己在接下来的10年会有哪些改变,她给出的答案跟一个30岁的女人对自己过去10年的回顾会相差很远,她的改变远比她能设想的多。这种差异在任何年龄段的受访人群都存在。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时间跨度太大,人们的记忆出错导致的吗?答案似乎与此无关。因为此前有关人的性格如何随着年纪增长而改变的研究结果跟这次调查的结果是一致的。似乎人们可以很容易地回想起当年的那个自己,却很难对未来的自我进行较为准确的描绘。
心理学家们对人类这种行为的解释之一是:人们总是倾向于把自己想象得过于完美。小组成员瓜德巴兹博士说:“‘要是过去的我像今天这般成熟就好了’,这种想法令人们满意于今天的自己,觉得自己过的是有意义的生活。一旦认识到自己还会不停地改变,就会让人们对自己的价值取向和决定产生怀疑,无所适从。”
从心智能量的角度更能解释这种行为:展望未来比回溯过往需要更多的心力。很难对自己的变化进行预测和自己不可能有所改变是不同的,人们也许把这两件事给混淆了。小组的调查报告中写道,这种现象有其负面影响。例如人们在年轻时作出的决定,不管是文身还是选择配偶,有时难免会为此后悔。
人们的改变还会影响到自己的预期消费。在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询问参与者愿意花多少钱去看他们喜欢的乐队演出。
如果现在去看10年前自己最喜欢的乐队表演,受访者通常愿意出80美元。但是如果是去看目前最喜欢的乐队表演,受访者的出价开到了129美元。即使意识到昔日偶像已经风采不再,人们依然希望自己今天的偶像能够永远红下去。
美国西北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麦克·亚当斯观察到人们在谈及往事时总能滔滔不绝,但是提到未来就会寡言少语,认为自己不会改变。上世纪80年代,亚当斯教授4岁的女儿非常迷恋当时正热播的《忍者神龟》。他对女儿说,有一天这部电视剧也许将不再是她的最爱,女儿当时拒绝承认这种可能性的存在。但是在女儿20多岁时,她向教授坦白说,自己当时确实因为爸爸的话有所动摇了。
“4岁的她自那以后逐渐意识到,她不想面对可能改变的现实,因为她无法想象什么能成为《忍者神龟》的替代品。她怀疑自己可能会有所改变,但是她实在无法想象这种变化是怎样发生的,于是她就与自己会始终如一的断言站到了一个方阵里。我们每个人多少都是这样的吧?”
图/羊轻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