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融合,推进长三角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研究——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的应用

2013-02-22 15:49邓立丽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3期
关键词:长三角城乡农业

邓立丽

(上海社会科学院 经济研究所,上海200020)

城乡关系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大分工的产物,是城市与乡村间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关系的总称,随着城市的出现而产生,反映着城乡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而又相互制约的密切联系。从世界各国城乡关系演变的历程来看,都大致经历或正在经历以下几个阶段:乡村孕育城市,城乡依存;产业革命推动城市化快速发展,城乡分离、对立,城市统治乡村;随着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工农产业协调,城乡逐步统筹融合,进入一体化发展阶段。

19世纪中期后,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城乡间的对立与冲突日益凸显。同时,城乡协调发展有所萌芽。在此背景下,基于对西方各国城乡关系的考察,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诞生了。该理论主要分析了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城乡的矛盾与对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未来社会消除城乡对立、实现城乡融合的一些论述和构想,对于中国城乡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综述

马克思经济学的城乡关系理论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以生产方式演进为视角,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分析了城乡分离和对立的必然性,进而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

(一)城乡分离的基本要因: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分工

原始氏族社会,城乡一体,随着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私有制的出现,在交通便利的地主逐渐形成人口、财产和需求的聚集,城市的雏形显现。城市是以商品交换为特征的社会有机体,是一个从乡村分离出来的独立的人类物质生存空间。总之,社会分工的出现和深化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商品经济和商品交换导致城市与农村的职能开始分离,进而推动了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研究人类文明史尤其是欧洲城市发展史的基础上,认为城乡对立是生产力发展不足的阶段性产物。生产力发展的不足,表现为生产要素空间分布的不均衡,一面是城市的劳动力、资本、市场、生产工具等要素的集中集聚,另一面是乡村的隔离与分散。城市通过垄断价格、赋税制度、行会、直接商业诈骗和高利贷在经济上剥削农村,从而使城市统治农村、剥削农村,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由于农业和工业的分离,大的生产中心在城市形成,农村相对孤立化,城乡对立格局开始呈现,并进一步加深了城乡之间利益的对立。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对东西方历史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古希腊、罗马城乡分离的格局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强化,是社会分工引起的自然过程,西方的城市首先是一个生产中心;而中国古代的城市在本质上仍属于农业文明,是为了适应政治军事需要,把人口和财富集中到统治者居住的地方形成的,是人为强制活动的产物,主要是一个政治、商业中心。

(二)对城乡关系发展趋势:由分离到融合[2]89-91

城乡的严重分离会制约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消灭城乡对立和工农差别日益成为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实际要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大工业在全国尽可能地平衡分布和农业工业化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城乡差别的消失将是历史的必然。马克思经济学将城乡关系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城乡分立阶段,即伴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城市诞生于农村的阶段。这一时期城市与农村开始“分立”,乡村是城市的载体,乡村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第二阶段是城乡分离阶段,即工业革命以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城市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农村成为城市剥削的对象,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城乡“分离”和城乡对立开始出现,城市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第三阶段是城乡融合阶段,即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与乡村间的依存度不断加强,城乡之间逐步走向融合。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要使现存的城市和乡村逐步演变为既有城市的一些特征,又有乡村的一些特征的新实体。”

(三)实现城乡融合的条件

马克思经济学认为要消灭城乡对立和城乡差别,最终实现城乡融合,需两个客观条件:一是生产力的发展。农业人口的分散和大城市工业人口的集中,仅仅适应于工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阶段,这种状态会在工农业发展水平提高后得到改变。只有通过工业的发展带动农业工业化,大工业尽可能均衡的分布,才能推进城市化发展,促进城乡融合。二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这一切都将是废除私有制的最主要结果。

同时,城市化和科学技术也是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因素。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市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乡村生活的愚昧状态,城市的发展对人的现代化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如果没有大城市,没有它们推动社会意识的发展,工人决不会取得如此大的进步。资本主义生产使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城市“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科学技术是影响一国生产力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对生产力发展的方向、规模和速度有重要作用。斯大林认为,要在新技术上重新装备农业,必须实行电气化计划,因为这是使农村接近城市和消灭城乡对立的手段;要发挥大城市的作用,不仅大城市不能毁灭,而且还要出现新的大城市,它们是文化最发达的中心,它们不仅是大工业中心,而且是农产品加工和一切食品工业部门强大发展的中心。这种情况将促进全国文化的繁荣,将使城市和乡村有同等的生活条件。要关注城乡之间的流通关系,城乡结合单靠生产结合还远远不够。必须用商品方面的结合来补充生产的结合,使城乡形成巩固不可分的联系。

二、长三角城乡经济统筹一体化发展的现状

城乡统筹融合涉及制度、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本文仅从经济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城乡经济一体化无疑是城乡统筹融合一体化建设中最基础、最有效率和最易操控的平台,实质上就是在发挥各自分工优势基础上,通过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和结合,优化各自的经济功能和经济结构,实施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新战略,协调城乡产业发展互动,统筹解决城乡分割、贫富差距等问题,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长三角作为我国城市化质量相对最高的地区,初具世界级城市群的特征;经济体系较齐全,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是全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且区内经济社会联系密切。探讨其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现状与问题,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是长三角下一轮经济发展的重点,同样也对全国具有示范和带动意义。

2010年度统计数据表明,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土地的2.2%、11.65%的人口,创造了21.7%的国内生产总值、19.1%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5%的地方财政收入、36.6%%的外贸进出口额、47.9%的利用外资额、22.81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和19.8%的居民储蓄存款。正在长江三角洲快速积聚的国际资本和民间资本,不仅规模越来越大,而且以其特有的活力强有力地推动着这一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农业占GDP比重降到10%、城镇化水平达到50%时,是推动城乡融合、一体发展的最佳时期,而长三角无疑正处于此发展阶段。

对一个地区的城乡经济一体化程度进行测量,须有一定的衡量指标。指标的选择即要科学又要有操作性。参考多方资料,根据相关年份的《上海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得到长三角两省一市的数据,选取以下几个方面来测量长三角城乡统筹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现状。

表1 2010年长三角经济在全国的地位

(一)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水平反映城镇发展对区域人口、区域空间结构的改变以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一般认为:当城市化水平低于30%时,城市文明普及率与城市化率是同步的;当城市化水平提高到30%以后,城市文明逐渐加快向农村渗透和传播;当城市化水平达到50%时,城市文明普及率呈加速增长趋势,城乡融合步伐加快。

图1 2001-2010年上海江苏城市化率变化图

从图1来看,上海城市化水平一直较高,2010年达88.9%。江苏城镇化发展速度快,由2001年的42.6%上升到2010年的60.6%,城乡统筹发展略有成效,处于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后期。

(二)二元经济结构

二元经济结构的测度指标主要有三个,即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和二元反差指数。本文主要采用二元对比系数和二元反差系数对长三角二元经济结构进行测量。1.二元对比系数

显然,二元对比系数越小,就表明两部门的差别越大,即二元性越大。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的二元对比系数通常为0.31~0.45,发达国家一般为0.52~0.86。如图2所示,长三角二元对比系数较小,2010年江苏最高达0.28,仍低入国际上一般发展中国家水平,二元结构明显。但从长期来看,二元对比系数呈上升趋势,其中浙江的趋势最为明显,二元结构慢慢缓解。

图2 2001-2010年长三角二元对比系数变化图

2.二元反差指数

二元反差指数是两部门产值(或收入)比重与劳动力比重之差的绝对数的平均值。如果二元反差指数越小,则二元经济结构就越不明显。

图3较为明显的反应了长三角二元反差系数变小的趋势,上海由2001年的0.1下降到2010年的0.03,江苏由0.29下降至0.13,浙江由0.24下降到0.11。这些从一定程度上显示出长三角二元经济结构慢慢减缓,趋于好转的态势。

图3 2001-2010年长三角二元反差系数变化图 单位:%

(三)城乡收入差距

目前,反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最主要指标分别是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IC)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IR)。从表2来看,长三角居民收入有大幅度提高,上海2010年的IC、IR分别为2001年的2.47和2.34倍;江苏为3.11、2.41倍;浙江为2.61和2.47倍。

表2 2001-2010年长三角居民收入变化 单位:元

城乡收入差距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最直接的体现,因而是考察城乡统筹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视角。本文用I=IC/IR来衡量长三角城乡收入差距。根据一般经验,当I≥2,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不足城镇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时,处于城乡二元结构状态;当1.25≤I<2时,处于由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结构过渡时期;当I<1.25时,基本上完成了城乡一体化。从图4来看,长三角城乡收入差距依然较大,2010年的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2002或2003年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上海城乡收入比较为稳定,在2.3上下徘徊。江苏省除2010年略有下降外,10年间城乡收入差距更是从1.95扩大至2.52。浙江省城乡收入比虽高,但自2006年以来呈现下降趋势,城乡收入差距有所缩小。

图4 2001-2010年长三角城乡收入比示意图

(四)城乡消费差距

消费水平、恩格尔系数是反映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以浙江为例来看,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明显。2010年浙江农村居民总消费水平为9878元/人,仅相当于2003年的城镇居民总消费水平。

表3 2001-2010年浙江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单位:元/人

联合国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对世界各国的生活水平有一个划分标准,即一个国家平均家庭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裕;20%-30%为富裕;20%以下为极其富裕。以此标准来看,长三角恩格尔系数下降趋势明显,至2010年上海、江苏、浙江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3.5、36.5、34.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7.2、38.1、35.5,处于相对富裕的阶段。

本文通过计算得出城乡居民恩格尔差异系数(E)来反映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差异,体现了城乡一体化的程度。差异系数越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越小。E=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图5来看,长三角两省一市城乡恩格尔差异系数各有特色。上海2001-2004年恩格尔系数城市大于农村,2005-2010年围绕3%呈现波浪式变化态势。江苏在2002-2005不断攀升到6.8%这一最大差异后,逐年下降,2010年到1.6%的低值,城乡差异不断缩小。浙江则一直呈现波浪式变化态势,只是波峰越来越小,波谷越来越小,城乡差异也慢慢缩小。

图5 2001-2010年城乡恩格尔差异系数

(五)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异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城乡经济的差异与城乡因定资产投资关系密切。本文对长三角城乡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整理,将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汇于图6。上海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远低于江苏、浙江两地,这与上海高城市化率相关。其比重一直维持在8%左右,2010年则下降至6%。江苏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先升后降,2005年最高为28.71%。浙江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是长三角中最高的,并呈现先降后升的态势,2005年最低为28.18%,2010年回升至31.82%。

图6 2003-2010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综上所述,长三角两省一市城镇化水平较高,人民生活相对富裕。但二元结构依然明显,城乡劳动率差异仍很大,城乡居民收入差异明显,城乡经济一体化任重道远。

(六)苏浙两省地级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

现根据《江苏统计年鉴2011》、《浙江统计年鉴2011》收集的数据,对两省地级城市城乡经济一体化部分指标计算,进行分析研究,见表4。

表4 2010年苏浙两省地级市城乡经济一体化指标单位:%

(1)两省城镇化水平普遍较高,仅宿迁、衢州、丽水低于50%,处于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前期。南京、杭州、无锡、苏州则高于70%,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处于城乡一体化基本完成阶段。

(2)从二元对比系数看,地区差异明显。就江苏省而言,经济发展好的南京、苏州、无锡则偏低,南京最低仅为22.82%。扬州、宿迁则超过45%,从指标上看处于二元结构收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后期阶段。这些与两省一市的表现特征相似。深入研究发现,扬州、宿迁两地二元对比系数高原因在于农业比重高而农业人口外出务工,农业从业人口减少,导致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高,同时非农产业发展落后于苏南地区。浙江与江苏省不同,并不与经济发展水平成反比。经济发展水平较好宁波城乡差异最小,二元对比系数达61.14%,处于城乡经济一体化基本完成阶段;省会杭州则依然较低,仅为26.41%。但温州、丽水、衢州三地差异明显,不足20%。

(3)从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看,城市城乡居民收入差异仍较大,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全部远低于70%,仅无锡、盐城、宿迁、嘉兴、湖州、舟山超过50%,丽水、衢州两地最差,分别仅为30.99%、37.92%,南京也仅为40.6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是苏州,为30366元;最低为宿迁,仅为1275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高为苏州14657元,最低为丽水,仅为6537元,地区差异明显。

(4)从恩格尔系数差异系数看,宿迁最高为5.01%处于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后期;连云港、淮安处于城乡一体化基本完成阶段;其余城市则迈入了城乡一体化完成阶段。分析恩格尔系数发现,连云港、宿迁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仍高于40%,经济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推进长三角城乡统筹融合,实现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措施

苏浙沪三地应密切关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围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抓住“十二五”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进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长三角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健康发展。

(一)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作用,改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环境

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作用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关键。统筹城乡发展,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积极参与国内外分工,加快农村和农业的市场化进程。虽然长三角农村的市场观念和商品意识较之国内大多数地区要好,农产品市场和农村要素市场已开始培育和发展,但农村发展尤其是苏北地区的农村仍比较落后,农业和农村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着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痕迹,仍需进行全面的市场改革,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农业是满足人类衣食需要、健康需要和安全需要的基础产业,市场机制调节具有滞后性、短期性。为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政府宏观管理是保持农村、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政府应在做好农村经济调节、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要在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树流转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在较为成熟地区如上海、嘉兴等地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平台的建设,完善土地承包经营信息管理系统,并及时发布流转信息,实时监测流转动态,促进土地流转,维护农民土地权益。

(二)以分类指导和差别化政策,统筹规划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空间格局

1.上海

依据中郊、远郊区位状况、经济发展状况及功能关联性等特点,对各区县建立分类指导政策,实现资源配置的集约化和区域发展的一体化。深化完善市域城镇体系,加快推进新城建设,充分发挥新城在优化空间、集聚人口、带动发展中的作用,将重点新城建设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善、产城融合、用地集约、生态良好的长三角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动城镇低成本发展和农民财富积累,形成产业集聚、工业集中、土地集约三集中的新格局,并适时推进乡镇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建立与“三个集中”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

2.江苏

江苏依据城乡协调发展状况,可分为三类地区,一是城乡协调共同发展区,如苏州、无锡等;二是城乡共同落后区,如淮安、盐城等,三是城市优于乡村地区,如南京、常州、扬州、南通、泰州等。按照各区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分别确定区域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和重点。实行省、县、乡三级政府的地方行政管制,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举措。

3.浙江

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现状发展,划分重点开发区、优化整合区、严格保护区三类主体功能区,融入省域层面的“一域四核三带两翼”(即环杭州湾区域;杭、甬、温都市圈和浙中城市群;环杭州湾、温台沿海、金衢丽三大产业带;浙西南、浙西北山区)的城乡统筹发展空间架构。应对海岛、山区、老区等欠发达地区加大扶持力度,改变区域内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

(三)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长三角城市化水平

重视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引领作用,通过劳动力、生产工具、生产资料等要素的集聚提升大城市的辐射和扩散功能。要按照优化生产力和人口布局的要求,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公交优先战略,加快城乡公共交通设施的对接,“缩短”城乡之间的空间距离,促进城乡空间融合和人口融合,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城乡经济融合和一体化。如在上海要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向郊区新城延伸,形成便捷的城乡轨道交通网络;提升郊区道路建设质量,完善公共交通村村通;加快郊区供水、污水、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设施,加大对农村黑臭河道的综合整治,提高农村环境标准建设等。

(四)提高农业生产率,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强化农村经济[11]8-10

按照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规划要求,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业科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农民素质,尽快使农业、农村的整体水平接近大城市需要的发展水平,使之能够发挥生产、生态、休闲、教育等多种功能,为城乡经济一体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将农业生产从单一的自然生产环节延伸至加工流通环节,使农副产品转化增值,同时也降低了农产品生产的市场风险,从而大大提高了农业效益。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引导城市企业加入到现代农业的开发,以多种形式搞活农村经济,积极改造传统农业结构。

长三角要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提升农业设施、农业组织和农业科技水平,积极发展都市高效生态农业,不断增强农业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服务功能。同时,完善惠农强农政策,健全农业补贴、生态补偿等制度,加大农业投入力度,推进先进农业设施和装备的应用,农业资源的有序利用,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推进农业现代化,并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和监管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五)加强产业分工与协作,实现城乡产业一体化

城乡产业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核心。首先,要统筹城乡产业布局,促进城乡产业布局合理化。以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为导向,优化城乡产业结构,促进省内产业梯度转移,加强三大产业的内在联系,形成分工合理、特色鲜明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其次,要以技术含量高的二、三产业的发展带动农业的发展,发展优势农业。加强城乡产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是促进城乡经济融合、最终达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关键。依托农村地区的优势则在于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低廉、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的优势,利用城市先进的技术、发达的资金市场、完善的商品流通网络、优良的交通通信设施等条件,加大上海、苏州等大都市对农村的引导和倾斜力度,加强产业分工与合作,实现城乡一体化产业布局。

[1]江俊伟.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两个维度及其当代启示[J].黑龙江史志,2009,(4).

[2]王枫云.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历史回顾与经验总结[J].经济研究导刊,2011,(1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吴振磊.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城乡关系理论的比较[J].经济纵横,2011,(8).

[5]曹海滑,苟颖萍,朱晶松.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探讨[J].商业时代,2009,(8).

[6]于长革.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政策建议[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3).

[7]熊德斌.贵州城乡经济一体化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

[8]杨定华.加强统筹,推进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J].上海人大月刊,2011,(12)

[9]邓立丽.江苏城乡经济一体化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2,(2).

[10]刘霞.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区域公共品供给[J].特区经济,2011,(1).

[11]张永翊,武乃胜,王倞.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中的政府、企业与社会[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2).

[11]张慈,苑健斌.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J].商业时代,2011,(4).

[12]段学慧,侯为波.不能照搬“诺瑟姆曲线”来研究中国的城镇化问题[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2,(4).

[13]张耀辉,丁重.服务业创新与现代产业体系构建[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猜你喜欢
长三角城乡农业
预计到2050年中国城乡消费水平将无明显差距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三思维”+“两化”+“三低”,看怡境如何用设计引领未来城乡生活新方向
百年辉煌
——长三角油画作品选之四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2014年七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