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能源部,江苏 江阴 214429)
当时光进入21世纪时,国内的钢铁企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澄特钢)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移地改造,在滨江厂区原一期基础上建设了二期项目,新上了高炉、100 t转炉等项目,在此情况下,原6 000 NM3/h的制氧机已无法满足一、二期项目的用氧需要,因此兴澄特钢决定投资建设一套10 000 NM3/h的制氧机,整个制氧机项目于2002年立项启动,于2003年7月建成投产,历时一年时间。
本文针对10000NM3/h制氧机组中的空气增压机在安装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以期对此类压缩机的共性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供其他厂家或专业人士一起学习。
这次新建的10 000 NM3/h的制氧机,不同于原有的6 000 NM3/h制氧机(外压缩流程),采用了当时国际上较为先进、国内刚起步的内压缩流程,其工艺流程为规整填料的精馏塔、全精馏提氩、常规分子筛净化、增压透平膨胀机、内压缩氧气产品、DCS控制系统的空分流程。主空压机为进口的COOPER公司的产品,空气增压机为INGERSOLL-RAND公司的产品,全套空分装置为四川空分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整套机组由中国空分设备有限公司进行总成套。其生产的产品分三个工况,如表1所示。
表1 机组性能表
这套内压缩流程机组,它采用高压液氧泵,在冷箱内将来自主冷凝器的低温液氧预先加压到所需的压力,然后在高压换热内复热汽化后送出冷箱供用户使用。它的优越性在于:
(1)用泵加压低温液氧安全性比离心式氧压机好,火险隐患小;
(2)产品氧气压力涵盖的范围大,只要大于5MPa,皆可用内压缩流程;
(3)装置占地面积远比外压缩流程小;
(4)泵的可靠性高,无故障运行时间可达17 000小时;
(5)工况调节范围大,液体产品多,适应范围也大;
(6)操作方便,控制简单。
由于内压缩流程的这些优越性,且能节约占地面积,因此兴澄特钢在以后的工程中采用的制氧机20 000NM3/H和38 000 NM3/h均为内压缩流程。
此套制氧机,空分装置由四川空分公司提供及安装,其余设备由上海安装公司承包安装,在业主、安装公司、中国空分公司的全力协作下,从2003年3月开始安装,至6月份安装结束,历时3个月时间,随后进入单机调试阶段。在单机调试阶段中,主要出现了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离心空气增压机的电机与压缩机在找对中时出现了特例。由于此压缩机为INGERSOLL-RAND公司生产的三级压缩的离心式空气增压机组,型号为C125MX3B(或5CⅡMX3)型,排气量为 32 000NM3/H,调节范围(75~105)%,吸入/排出压力为0.5MPa/4.2MPa,吸入/排出温度为26℃≤43℃,轴功率2 885 kW,电机功率(异步电机)4 000 HP,总冷却水量320M3/H。此压缩机为整体式的,电机和压缩机是在同一个底座上的,而此底座又设计成一个整体密封的油箱,即电机和压缩机同座在一个整体油箱上,当按照常规找对中安装好电机和压缩机后,电机比压缩机高0.5~0.76MM,联好联轴器,在单机调试中,压缩机在动行几小时后,轴振动逐渐升高,到最后报警跳车。
解决方法:由于此压缩机为INGERSOLLRAND公司生产的,机身材质为铸钢件,而电机是TECO—Westinghouse生产的,机身为钢板焊接的,由于电机与压缩机同座在油箱上,在正常运行时,油温在60~70℃,由于材质不同,压缩机与电机的热膨胀系数不同,故在运行几个小时后,对中位置发生偏差,由此轴振动逐渐升高引起报警跳车。因此,我们把此信息传给意大利厂家后,经过厂方的计算后,重新调整电机与压缩机的对中状态,使电机比压缩机低0~0.13MM,经过这样的调整后,增压机组运行正常,并经几年运行,未出现任何异常。
二是,离心空气增压机在单机试车中,在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高速轴轴承温度升高而报警跳车,刚开始时,我们认为是轴瓦间隙不对引起的。所以,返复调整轴瓦间隙,多次试车,但最终还是失败。在多次开盖,返复压间隙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在一次打开盖子的时候,发现齿轮箱中油烟特别重,于是我认为问题可能就出在这里。
解决方法:此压缩机为INGERSOLL-RAND公司生产的三级压缩的离心式压缩机组,此机组的齿轮箱是垂直剖分的型式,一、二、三级高速轴齿轮呈三角形型式分布于大齿轮的周围,最上端为一级高速轴齿轮,二、三级高速轴齿轮分布于下方。高速轴的轴承密封是石墨碳环密封,石墨碳环密封不同于迷宫密封的特点是密封性能好,泄露量小,更换维修方便,但此密封需由外界通入仪表气,因此就有部份仪表气通过密封进入齿轮箱中,由此引起齿轮箱中的烟气量比较多,齿轮箱中的烟气随油流入油箱,再由油箱上的油气分离器排入大气中,而此油箱是正压形式的油箱,因此较多的烟气量来不及从油气分离器中排出油箱,而来不及排出的烟气就在齿轮箱中集中,经过齿轮的高速运转,使烟气得到再加热,从而使烟气的温度更高,以此影响高速轴轴承温度的升高而引起报警跳车。我们经过分析找到问题后,我们在齿轮箱的中上部位置,并经厂家同意后,开了两个排气孔,接上排气管和油气分离器,试车一次成功,至今运行平稳。
通过这次安装调试,我们意识到:国外进口的压缩机虽然在技术上要比我们先进,效率也比国内的要高些,但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因为,国外生产厂家在试车时,一般都在试车平台上进行,所以机组的运行条件基本上接近理想状态,大的问题在试车时一般都会解决,但局部细节不一定会考虑的很周全,因此,还是需要我们在现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本文献给同行的人们作为参考与借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