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与非预设性语文阅读教学探讨

2013-02-20 06:45周跃进
课外语文·下 2013年1期
关键词:语境初中语文

周跃进

【摘要】基础教育阶段下的学生是在学习理论与学习实践两个环节中成长,而非预设性教学也不应当仅限于教师与学生对语境的应对,还包括学生与家长、与家庭相关的各种社会角色的语境的应对。本文从几个方面出发,探讨语境与非预设性语文阅读教学的协同关系。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境;非预设性;前提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当前,“中国式”教育已成了全球华人关注的焦点。千百年来,尊师重教一直是我国的优良传统,然而在思索人类思维发展的规律中,我国大多数民众始终坚信不“教”则无功,于是教育的形式也更加倾向于重教而轻学,“教”者更多的将自以为是的观点传达给学生,从而忽略了学生思维个性的发展。

然而又有人指出,非预设性教学“就是在阅读教学语境的展开、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对语境的一种应对行为”,诚然,这是一种全新的理念,理念的科学性值得肯定,但实用性却值得思考。当前,我国处于基础教育阶段下的学生全部的生活内容只围绕两个重点展开:一是家庭,二是校园。也就是说,基础教育阶段下的学生是在学习理论与学习实践两个环节中成长,而非预设性教学也不应当仅限于教师与学生对语境的应对,还包括学生与家长、与家庭相关的各种社会角色的语境的应对。

一、实施非预设性教学的前提

非预设性教学虽然是一种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全新教学理念,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一个重要前提,即是教师的综合素质。所谓非预设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预设教学目标,而是顺应学生的个性成长。诚然,这与我国的应试教育背道而驰,但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在现代教育中实施非预设性教学是可取的,并且是科学的。当前我国大部分学者认为,实施非预设性教学教师的作用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但前提是教师能够灵活应对学生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要求教师对教材分析透彻,需要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并且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非预设性教学不等于漫无目的的开展教学工作,而是要求教师充分构想学生可能从哪个方面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且在没有学生发言的情况下,教师应当怎样应对。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考虑到,以弥补教师在课堂上应变能力的不足。

二、语境与非预设性语文阅读教学

当前,许多人推崇西方教育方式,甚至有的人认为美国之所以如此发达,是由于教育造就了人才的结果。这是一种不了解历史的表现。作为一名中国教师,尤其是中国的语文教师,应当从历史的角度去分析美国强盛的根源,并结合我国当前的发展现状,制定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教育策略。众所周知,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既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实质性的对话,又包括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思想对话。而语境也随之产生。

综合前文所述,非预设性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自此,语境与非预设性语文阅读教学的关系一目了然。笔者现以《孔乙己》一课为例,再次加以论证。

略读课文,导语:体会意境。

精读课文,导语:找出文中的关键词。

分析课文,导语:体会课文中心思想。

分析课文,导语:“孔乙己”值得同情吗?

事实上,这是一种预设的目标,也是教学需要达成的目标。但凡事没有绝对的,如下所示。

师:通过阅读,同学们都能够体会出这篇课文的意境,但目前关键词却不是统一的,一方以“我”为关键词,一方以“笑”为关键词,现在大家说说自己的感受(语境的形成)。

学生代表1:以“我”为关键词,因为课文的事发经过都是从“我”的角度观察,说明了“我”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以及社会现状。

学生代表2:以“笑”为关键词,因为孔乙己是以“笑”引出,并且课文也是在“取笑”中结束,从“笑”中可以反映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

师(非预设性):同学们说得很好。纵观课文,全文没有一个“悲”字,也没有说明当时的社会现状。然而,大家却从不同的角度体会出了相同的课文意义。那么,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分组讨论)

生(结论统一):从孔乙己的角度分析,课文反映出了封建教育对文人的毒害,从“我”的角度分析,反映出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旧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师:想一想,与文中的“我”以及孔乙己相较,你们的优越性在哪里?并回答,孔乙己值得同情吗?

学生代表1:孔乙己不值得同情,因为他“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吃懒做”,好吃懒做的人是永远没有好下场的。

学生代表2:孔乙己是值得同情的。因为他“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并且乐于教人,他的悲惨下场是旧社会所造成的结果。

师(非预设性):同学们回答的都很正确。正如大家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统一认识。因此,我们需要反思。而反思的内容又是什么?

生(结论统一):反思个人的缺点,以及在新社会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综上,通过案例表明,语境与非预设性语文阅读教学既是不同的个体,又是相同的且可以相互结合的教学概念。其中,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只有首先强化阅读,让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之间产生对话,其次才能达成师生间的对话,并形成语境,实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总而言之,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明确自己的角色地位,并通过不断的加强学习,优化自身素质,转变教学思想,以最大限度开发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完成教学任务。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不能仅从某些国家的角度去评价我国的教育,而是应当立足于我国社会发展的特色,制定长远的计划,为我国未来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为祖国的繁荣与富强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孙茂如.也谈阅读教学中的生成与预设[J].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08(12):37.

(责任编辑:龙大为)

猜你喜欢
语境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试论当代语境下段维的旧体诗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