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中别有洞天

2013-02-20 06:45林丽英
课外语文·下 2013年1期
关键词:巧妙挖掘典故

林丽英

【摘要】新版语文教材中增加了不少成语故事,但是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角度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所以一个有远见的教师,应以课文上出现的成语故事为契机,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有意识地布置一些阅读成语的作业,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成语故事。

【关键词】挖掘;巧妙;成语;积累;典故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能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我认为要想达到以上标准,仅仅凭课本上的几篇课文,每个星期几节语文课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时间,辅导学生多了解成语故事,还要善于挖掘课程资源,鼓励学生把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巧妙精心地、有计划地设计课后作业,为学生的将来考虑,设计一些长期的作业,切实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每日记一个成语

成语多源于历史典故、诗词歌赋和寓言故事,它涵盖了哲学、政治、军事、文化和民俗等诸多方面的知识,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哲理和内涵,形象生动,言简意赅,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语言精华,也是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新版语文教材中增加了不少成语故事,但是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角度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所以一个有远见的教师,应以课文上出现的成语故事为契机,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有意识地布置一些阅读成语的作业,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成语故事。

基于此,新学年开始,我便要求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每天看一个成语故事,可以在早上一醒来即看,可以是中午饭后看,也可以在晚上睡觉前读,要求学生了解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出处、典故,以及在什么情况下运用等。读完后不仅要记录在成语故事本上,还要记在心里,以便灵活运用。这样的作业,学生有兴趣,也乐于去完成。久而久之,学生渐渐地养成了习惯,日久天长,学生积累的成语故事越来越多。说话的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有的学生甚至到了出口成章的水平。而且通过读这些成语故事,学生从中了解了大量哲学、政治、军事、文化和民俗等方面的知识,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了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学生的视野拓宽了,知识面更广了。

这种作业,要求学生不论是节假日,还是平时,都要坚持不懈。这样,一年下来,学生就掌握三百多个成语。那么,三年呢,整个小学呢?这将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二、每周背一首唐诗

文学是精雅的艺术品,诗是文学中的文学,唐诗则堪称诗中之冠,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就全部的古代诗歌而言,唐诗代表了最高成就。唐诗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技巧娴熟,是中国古典诗歌史上最璀璨的明珠。鲁迅曾说过:“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评价可谓中肯。

语文课本里每个学期只有五六首唐诗(有的学期甚至只有三四首),对于浩如烟海的唐诗来说,只是沧海一粟,于是,我就采用了一种新的方式,把欣赏唐诗的时间交给课外,以课外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每周一早上,由我或指定学生在黑板上抄写一首诗,学生利用课间抄下来,进行朗读、背诵和欣赏。同学之间可以互相朗读、背诵,不明白的问题可以问教师,可以查资料,也可以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周五下午学生之间互相检查背诵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学生朗读唐诗的兴趣浓厚了,文学欣赏水平和写作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更让人欣喜的是我班竟出现了一批小诗人,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种作业坚持下去,试想,一年约有五十二周,一周背诵一两首诗,那么整个小学阶段,学生能够背诵多少唐诗呢?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语言积累又会有多大程度的提高呢?

三、每月读一本好书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有效的手段是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就是为了让学生学好教学大纲规定的关键性知识,要给学生创造必要的‘智力背景的问题。”要想让学生长大后成为创造型的建设者,只让他们学课本上的几篇课文,是远不能满足现代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的,更不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所以要把课外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为一种课外作业的形式,有机地引导学生去读书,读好书。

首先,要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平时上课时经常表扬一些知识面广、爱读书的同学,让其他同学对被表扬者产生一种羡慕的心态,让他们主动去读书,形成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其次,以一些课文为契机,有意介绍一些好书让他们去读,如学习了课文《草船借箭》,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读《三国演义》;学习了课文《麻雀》,可以引导学生去读屠格涅夫的名著《猎人笔记》等。老师要求学生每个月至少读一本书,读完后,还要写读书笔记。如记下书名、读书时间、作者、通过读这本书学会的生字、好词、佳句、精彩的文段、主要内容和读后的感受等。到了月底的时候,大家交给老师批改,然后在班里举行“读书交流会”,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读书收获或体会。如果持之以恒,学生在小学阶段会读到很多好书!他们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也会有很大的提高!而且他们通过读好书,受到了书中人物高尚情操的熏陶,发展了个性,丰富了精神世界,这不是一举多得吗?

当然,这样的作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视野的开阔,教师布置的作业也要与时俱进。如,四年级结束时就要把义务教育规定的小学生必背古诗八十首背完;五年级时可以背诵、欣赏宋词;六年级时背诵和欣赏《诗经》中的名篇,楚辞、汉赋的名家名篇等。“每月一书”到了五年级时除了要完成上述内容外,还可以模仿精彩的文段作文,而且读的篇数也可随之增多,如一个月至少读两本书等。

实践证明,这样的课外阅读作业,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扩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开拓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是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责任编辑:郭颖)

猜你喜欢
巧妙挖掘典故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巧妙的过渡,流畅的节奏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
七夕节有什么典故呢
“巧妙”还是“坑人”?我看到的星巴克策略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