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景花,方海滨,章 林,孙平岩,张大明,王晓娜,张晓光,任晓光
(1.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 长春 130033;2.吉林省航空护林中心,吉林 延边 133770;3.吉林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吉林长春 130031)
森林火险预警体系建设是科学防范森林火灾的前提,是实现森林防火工作由被动型应对向主导型化解火灾风险转变,从“事后救火”被动管理向“事前化解”主动管理转变的基础性工作。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从2009年起开展了《森林火险监测预警响应机制研究》项目,对吉林省森林火险预警体系建设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旨在为建立科学的森林火险预警体系提供依据。
吉林省从2001年开始探索建设森林火险监测系统,于2005年春季森林防火期建成并运行。系统是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以县(局)级森林防火指挥调度机构为中心,在有代表性的森林区域内设立一定数量的、能够实施数据采集和监测的森林火险要素自动站;然后通过自动化数据传输和软件系统的处理,使各级防火指挥中心得到实时监测的森林火险状态相关数据。目前,吉林省共建有国家级14个、省级27个森林火险监测站。
吉林省在森林火险监测系统网络建设取得初步成功后,从强化和规范预防管理措施的角度出发,在管理环节上构建了森林火险预警响应新机制。2005年春季吉林省森林防火指挥部会同省气象局研究和发布了《吉林省森林火险预警信号分级标准及发布办法》(试行),2005年初,吉林省人民政府在全省正式发布了《吉林省森林火险预警响应状态的暂行规定》吉森防指令〔2005〕1号,建立了森林火险预警响应运行机制,自上而下实施了森林防火工作运行机制的大转换、大调整。目前,吉林省有1 204个应当实行预警响应的单位,已经全部建立了响应预案并按预案运行,实施率达100%。
目前,吉林省森林火险监测系统是以实时的气象数据及连续无雨日数为基础数据,通过全省统一的火险预报模型推算当前的森林火险等级,没有考虑到各区域实际海拔、树种组成与森林可燃物状况及火源条件等因素。全省统一的模型不能准确分析西部平原地区、中部丘陵地区、东部高山地区的实际森林火险等级。
建立完善森林火险预警法规制度体系是森林火险预警体系建设运行的有力保障。目前,我国在《森林防火条例》(2008年修订)中仅有三条对森林火险管理主体、责任人的职责做了部分规定。而吉林省在《吉林省森林防火条例》中仅一条提及森林火险预测预报,有关森林火险预警的法规、制度还不健全,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做到有法可依、按制度办事,难以在预警工作中对出现重大问题的单位与个人进行责任追究。
吉林省现已全面按森林火险预警响应新机制开展森林防火工作,管理监测网络和处理各种预警监测信息,每日工作量很大。目前,国家林业局和部分重点林区省份均设立了森林防火监测预警信息中心并配备了专职人员。但吉林省尚未建立专门的森林火险预警机构,预警工作人员基本是由各级防火办协调来的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大多数没有通过培训,严重制约了该项工作的正常运行。
研究林业发达国家森林火险预警系统建立的理论依据、分析方法和森林火险预报的业务运行模式、管理模式、应用效果,分析吉林省的气候、实际海拔、森林特征,建立并细化适合全省不同地形特征、森林类型、立地条件下的森林火险预报数学模型和分析方法,建立并细化在GIS系统支持下的森林火险等级预报系统、林火行为预报系统和林火发生预报系统,建立适合吉林省省情的森林火险预警系统运行模式。
采用传统和现代遥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在林区尤其是林缘地带,建立森林火险监测站和森林火险因子采集站,形成覆盖全省各主要林区的防火气象和可燃物观测体系,建立并细化森林火险气象信息库、森林可燃物信息库、森林火灾数据库,修订完善森林火险预警模型,为科学、实时、准确地进行森林火险预警提供可靠的信息保障。
一是充分利用各级应急管理、气象、林业、森林防火等有关部门的信息发布渠道,迅速向森林防火有关责任部门、责任单位、责任人通报森林火险预警信息,确保提前做出预警响应行动,切实做好防灾抗灾的各项准备;二是进一步强化广电、通信、报刊等新闻媒体开展森林火险预警信息发布和传播责任,确保森林火险预警信息快速传递给社会公众,形成社会参与森林火灾防控的有利局面;三是加快建立和发展网络、手机、农信通等新的森林火险预警信息发布渠道,方便社会公众特别是基层农民群众能在第一时间快捷方便地接收到森林火险预警信息,形成群防群治的强大合力。
一是各级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应当针对森林火险预警级别,确定启动对应级别的预警响应。从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林业部门到森林经营单位或个人,从负责森林防火工作的有关领导到工作人员,必须严格履行工作责任,采取应对措施,认真抓好落实。一旦发布预警信号,一律严格执行24 h双岗双带的应急值守制度,按照相应的响应措施严格执行;二是把各级有关部门、有关责任单位、有关工作人员执行森林火险预警响应行动的情况,列为森林防火明查暗访的重点内容,建立健全森林火险预警响应状态运行监督管理机制,促进森林防火各项责任和措施全面落实到位;三是对于高森林火险期、高森林火险区内未按规定严格执行森林火险预警响应行动的,造成预防和应急响应不到位,酿成重大以上森林火灾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直至刑事责任。
森林火灾的发生、发展都是有征兆、有规律的,都要经过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构建全面、系统、有效的森林火险预警机构就显得尤为重要。国家林业局防火办2003年在森林防火预警中心设立了预警处,专门负责森林火险预警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部分省林业主管部门也设有预警中心,但吉林省还没有设立预警中心。作者认为,应该尽快建立和完善吉林省森林火险预警机构,形成一个从国家到地方、上下协调的森林火险预警管理组织网络。
完善的森林火险预警响应机制离不开高素质的专家队伍建设,专业性人才是森林火险预警响应机制能否高效运转的必要条件。作者认为,应该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来培养专门的火险预警管理人才,同时也可以在各地农林高等院校设置森林火灾预警专业,全面、系统、规范地培养现代森林火险预警专业人才。政府还要重视对普通民众森林火险意识的宣传与教育,可开设一些关于森林火险预警的专题讲座,编写森林火险预警管理专业书籍,制作森林火险预警的光盘,编写森林火险预警宣传手册等等,通过这些渠道增强全民森林火险预警意识。
完善森林火险预警的相关法规、制度体系是建立森林火险预警体系的保障,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目前,国家在《森林防火条例》(2008年修订)中的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三十条已经对森林火险预警管理主体和森林火险预警管理的相关责任人的职责做了部分规定,吉林省在《吉林省森林防火条例》第十九条中仅要求及时发布森林火险预报,并没有相关责任、职责的规定。作者认为,应该借鉴国内外森林火险管理的成功经验,结合吉林省的实际情况,通过修订《吉林省森林防火条例》来进一步规范、量化森林火险预警管理主体和相关责任人的职责,使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做到有法可依。
森林火灾难以彻底避免,但是可以预防,预防森林火灾发生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在森林火灾还没有发生之前将其发生的风险排除掉,消灭在萌芽状态。按照“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科学防火”的理念,建立健全森林火险监测预警响应机制,有利于提高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准备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有利于实现由简单的禁止一切野外用火到以人为本的火源管理的转变,有利于实现由被动扑火向主动预防的转变,有利于实现扑火资源的平均分配到依据火险等级科学调配有限的森林防扑火资源的转变。
虽然近年来吉林省的森林火险监测预警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诱发森林火灾的因素诸多,表现形式多样化。所以,森林火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非一蹴而就而一劳永逸,需要在动态中不断适应和完善,确保森林安全。
[1]孙亚强,孙平岩.森林火险预警响应与火灾预防[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9.
[2]舒立福,张小罗,戴兴安,等.林火研究综述(II)—林火预测预报[J].世界林业研究,2003,16(4):34-37.
[3]叶兵.国内外森林防火技术及其发展趋势[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0.
[4]姚树人.文定元.森林消防管理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5]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国家林业局.《森林防火条例》解读[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