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辨证论治内容探究

2013-02-20 00:45:49金东明
吉林中医药 2013年6期
关键词:汤证厥阴少阴

金东明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

·医史文献·

《伤寒论》辨证论治内容探究

金东明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

根据中医药基本理论,结合临床、教学实际,参考公认学术观点,首次新编《伤寒论》辨证论治内容。

《伤寒论》;辨证论治;六经病;霍乱;差后病;

为使《伤寒论》教、学、研、用更贴近临床,更利于高端人才培养,辨证论治理论更规范,笔者根据中医药基本理论,结合临床、教学实际,参考权威学术观点[1-5]、总结近5年课堂研讨和答疑,试新编《伤寒论》证治内容。限于水平,难免不当,敬请批评指正。

1 辨证论治

1.1 太阳病证治 太阳病本证:表虚(桂枝汤)证,表实(麻黄汤)证,表郁轻(桂枝二麻黄一汤为代表)证。表虚兼项背强几几(桂枝加葛根汤)证,兼喘(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兼阳虚漏汗(桂枝加附子汤)证,兼胸阳不振(桂枝祛芍药汤)证,兼胸阳损伤(桂枝祛芍药加附子汤)证,兼气营虚身痛(桂枝新加汤)证,兼水气内停[桂枝(祛桂)加茯苓白术汤]证。表实兼项背强几几(葛根汤)证,兼下利(葛根汤)证,兼呕(葛根加半夏汤)证,兼内热烦躁(大青龙汤)证,兼水饮喘咳(小青龙汤)证。表郁轻证兼里热(桂枝二越婢一汤)证。

1.2 阳明病辨治 阳明病本证:无形邪热亢盛(白虎及加参汤)证,腑实(调胃承气、小承气、大承气汤)证,津亏便秘(麻子仁丸)证,胃阳虚(吴茱萸汤)证。

1.3 少阳病辨治 少阳病本(小柴胡汤)证。兼表(柴胡桂枝汤)证,兼里(大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证,兼水饮内结(柴胡桂枝干姜汤)证,邪气弥漫三焦(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1.4 太阴病辨治 太阴病本证:脾虚寒(理中汤)证,脾(胃)虚寒、气血不足(小建中汤)证,脾虚气滞腹胀(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脾虚中焦水气上冲(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脾(胃)阳虚、水停中焦(茯苓甘草汤)证,脾(心)阳虚、下焦水气欲上冲(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肺实热(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肺虚寒(甘草干姜汤)证。兼证:脾虚寒兼表轻(桂枝汤)、脾虚寒兼表重(桂枝人参汤)证,兼少阴虚寒(四逆汤)证。太阴腹痛(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证。

1.5 少阴病辨治 少阴病本证:心阳虚心悸(桂枝甘草汤)证,烦躁(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惊狂(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奔豚(桂枝加桂汤)证。肾阳虚烦躁(干姜附子汤)证,阴寒内盛(四逆汤)证,格阳(通脉四逆汤、白通汤)证,肾(胃)阳虚(吴茱萸汤)证,寒湿身痛(附子汤)证,水泛(真武汤)证,(肾)脾阳虚、下利脓血(桃花汤)证,(肾虚)下元不固、滑脱不禁(赤石脂禹余粮汤)证。少阴阴虚火旺、心肾不交(黄连阿胶汤)证。少阴心阴阳两虚心悸(炙甘草汤)证。少阴肾阴阳两虚烦躁(茯苓四逆汤)证。少阴兼表重(麻黄细辛附子汤证、少阴兼表轻(麻黄附子甘草汤)证。

1.6 厥阴病辨治 血虚寒厥(当归四逆汤)证,热利(白头翁汤)证,气滞阳郁证(四逆散)证。

1.7 霍乱辨治 霍乱偏表(五苓散)证,霍乱偏里(理中丸)证,霍乱致阳衰阴盛、阴盛格阳、阳亡阴竭(四逆汤、通脉四逆汤、通脉四逆加猪胆汤、四逆加人参汤)证。

1.8 差后病辨治 差后饮食调理(损谷刖愈);差后药物调理(桂枝汤);差后体虚、余热未尽、津气两伤(竹叶石膏汤)证;差后病:热郁胸脘(枳实栀子豉汤)证,发热(小柴胡汤)证,腰以下水气(牡蛎泽泻散)证,脾肺虚寒(理中丸)证。

1.9 杂病证辨治 1)热扰胸膈(栀子豉汤类)证。2)下利证:湿热下利(葛根黄芩黄连汤)证,胃热脾寒下利呕吐(干姜黄芩黄连汤)证;寒热虚实夹杂久利(乌梅丸)证;肺胃热脾寒下利唾脓血(麻黄升麻汤)证。3)结胸证:水热互结(大陷胸汤、丸)证,痰热互结(小陷胸汤)证,寒实结胸(三物白散)证。4)痞证:热痞(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证,寒热错杂痞(半夏、生姜、甘草泻心汤)证,痰气痞(旋复代赭汤)证,水痞(五苓散)证。5)水气证:水蓄膀胱(五苓散)证,阴虚水热互结(猪苓汤)证,表未和水饮内停[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6)发黄证:湿热发黄(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寒湿发黄(酌用茵陈术附汤)证,瘀血发黄(抵挡汤)证。7)蓄血(桃核承气汤、抵挡汤丸)证。8)痹(附:肢体关节不利)证: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祛桂加术汤、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附子汤证。9)胸胁停饮(十枣汤)证。10)咽痛(猪肤汤、甘草汤、桔梗汤、苦酒汤、半夏散及汤)证。11)藏结(酌用四逆汤等)证。12)蛔厥(乌梅丸)证。13)胸膈痰食(瓜蒂散)证。14)热入血室(小柴胡汤)证。

1.10 整理及增补病证 限于篇幅,只做简要示例。如六经头痛辨治:太阳风寒头痛(葛根汤)证,阳明实热头痛(白虎汤)证、腑实头痛(承气汤)证,少阳枢机不利头痛(小柴胡汤)证,太阴寒湿头痛(理中汤)证、气血不足头痛(小建中汤)证,少阴虚寒头痛(四逆汤)证、虚热头痛(黄连阿胶汤)证、虚寒兼表头痛(麻黄细辛附子汤)证,厥阴虚寒头痛(吴茱萸汤)证。又如高血压病(牡蛎泽泻散、五苓散)证,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半夏泻心汤证)等。

2 提纲证

太阳病提纲准确揭示了风寒袭表引起的风寒表证、少阴病提纲准确揭示了少阴心肾虚衰、气血不足的本质表现,作为提纲是理想的。少阳病提纲应与96条小柴胡汤证相结合更能准确反映少阳病证。阳明病提纲只是反映了阳明实热证、太阴病提纲只是反映了脾虚寒证,作为提纲有欠缺的一面。厥阴病提纲如果从中医脏腑理论、与厥阴病全篇内容相关联角度看,是不适宜的。笔者在本科学习伤寒论时便一直探究六经提纲,于1983年提出“厥阴病提纲当为肝家郁”,发表于当年的《吉林中医药》,被当代中医名家王琦主编的《伤寒论研究》收入,今天看仍可作为一种探索。

3 示例及说明

以原著太阳病辨治为例:结胸、痞证等非太阳病,故列入杂病证中;麻杏甘石汤证属肺热证、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为脾虚气滞腹胀证、小建中汤证为脾虚气血不足证,故列入太阴病中;炙甘草汤证为心阴阳两虚证、干姜附子汤证为肾阳虚烦躁证、茯苓四逆汤证为肾阴阳两虚烦躁证,故列入少阴病中。

甘草干姜汤从方药组成机制和临床应用角度[6]列入太阴病中。

以厥阴病篇为例:乌梅丸证为寒(肠)热(胃)错杂蛔厥证、下利证,故列入杂证中。干姜黄芩黄连汤证为胃热脾寒下利呕吐证、麻黄升麻汤证为肺胃热脾寒下利唾脓血证,故列入杂证中。白虎汤证、四逆汤证、通脉四逆汤证等当属阳明病、少阴病,故列其中。

[1]刘渡舟.伤寒论讲解[M].1版.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北京:1987.

[2]李培生,刘渡舟.伤寒论讲义[M].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社,1985.

[3]熊曼琪.伤寒学[M].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2003.

[4]熊曼琪,王庆国.伤寒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5]王庆国.伤寒论选读[M].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6]赵守真.甘草干姜汤“异病同治”的体验[J].广东中医,1962,(9):13.

[7]金东明.厥阴病提纲当为肝家郁[J].吉林中医药,1983(4):封底.

[8]王琦.伤寒论研究[M].1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1987.

R222

A

1003-5699(2013)06-0636-02

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规划课题(吉教科合字2009]第75号);吉林省科技厅重点课题(20100906号)。

金东明(1956-),教授,博士后。研究方向:经方治疗疑难病的理论临床及实验研究。

2013-01-09)

猜你喜欢
汤证厥阴少阴
“两阴交尽谓之厥阴”奥谚解
从“欲解时”论乌梅丸治厥阴病
浅论厥阴病之实质❋
解读少阴病辨证论治体系※
中医药通报(2020年1期)2020-01-13 07:00:27
解读厥阴病辨证论治体系※
中医药通报(2020年2期)2020-01-10 13:39:41
《伤寒论》“热利三证”浅谈
新中医(2018年12期)2018-02-13 15:56:36
《伤寒论》烦躁症治探析
对《伤寒论》少阴急下三证的体质学认识
环球中医药(2014年9期)2014-04-02 00:45:53
栀子豉汤证、白虎汤证、白虎加人参汤证、猪苓汤证归属于阳明病热证的质疑*
论《伤寒论》中痞证的多源性与统一性
吉林中医药(2013年5期)2013-08-15 00:4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