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在农家”建设的文化思考

2013-02-20 11:27杨再芬
当代贵州 2013年4期
关键词:余庆农家农民

文|杨再芬

(作者系余庆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责任编辑/哈文丽)

发端于余庆的“四在农家”前瞻性地对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而在贵州乃至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引起中央主流媒体和中央党校理论界的高度关注,得到贾庆林、曾庆红、李长春、刘云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并一致认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尤其是西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是西部农村的小康之路。

“四在农家”具有强劲的文化动力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经济发展滞后,文化发展更滞后。就是改革开放以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也是集中精力抓经济,顾不及甚致是忽略了文化建设。在农村是先进的文化没进去,优秀的民间文化没有挖掘出来,一些落后的文化在农村还有相当的市场。由于农村文化建设的滞后,农民群众的思想就难以解放,就更谈不上文化的自觉自信了。没有自觉自信,心就凝聚不起来,精气神就提不起来。没有凝聚的民心,没有精气神,经济社会发展就难以突破,难以跨越。

余庆“四在农家”,就是在充分调查研究农村经济文化的历史与现状基础上提出来的。在着眼于农村经济发展、面貌改变的同时,也对农村文化建设作了深入思考、正确研判,做到同步思考,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同步繁荣。

“四在农家”在确定其内涵时,就涵盖了物质和文化两个层面,而不是单纯的发展经济,追求物质致富。因此,“四在农家”具有其强劲的文化生命力。也正是这种文化生命力的支撑,使“四在农家”历经10余年,仍然成为现在和将来指导我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之一。

“四在农家”遵循哲学原理

遵循马克思主义物质和精神的哲学原理,余庆的“四在农家”把物质生产确定为第一位,即“富”字当头,富在农家增收入。富在农家增收入就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引导农民增收致富,过上殷实生活。为实现富的目标,在创建中规定每个创建点制定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规划,突出一项主导产业,培养一批种植养殖加工运输建筑能人带头致富,推广支部+协会产业模式,增强农产品营销能力。创建点农民人均收入要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现在余庆农民的人均收入已达6163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余庆的财政收入可能不如很多县,经济总量和其他强县比起来也很小,但余庆的农民整体富裕程度较高,经济收入增加,生活条件改善。

社会是由物质和文化双轮驱动发展的。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有物质和文化的双重需要。因此,我们做的每一项社会事业,都必须要靠物质和文化双轮驱动发展,必须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双重需求。基于这一认识,余庆的“四在农家”在“富”字当头的同时,确定了“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的内容,赋予它必须的丰富的文化内涵。

学在农家,即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引到农民学文化、学法律、学政策,提高素质,增长智慧。完善学习教育设施,结合远程教育布点,每个创建点建设文化广播室、农家书屋、农民文化家园、对外宣传栏。文化广播室设置规范,藏书500册以上。建立学习教育制度,开展经常性学习教育活动。

乐在农家,即引导农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保护农民自身合法权益,让农民做创造文明享受文明的主人。完善创建点党务政务公开和党员议事会和村民代表会等制度,建立群众管理组织,实现群众自治。依托69个农村文体协会,开展经常性群众文体活动和安全文明村寨创建。改革婚丧事宜,提倡婚事新办,丧事不超3天。创建点政策生育率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美在农家,即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大力整治农村居住环境,倡导农民讲文明、树新风、改陋习。加强庭院建设,确保庭院美化亮化。

这里的“学、乐、美”,就是指文化和精神方面的建设。现在余庆的每个镇村都有远程教育和文化活动室,农民图书室。全县农民科学种田覆盖率达80%以上,农村基本扫除文盲,普及义务教育,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明显提高,遵纪守法意识明显增强,精神富裕明显提升。

“四在农家”催生更多文化建设新举措

随着“四在农家”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升华,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需求以相应提高,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就愈显重要。于是,余庆在新农村建设中不断推出文化建设新举措,提高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含量,丰富文化内涵,深厚文化底蕴。

如在农村广泛开展“五心教育”,提升公民思想道德水平,在全社会形成“爱国、敬业、诚信、友爱”的价值取向。“五心教育”含盖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和道德体系,对教育和陪养农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观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余庆县委每年都将五心教育列为重要工作部署,在全县广泛开展五心教育模范评选表彰宣讲活动。余庆之所以多次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县,多次在贵州居民满意度测评之首,应该说与深入持久开展五心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因为通过五心教育,使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文明素养明显提高。有了广大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文明素养的提高,才有社会的祥和稳定。

再如,建百里乡村文化长廊,建农民文化家园。百里乡村文化长廊、农民文化家园是百里新农村示范带和示范点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规定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同步进行文化建设。如必须有文化活动室、图书室、远教室、健身场地等。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挂灯笼、贴对联、唱花灯,舞龙灯等。还特别重视挖掘民间优秀文化,如花灯、龙灯、钱杆舞、矮人舞、薅秧情、泥牛黄等,并在“多彩贵州”比赛中多次获奖。其中矮人舞、余庆龙灯、唐二花灯、打闹歌等列入省级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余庆的“四在农家”建设已历十余载,不仅是农村经济取得跨越发展,农村面貌翻天覆地,成为“中国最美十佳乡村”,更重要的是农村文化建设也取得很大成就。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觉悟提高,科学文化程度提升,道德素养文明意识增强,文化已成为一种自觉自信的内驱动力,助推经济社会的强劲发展。余庆获得的50多块全国性奖牌,如“全国文明县城”、“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县”、“全国社会治安模范县”等,多数都具有文化含量。可以说余庆的50多块奖牌是文化含量高于经济含量。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确定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方针。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提出努力实现贵州文化跨越发展、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任务,作出构筑“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的重要决策。这明确地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方略,构筑“精神高地”是我省的一项战略任务。因此,作为新农村建设有效载体的“四在农家”建设,必须深入践行党的六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精神,高瞻远瞩、科学发展,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促进农村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构筑农村精神高地,让广大农民群众也有一种文化的自觉自信。有了这种自觉自信,就能有力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的跨越发展,实现后发赶超的目标。

猜你喜欢
余庆农家农民
基于DBSE-Net的大田稻穗图像分割
耕牛和农民
西江月·农家早春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看咱农家这丰收节
饸饹面“贷”富农民
农家笑
农家旅社半夜惊魂
特殊护身符
护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