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会宁,赵亚娟 (陕西省乾县人民医院,陕西 乾县 713300)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多见于1~6个月小婴儿,以喘憋、“三凹征”和气促为主要临床特点。临床上较难发现未累及肺泡与肺泡间壁的纯粹毛细支气管炎,故国内认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炎,有人称之为喘憋性肺炎[1]。多索茶碱是近年来广泛用于哮喘、毛细支气管炎等许多呼吸道疾病的治疗,笔者采用多索茶碱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172例均为2009年10月~2011年3月我院住院患儿,全部符合《儿科学》第7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其中男52例,女34例,年龄3~12个月56例,12个月 ~2岁30例;对照组86例,其中男49例,女37例,年龄3~12个月54例,12个月~2岁32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氧疗、控制喘憋、免疫疗法、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等综合治疗,治疗组给多索茶碱5~8 mg/kg加入5%葡萄糖30~ 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氨茶碱2~4 mg/kg,加入5%葡萄糖30~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观察咳嗽、喘憋和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
1.3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用药6 d内,咳嗽、喘憋症状完全缓解,肺部哮鸣音消失;有效:6 d内,咳嗽、喘憋症状明显减轻,肺部哮鸣音明显减少;无效:咳嗽、喘憋和肺部哮鸣音无改善。
2.1 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40例,有效4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3.0%;对照组显效32例,有效38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8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5例不良反应,均为胃肠道反应。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下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与日后反复喘鸣与哮喘密切相关[2],是儿科常见病,我国北方多发生在冬季和初春,广东、广西则以春夏和夏秋为多[3]。多索茶碱和氨茶碱同属于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其松弛平滑肌作用较氨茶碱强10~15倍,并且有氨茶碱没有的镇咳作用,且作用时间长,无依赖性。此外多索茶碱对肺外其他系统如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的腺体亲和力是氨茶碱的1/10,因而对这些系统作用轻微,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高[4]。另外多索茶碱还有抗炎免疫调节作用,可抑制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凋亡,从而减轻慢性炎性反应释放白细胞介素-10,增加循环中的儿茶酚胺,减少炎性细胞的钠内流,抑制前列腺素,有广泛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5]。笔者采用多索茶碱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在咳嗽、喘憋、肺部哮鸣音消失方面效果优于传统药物氨茶碱,而且几乎无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对其进行临床研究总结,并推广应用。
[1] 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5-266.
[2] 徐文钊.10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J].中国医药资讯,2011,3(1):117.
[3]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99-1201.
[4] 谢 铮,蒋 莲,谢伟国.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J].临床药物,2008,9:551
[5] 陈菊屏,熊 瑛,李国平,等.多索茶碱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观察[J].航空航天医药,2008,1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