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时代期刊美术编辑的自我培养

2013-02-19 09:55但丹
关键词:期刊美术数字

但丹

(军事经济学院襄阳士官学校 学报编辑部,湖北 襄阳 441118)

数字出版时代期刊美术编辑的自我培养

但丹

(军事经济学院襄阳士官学校 学报编辑部,湖北 襄阳 441118)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对编辑的要求,期刊美术编辑首先应了解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区别,掌握其特点,再针对自身现状从观察力、记忆力、鉴别力、创新力4个方面进行自我培养,提高自身编辑能力和素质,以做好数字出版时期的编辑工作。

数字出版;美术编辑;自我培养

自我培养是主动按照一定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使之达到某种水平具备更大的能力,这种学习方式更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更适应在岗的工作人员。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正在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同时还产生了新的矛盾,那就是对数字出版时代与传统出版时代编辑素质的考量。因此,作为美术编辑也必须适应这个新的传媒手段,进行编辑技能、编辑思维的全面转变,这是当前期刊向数字化发展转型的必由之路[1-2]。

1 数字出版时代下对美术编辑的新要求

1.1 数字时代相对于传统纸质出版的区别

1)与传统媒体相比,数字出版更复杂。首先是技术支持更为多样复杂。科技手段的进步是数字出版的主要推动力,数字出版会涉及到信息技术、软硬件技术、屏显技术等诸多方面。比如,仅是一篇文章就可以有图片、视频、Flash等链接,有提供与作者读者交流互动的平台。其次是信息来源更复杂,受众也更广大。从图片方面来看,数字媒体中图片具有数量繁多、良莠不齐和繁殖迅速等特点。受众也不仅仅是以前的某领域的相关读者,可以是任何类型的人群,甚至是海外读者。

2)数字出版带来的最大优势之一就是更快捷。传统出版模式从定稿发排到寄发至读者手中需要几天甚至更长时间,而数字出版可能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就实现这个目标。只要有一台电脑,或者一部手机便可以通过网络参与到杂志的编辑、校对、审读,参与编者与作者间的沟通、作者与读者间的交流。从编者、作者或读者的角度来说,数字出版为彼此提供了的极好的交流平台,这种便捷必然扩大了期刊的信息量、加快了期刊的传播率、增大了期刊的互动性、提高了期刊的影响力。

1.2 数字出版时代对美术编辑的新要求

不管是数字出版还是传统出版,它的核心都是出版,数字出版只是手段和方法的变更。所以期刊美术编辑仍然要具备过硬的业务水平。美术编辑是出版机构内从事美术工作的编辑人员用美术技法,依据视觉规律,对信息元素进行选择、整理、组织、加工、记录再优化传播的编辑过程,同时具有艺术性、技术性和编辑记录性。

1)为了方便地实现声音、图像、文本间相互切换,并使同样的内容在不同载体上呈现。美术编辑在业务能力上,不仅需要掌握排版技术、制图技术、摄影技术,还需要有网络技术、视频音频技术、电子平台技术等多媒体技术。有时为了达到更加高的要求,美术编辑还需要有较高的外语水平作为支撑,方便期刊融入国际文化交流和贸易市场。

2)在数字出版环境下,人人都能成为期刊的阅读者、传播者、讨论者。这也就对美术编辑提出了新要求,美术编辑不仅要会采集、编辑、传播信息,还要能够控制信息、屏蔽信息,避免出现虚假报道、错误舆论、低俗言论等垃圾内容,当好期刊的“保洁员”,剔除垃圾内容,保洁期刊的交流环境,保证期刊的正确导向。另外,美术编辑还要注意把好法务关,避免期刊因为内容授权等问题陷入司法官司。

2 美术编辑素质的现状

2.1 文稿甄别能力较弱

期刊美术编辑往往都是艺术设计类专业人员,由于其专业限制,对文稿的甄别能力不强,不具备职业敏感性。而数字化出版使得期刊传播更具开放性,受众更广,各类信息质量良莠不齐的情况普遍存在。美术编辑很容易只把注意力放在版式、图片等方面,而忽略了对文字内容的把关,造成期刊的差错就成了在所难免的事。尤其是对一些评论更是缺乏甄别能力,往往会浮于表面,领悟不到其中的舆论影响,为一些居心不良的不法分子提供了传播错误思想、散布谣言的温床。

2.2 整体策划意识缺乏

期刊美术编辑容易沉浸在大量的图片处理、版式设计工作中,只顾追求视觉冲击效果、力求形式搭配上的完美,却在期刊的整体策划上关注较少。时常出现被动用稿的情况,在每期的刊用方向上没有动脑筋、费心思,常常导致图片报道缺乏策划,还有时图片报道与文稿报道缺乏关联。期刊美术编辑的这种策划意识的缺失必然使得期刊质量受到影响。

2.3 外包后责任感变差

现在不少期刊社把装帧设计的相关工作外包给艺术工作室或者设计公司做,这使得期刊的美术编辑误认为自己的工作已经完全交出,可以当甩手掌柜。渐渐忽略与外包公司的交流沟通,不注意把好关,忘记美术编辑的职责,一味的等和靠,使得期刊的装帧设计越来越脱离期刊定位,不是形式过于活跃就是过于死板,最后只弄的不伦不类、丧失品味、没有特色。

3 美术编辑的自我培养

3.1 “窥一斑而知全豹”,擅用观察力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观察力是有意识、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它作为一种认识方法,在一切实践活动中有着广泛的适用性和重要性。伟大的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从小就热衷于观察动植物,20多年如一日,始终坚持记录观察日记,这才成就了轰动19世纪的《物种起源》。他自己曾经说过“我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一个好的美术编辑也应当是善于用自己的眼睛去感知事物的。善观察者,可以见常人未见;不善观察者,入宝山空手而回。只有拥有一双锐利的眼睛,才能帮助美术编辑抓住本期刊领域的现状和前沿动态,完成一个好的选题和组稿工作。而一个好的选题必然能够激起相关人士的参与讨论,更好的发挥期刊这个平台的作用。

美术编辑本就是擅长发现美、创造美的,所以观察能力必有过人之处。我国明代名医李时珍在幼年时期就爱观察各种花卉、药草的生长过程,每一次抽条、张叶、开花都细致观察,每一处细微变化都逃不过他的眼睛。正是由于这种严谨、细致的作风,使得他得以写出了流芳百世的《本草纲目》。诸如此类的实例举不胜举,我们不难发现,多听、多看、多记录,锻炼感官、积累感性认识,是观察力发展的基础。但是,并不是任何的感知都能称之为观察,观察应该是包含理性分析成分的,应该是有思想提炼的。所以,美术编辑在观察力的培养上首先要建立明确的目的,有计划的进行,不能是无头苍蝇乱撞;其次应该注意观察的方法,既可以依循空间、结构顺序,也可以按照逻辑顺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观察,最后就是对观察对象进行分析,经过筛选、比较、分析得出一己之见。

3.2 “半面不忘”,锻炼记忆力

记忆就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应。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人的记忆力好坏,是一个人聪明与否的标准。美术编辑头脑中应该是存储着广博的学识,尤其在本学科领域的知识、技能方面。除此之外,在数字出版这种大信息量的出版模式下,记忆力越发重要。本期刊报道过的、或其他期刊报道过的文章和图片能在第一时间发现,用最低的成本避免一稿多投的现象。再者,好的记忆力也是搞好人际关系的需要,与一个读者、作者、审稿者的一次接触就能记得对方的姓名、单位等信息必然能够拉近彼此距离,为以后的工作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俄国大文学家托尔斯泰曾说过:“我每天只做两种操,一是早操,一是记忆力操,每天早上背书和外语单词,以检查和培养自己的记忆力”。要想拥有卓越的记忆力最根本的办法就是重复。美术编辑在培养自我记忆力时,可以从3方面入手。第一,心无旁骛,提高专注力。三心二意,注意力不集中,再多的重复都是在做无用功,是浪费时间。第二,发现趣味,提高兴趣。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就认识得快,记得牢。不感兴趣的事物,即使你费了很多时间、心思,常常还是记不好、记不牢。第三,理解消化,提高效率。边学边理解必然容易被大脑接受,如果根本没有理解就更谈不上记住了。这是一个日常培养出来的能力,日积月累才能见成效;这也是一个受用一身的技艺,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能发挥作用。

3.3 “慧眼识珠”,增强鉴别力

简单地说,鉴别就是辨别真假好坏的能力。这是以知识量多少和运用力强弱为前提条件的能力。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数字出版时代,各种资源层出不穷,人们的视觉、听觉等感官都得到了极大的刺激和满足。然而美术编辑必须经过鉴别、加工才能把期刊呈现在受众面前,这就要求编辑具备很强的鉴别能力。其中政治鉴别能力要特别引起美术编辑的重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立场、鲜明的政治观点、严格的政治纪律、较高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保持清醒头脑,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明确立场,是期刊的生命保障,是期刊美术编辑工作的“红线”。其次,美术编辑对稿件材料的取舍得当、布局精当,是期刊的质量保障,是期刊美术编辑工作的“底线”。不加选择辨别,就势必降低期刊的文化品位,甚至造成不可预期的恶劣后果。

美术编辑鉴别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是各种能力综合的沉淀和提炼。首先,要掌握科学理论,树立正确的“三观”,这是明白是非、真假的标准;其次要学习掌握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熟知本行业内的法规制度,把好第一道“生命线”,最后要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扩大自身的知识储备,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博识广闻的杂家,在专业技术上要及时更新、提高能力水平,让自己成为一个专家。

3.4 “别出机杼”,发挥创造力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在世界之林”。物理学家杨振宁也曾说过:“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起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10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于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强。”可见,创造力对国家乃至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创造力是人类一种普遍的心理能力,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对一切新的信息进行加工,产生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新思想、新观点的能力。数字出版时代,美术编辑在工作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捕捉编辑相关工作的创新点,活跃思维。总是凭借前辈的经验来看待和解决问题是不够的,利用新的理论知识,在新的传媒环境下发挥聪明才智去博众家所长,创造新的成果才能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一展英姿。

“放松心情,让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热爱的编辑工作中去;感受得到的能量和活力,心中充满爱,让心灵释然;闭上双眼,激发想象力;在完全沉浸在创作之中是专注此刻;最后得到灵感并把思考过程落在纸上……”,这就是一个新点子萌出的过程,看似数十字,背后却是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酝酿,是几代人的智慧结晶。期刊美术编辑能做的唯有踏踏实实的学习众家所长,遵循规律,才能有所创新。但是这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重视团队协作,发挥集体智慧,期刊的创新才是可实现的。

[1]陈海燕.出版转型期的人才需求[J].编辑之友,2013(4):8-9,15.

[2]骆欢欢,郭桃美.中医特色师带徒模式在中医学期刊青年编辑培养中的应用——以《新中医》为例[J].编辑学报,2013(2):94-96.

(责任编辑:陈 旷)

G232

:A

:1673-0143(2013)04-0222-03

2013-07-01

但 丹(1984—),女,助理编辑,研究方向:书籍装帧设计。

猜你喜欢
期刊美术数字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期刊问答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答数字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