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编辑如何应对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

2013-02-19 09:55王丽芳吴克力郭学兰肖唐华
关键词:科技期刊学术期刊期刊

王丽芳,吴克力,郭学兰,肖唐华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编辑部,湖北 武汉 430062)

青年编辑如何应对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

王丽芳,吴克力,郭学兰,肖唐华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编辑部,湖北 武汉 430062)

数字化出版人才的缺乏是制约期刊出版数字化的重要因素,传统科技期刊的青年编辑应从技术和内容两方面深度理解出版数字化的内涵,通过在职培养、积极参加数字出版论坛、自我培养等途径,提升自己在数字出版方面的相关理念及技能,实现从传统编辑到数字化出版人才的转型。

科技期刊;青年编辑;数字化出版;在职教育;自我培养

随着数字技术与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数字出版已成为科技期刊发展的必然趋势。期刊编辑业务流程、期刊内容的数据格式、出版传播渠道等都面临着全新的变化。发达国家的大型出版集团纷纷进行科技期刊出版的数字化,已经形成编辑出版数字网络化、知识信息服务智能化的完整产业链。目前,国际著名期刊和出版集团纷纷在中国抢滩登陆,国际期刊的质量精品化、运行集群化、出版细分化和竞争全球化也给中国科技期刊的出版带来了巨大冲击。

《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以内容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为重点,加快资源整合,组建大型出版传媒“航母”,增强国家重点学术期刊的持续发展能力。那么,在国家构建大型出版传媒“航母”的同时,我们这些小规模的科技期刊出版单位如何把自己打造成优质的“战斗机”呢?特别是作为科技期刊的青年编辑,肩负着科技期刊发展承上启下的重要使命,又该如何应对这巨大的挑战呢?

1 期刊青年编辑应深度理解“数字出版”的内涵

广义上的“数字出版”是指用二进制技术对出版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的操作。如原创作品的数字化、编辑加工的数字化、印刷复制的数字化、发行销售的数字化和阅读消费的数字化[1]。新闻出版总署在《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数字出版的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傅强[2]则强调,除强化数字内容的生产和管理外,传统出版单位应该注重信息和内容服务业向数字化出版的转型。其主要内容可以包括高水平的内容编辑加工服务、特定内容资源的数字延伸服务、个性化内容消费服务以及特定用户信息解决方案的提供等。

2 通过在职教育或自我培养,实现从传统编辑到数字化出版人才的转型

2.1 数字内容生产技术能力的提升

目前数字出版的流程为“内容采集编辑—数据加工制作—内容资源管理—内容服务—内容发布—读者”[3]。实际上,每个环节都与新技术密切相关,包括出版物内容制作技术、版权保护技术、网站上的发行技术、复制的即时印刷技术、读者与阅读的显示技术,以及宏观上的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等。

我国传统科技期刊出版单位大都附属于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规模小而分散,多数仍沿用传统的日常管理和出版机制,对数字化新技术的反应滞后,经营能力较低。虽然目前已有不少科技期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采购并使用了技术公司的采编办公系统,作者投稿、编辑办公、专家审稿等编辑业务流程均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线进行。但是很多期刊只是用到了收稿和审稿流程,离真正出版全流程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还有不少差距。这主要是传统期刊的编辑在数字化、网络化、媒体化等方面技术水平很低,很难适应我国数字出版的快速发展。如何在完成自己编辑加工等传统工作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现代数字出版技术和新形势下的经营管理能力是期刊编辑们所面临的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

数字化出版人才培养已经得到出版行业以及一些设立编辑出版专业的高等院校的关注[4]。不少学校增设了数字出版专业,并增设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数字出版转型要求编辑出版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创新,要着力创造新闻出版高校培养、在职教育和终身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而在职教育要突出理论性、学术性和针对性。

对于已经走出校园,踏上编辑岗位的青年编辑,应该积极争取进行在职教育,带着自己在编辑出版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和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到设置数字出版专业的高校进行学习。但是数字化出版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一些高校自身也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梁春芳等提出,高校应打破现有的用人机制,将数字出版、互联网、多媒体制作等企业和研究院所的专家学者请进课堂。同时开放全国各地的国家级和省市级数字出版基地,接收教师或编辑培训。如果相关部门能举办这类的数字出版的进修班或培训班,期刊青年编辑应该积极参加,或许可以解决数字出版人才匮乏的燃眉之急。

自我培养是青年编辑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如陈晓峰等[5]通过自己的努力,积极参加各种数字出版论坛,深化对数字出版技术的了解,并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在数字优先出版及OA、以及期刊与作者的互动模式等方面探索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2.2 重视从内容出版到内容服务的转化

从出版产品的形式看,除了依托清华同方知网、万方数字化期刊系统、维普等平台提供以数据库为基础的信息服务外,大部分期刊能够为读者提供的仍然是以传统纸质期刊内容的数字化,或者通过自己的网站提供比较零散的一些科技信息服务,出版的内容缺乏深度的加工整合。

传统纸质期刊收益主要集中于出版初期,但是随着网络平台的发展,打破了刊期的界限,特别是对于学术期刊,只要文章的质量好,过刊文章不再“过期”,优质论文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挥“长尾”效应。过刊内容的尾部价值经长期累积还可能超过当期刊物的阅读量。因此,学术期刊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特色,维护自己的品牌形象,保证文章的学术质量,深度开发优质的学术内容,二次甚至三次挖掘读者的兴趣点,给读者提供经过深度整合的内容服务。借助目前立体化的数字出版营销模式把专业化的、值得信赖的科研论文呈现在读者面前,相信会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欢迎。

在国家加快资源整合,为促进国家重点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转型而组建大型出版传媒“航母”的契机,每位学术期刊的编辑一定要在做好编辑加工、保证期刊质量的前提下,根据个人实际,采用灵活实用的方式与方法,不断更新自己的数字化理念,提高相关技能,真正实现向数字化出版的华丽转型。

[1]张立.数字出版相关概念的比较分析[J].中国出版,2006(12):11-14.

[2]傅强.数字出版:新的革命[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8(4):84-89.

[3]梁春芳.构建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数字出版跨越式发展[J].中国出版,2010(21):55-58.

[4]姬建敏.数字化时代编辑出版学关注的性问题——全国编辑出版学研究分会暨数字化时代出版学高层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综述[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3):152-156.

[5]陈晓峰,张春强.科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进展及发展趋势[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4):115-118.

(责任编辑:叶 冰)

G232

:A

:1673-0143(2013)04-0220-02

2013-06-15

王丽芳(1981—),女,编辑,硕士,研究方向:科技期刊编辑出版。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学术期刊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期刊问答
科技期刊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