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中的西语化现象及其成因

2013-02-19 09:55蓝晶晶张远波刘瑜君
关键词:西语分类号字母

蓝晶晶,张远波,刘瑜君

(海军工程大学 学报编辑部,湖北 武汉 430033)

学术期刊中的西语化现象及其成因

蓝晶晶,张远波,刘瑜君

(海军工程大学 学报编辑部,湖北 武汉 43003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普及,英语被选择成为与世界沟通的语言。有数据表示,互联网上90%的信息都是用英语承载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术期刊也呈现出西语化趋势。主要分析了学术期刊中的西语化现象,并探究了造成这种现象的成因以及西语化对学术期刊造成的影响。

学术期刊;西语化;互联网

纯汉语著作的学术论文现在似乎已看不到了,翻开一本学术期刊,里面或多或少充斥着英文字母。也就是说,大量具有确定意义的英文单词或者英语字母已经逐步取代了以往所使用的相应的汉语词汇。为什么在母语环境里,学术论文会夹杂着西方语言?它们通常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缺少了这些26个字母,我们表达的内容是否会存在缺失?

1 学术期刊中的西语化现象

从教育部制定的新的编辑排版规范来看,这套规范从排版、装帧、印刷、编辑等各个方面做了比较系统的规定。其中,文章的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参考文献类型标识3个方面,要求用英文字母作为某一数据项的代表或标志。这3个要素是学术期刊排版规范必不可少的要素,也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论文归类、数据库检索、网上查询等提供了方便。它们的西语化使得论文打破了纯汉语语境,适应了学术期刊更加规范化、网络化和国际化的趋势,呈现出一种简洁明了、耳目一新的态势。

1.1 中图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是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文献进行主题分析,并依照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和特征,分门别类地组织文献的一种科学方式。熟悉公共图书馆的人对此都非常了解。运用这种方式很容易在图书馆查找到所需要的书籍。以此类推,这种方式对学术论文也进行了分门别类。每篇文章所属的学科,都可以通过中图分类号体现,如果是交叉学科,那么从不同的角度归类,中图分类号也就不同,一篇文章也可能同时拥有两种不同的中图分类号。然而,如果用纯汉语来对中图分类号进行标识,则会显得很繁琐。所以,中图分类号的标识,英语字母成了首要标志,一个字母代表一个一级学科。例如: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用字母A表示;B标识哲学、宗教;C对应社会科学总论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字母与学科之间便有了一一对应的关系。在论文中,看到这种字母,很自然的就将文章归入到相应的一级学科之列,这种方式对文章的分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便于对文献的统计、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等,编辑排版规范新增了文献标志码的标注。文献标志码共分为5类,分别以字母A、B、C、D、E表示。高校学术期刊一般属于A类,即“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代表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为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等。这些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了固定的汉语意义,在揭示了论文不同的学术方法和学术意义的同时,又进一步强化了英语字母在作为文献标志的西语化意义。

1.3 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要求根据GB 3469规定,将纸质参考文献分成9大类型。分别为:专著(M);论文集(C/);期刊文章(J);报纸文章(N);学位论文(D);研究报告(R),标准(S);专利(P);其他为说明的文献类型(Z)[1]。另外,电子出版物也被首次列入参考文献之列。电子出版物根据文献类型和载体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其中,载体类型可以分为磁带、磁盘、光盘、联机网络等,分别用英语字母MT、DK、CD、OL对应。例如:参考文献类型被标注为DB/OL,它的含义就是联机网上数据库,其中DB表示数据库,OL则表示联机网络。还有甚者,在标注参考文献页码的时候,会直接在文中以如“P80”的形式表达,直接出现在所引著作的作者名字的后面。这种夹杂英文字母的表达方式,在纯汉语论文中经常可见。在这里,英文字母虽然随处可见,但它们的标注不仅有固定的位置、固定的含义,而且其标注正确与否对整个文章信息的传播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

2 学术期刊西语化的成因

2.1 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和参考文献类型标识,这3类标引语言的功能对于学术期刊来说意义是很重大的。学术期刊需要这些标引语言来揭示论文的各项信息,使各项信息有序化,以便于学术论文的交流、传播和统一评价。汉语言文字极为丰富,同一对象,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意义相近但是字形却又不同,这就为统一评价带来困难。同样的数据项,如果用汉语则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表达方式,很容易造成标注分歧,使用英文则会免去很多弊端。以参考文献中J——期刊文献为例,J顾名思义是journal的开头字母大写,汉语中与journal对应的翻译有杂志、期刊、议事录等。那么在标注参考文献类型的时候,如果使用汉语则会出现困惑,杂志、期刊、议事录又该以何标准进一步分类?各类之间的关系该如何界定?分化这么细致有无必要?这无疑给参考文献类型的分类工作带来不小的麻烦。此时,英语具有的优势就显示出来了。英语没有汉语复杂,常用的英文单词也只有几千个。汉语中难以找到确切的表达方式,在英语中却可以找到确定的单词。Journal就包括了以上三种解释,所以我们可以省略继续分类的麻烦,用journal涵盖,只要是期刊、杂志、定期出版物等类型统归于J类。从这一角度来说,英文的使用确实比使用汉语要准确,容易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使学术期刊的标引语言更加规范。

2.2 网络化

有学者曾经发出纸质出版物会不会被电子出版物取代的质疑,这种质疑并非毫无根据。就目前而言,各种电子阅读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都是读者随身携带的阅读载体,既方便又轻巧,信息容量巨大。以前,只会以纸质形式出版的专著著作、期刊杂志,现在在互联网的驱动下,出现了电子版。电子版可以规避纸质出版周期,并可以利用网络和手机推送等全媒体新型手段强化传播效果,所以越来越多的编辑部选择了这一路径。例如,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网站的建立,编辑部成员从最初联合发起的17家增至目前70余家。编辑部在顺应学术期刊网络化的同时,也必须接受其所带来的附属品,学术期刊的西语化。在互联网上,英语是主要通行语言。操作系统是英语化的,网络上的信息主要以英语传播,可以说,西方发达国家在网络化过程中是当然的示范和榜样。学术期刊的西语化,则首当其冲地表现在上文所提到的以英语字母作为某种分类的标志上。另外,标引语言的西语化的确可以为文献的统计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它可以准确地描述论文的各项数据,读者也可以从各项分类数据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数据。

2.3 国际化

学术期刊是学术交流的平台,交流不仅仅限于国内,更要趋于国际,这既是作者主观的要求使然,也是学术发展的客观需求。从作者自身来说,国际化必然要求其掌握至少一门外语,以英语最为普遍。不可否认,当前许多代表学术前沿的论文,大部分是以英语发表的,这必然迫使中国学者有一定的英语言能力,能够习惯用英语阅读和写作。所以,在论文中,夹杂着英语单词并不会影响中国学者的理解,反而会帮助其更好地理解作者意图。另一方面,大部分国外读者汉语程度并不高,为了达到学术交流的目的,通过对论文题目、摘要的英译,或者文章中出现关键词语的英文标识,是能够帮助外国读者理解文章内容的。学术期刊的国际化,“有利于我们了解世界学术动态,缩小我国学术期刊论文质量与国际标准的差距,便于我国的学术论文进入国际重要的情报检索系统,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交流和传播[2]。”

3 结语

学术期刊的西语化,是西方文化进入中国文化的语境中并对我们的文化策略和写作话语产生影响的必然结果,也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带动语言发展的自然趋势。在与国际文化接触的同时,一方面,中国文化和语言的特征也许会变得模糊;另一方面,在被接受西语化的同时,我们的汉语文化也许会变得越来越完善。当然,学术期刊的西语化现在才初露尖尖角,我们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在适应西化倾向的同时维护好汉语言的话语权。

[1]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CAJ-CD B/T 1-1998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S].北京: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1999.

[2]蔡宇宏.论西语对我过学术期刊论文标引语言的影响[J].编辑学报,2002,14(5):352-354.

(责任编辑:范建凤)

G232

:A

:1673-0143(2013)04-0081-02

2013-06-21

蓝晶晶(1981—),女,编辑,硕士,研究方向:编辑学。

猜你喜欢
西语分类号字母
缓存:从字母B到字母Z
2019年拉美西语国家热带花卉园林景观研修班结业
殡葬展
《习近平喜欢的典故——平“语”近人》(西语版)全球上线
An Examination of the Main Characters in Heart of Darkness With Freud’s Theory
字母派对
A Study of Chinese College Athletes’ English Learning
巧排字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