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卫涛
近日,庞大与日本富士重工正式签订合资斯巴鲁汽车(中国)合同,根据合同,斯巴鲁汽车(中国)变更为中外合资公司,注册资金29.5亿日元,投资总额90亿日元,庞大出资40%,富士重工出资60%。
至此,庞大集团从斯巴鲁代理商的身份变成斯巴鲁营销公司二股东。虽然庞大集团圆了与斯巴鲁合资的美梦,但是这种合资身份存在不少隐忧。
“庞大富士重工合资的这个事情,就看历史上的利星行。利星行的昨天就是庞大的今天。”汽车资深评论员张志勇对《投资者报》记者说道。
入股斯巴鲁中国
“去年9月,富士重工在各种方案之中做权衡,包括收回代理权,成立合资公司以及迅速解决国产等问题,并做了各种评估。”庞大集团董秘车少华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
当时,斯巴鲁要收回在华总代理权的传闻甚嚣尘上。不过最终,富士重工选择了和庞大集团成立合资公司。
斯巴鲁汽车(中国)有限公司目前为富士重工100%控股的外商独资企业,成立于 2006 年,注册资本 6 亿日元。
“斯巴鲁中国早已注册成立,现在是通过增发股份的方式做了一个股权变更,把一个外商独自企业变为一个中外合资。庞大购买了一些股份。”车少华说。
众所周知,富士重工之所以选择庞大集团作为斯巴鲁中国的二股东,是因为现如今的庞大集团是斯巴鲁在中国最大的代理商。
公开资料显示,庞大集团旗下有123家网络、标准4S店109家斯巴鲁销售网点,主要在华北、东北等地区。而且庞大集团占据斯巴鲁中国销量接近七成。
根据合同的内容,今年5月要正式设立新合资公司,并于7月运营,10月1日之后正式管理国内所有斯巴鲁专卖店,全权负责斯巴鲁在中国内地的进口整车销售、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业务。
“成立合资公司,需要从外商管理部门履行一个合同,不管审批和备案都有政府的工作流程。”车少华说道。
合资公司成立之后,虽然庞大集团成为了二股东,但是实际上还是富士重工说了算。据了解,合资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中,富士重工占4名,庞大集团占2名。
“以富士重工为主导,庞大只是辅助。”车少华解释道:“因我们本身就根植于中国市场,所以我们更多地是根据市场经验上提供一些建议,作为斯巴鲁(中国)的决策依据。”
庞氏“利星行”存隐忧
“对于庞大来讲,合资是迫于一种压力。庞大在整个销售中居功至伟,依靠庞大才能站稳脚跟,同样庞大也需要依靠斯巴鲁贡献利润。现在大家建立一个合资公司,因为你是功臣,所以让你利益均沾。但是成立这个合资公司,是限制在斯巴鲁。”张志勇认为。
庞大集团对斯巴鲁在中国的发展可谓贡献颇大。比如,2009年斯巴鲁整体销量超3.5万辆,其中庞大集团销售了2.4万辆,占比接近70%。同时斯巴鲁品牌是庞大集团利润的重要支撑。2011年,庞大集团的营业毛利为63.58亿元,其中斯巴鲁销售业务贡献了12.59亿元,约占19.8%;在营业利润中,斯巴鲁业务占20%。
不过换句话说,现在富士重工等于利益绑架了庞大集团,庞大集团要想获得更多利益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经营好斯巴鲁这个品牌。而正是富士重工希望看到的结果。
但是随着斯巴鲁品牌在中国地不断扩大,庞大集团难免以后重蹈利星行的覆辙。
利星行当初为奔驰在中国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当奔驰中国成立的时候,利星行成为奔驰中国的股东,占据49%的股份。但如今,奔驰中国开始将利星行踢出局。2012年7月,利星行在奔驰中国的股份由49%减持至25%,并且奔驰中国和北奔公司新成立的销售公司没有利星行任何股份。
庞大集团如何避免产生利星行的结局需要长远考虑,但眼前还有一个的问题需要及时处理。
合资公司成立以后,庞大集团由斯巴鲁品牌区域总代理商改变为全国唯一总代理商的股东,公司不再从事斯巴鲁品牌汽车的批发业务,而由合资公司负责。与此同时,其他代理商尤其是上海安吉和东莞意美也将上交代理权,被“削藩”为普通经销商。
尤其是东莞意美是香港上市公司陈唱国际集团旗下的公司,而陈唱集团还拥有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地区等代理权,对斯巴鲁在上述区域销售业贡献很大。
如何处理其他两家大代理商的关系,成为摆在斯巴鲁中国面前一道坎。车少华对记者表示,另外两个代理商怎么安排,因为新的合资公司还没有正式成立,庞大集团并不清楚。
但是张志勇认为,庞大集团肯定会争取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内部产生矛盾不可避免。如此一来,如何协调各个代理商之间的利益显得比较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