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探讨

2013-02-18 15:54邓水兰温诒忠
江西社会科学 2013年5期
关键词:自然界恩格斯马克思

邓水兰 温诒忠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探讨

邓水兰 温诒忠

党的十八大旗帜鲜明地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这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中国化的新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00多年前就以一种全新的哲学视角对生态文明进行过科学的论述,已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研究对象是人与自然协调和统一的关系,理论基石是实践观和唯物史观,核心内容是促使人与自然处于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生产力高度发展和优化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等。探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不仅能为人类破解当今世界性生态危机提供理论支撑,更能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的发展思路。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科学体系

邓水兰,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江西南昌 330031)

温诒忠,江西服装学院教授。(江西南昌 330201)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七大首次把 “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写入党代会报告。党的十八大又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首次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 “五位一体”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这是对中国多年来在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观方面取得成果的总结,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也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成果上的一个新发展,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中国化的新进展。

一百多年以前,当生态问题并不具有当前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时,马克思、恩格斯就以一种全新的哲学视角对生态文明进行科学的论述。当然,马克思、恩格斯对生态文明问题并没有专文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但是,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以及他们合著的《资本论》、《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对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基石、建立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的原则、生态文明理论的核心内容以及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途径等都有着超越时代的科学论述,对生态文明理论已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对于当今时代解决环境危机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关系是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对象

马克思主义始终将人和自然的辩证关系作为生态文明理论的主题,并将与之相关的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为附属主题,研究如何实现生态文明的机制和策略。早在《博士论文》时期,马克思就有了“人与自然异化”的思想,提出了用自我意识把外在的自然“人化”的理论。[1](P23—39)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较详细地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问题,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抽象自然观,强调自然概念的社会历史中介性,阐发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从而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难免会发生“变换异化”的现象,也就给自然造成严重的破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2](P72,57)。这些阐述充分说明了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对象。

二、科学抽象法是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分析一种经济方式,在社会科学方面我们不能如自然科学一样使用化学试剂和显微镜,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代替。”[3](P8)在此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抽象是研究社会科学的一种方法,科学对社会现象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即通过感性的认识及大脑和思维的认知再上升到抽象的概念并最终形成理性的概念和具体规定。也就是说,科学抽象法是由“感性具体”转变为“抽象规定”最后上升为“理性具体”的一个过程。

但是,就整个理论体系的研究方法来说,对生态危机这一“感官上具体的”认识,仅仅是整个生态文明理论认识的来源,而不是整个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的出发点。因为,在马克思看来,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只是思维用来掌握具体、把它当作精神上的具体再现出来的方式。而实际上,一种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建立是从首先形成的“抽象认识”开始的。因此,只有先从当前“抽象的”生态文明的学术界定义再进一步上升到“理性详细”的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理论体系才会真正开始建立起来。

三、实践观和唯物史观是生态文明理论的基石

一直以来,马克思都是把自然作为人的劳动对象来考察,认为社会实践是连接人与自然的纽带,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达到主观与客观统一。马克思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3](P95)人类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充分了解和认识事物变化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按照其规则性和必然性,对自然加以开发和利用。同时,马克思还认为,人是以社会的形式同自然发生关系的,在社会实践中,总是以社会这个群体同自然发生关系,而非单独的个体关系。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只有在个人以社会群体方式与自然进行接触,并且是按照一定规律对自然进行利用的群体性社会行为才是整体的和谐。

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指出:“有机社会的基础是普遍的平等,它通过个人和普遍之间的对立发展为自由的和谐,发展为单个幸福和普遍幸福的统一,发展为社会的、公共的和谐,发展为普遍和谐的景象。”[4](P78)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恩格斯把有机社会当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看成是构建社会主义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基石也得以显露。在社会主义思想出现之后,人与自然的发展在圣西门毕生所追求的人的天资应当自由发展之中展开,但由于“人与自然的斗争是以两极对立为基础”,自然规律会反作用于人类社会,由此引致越发严重的生态危机。因此,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更多是注重人类社会在对客观世界进行利用的同时又对客观世界加以能动保护,在肯定科学技术对生产力推动作用的前提下,强调其必须以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基础。

四、生态文明理论的含义和基本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在其经典文献中关于生态文明的论述,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及方法论,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具有丰富而又科学的含义。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的科学含义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相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的具体学科来说的。在阐述生态文明理论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坚持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基础,认为人类对世界的主观能动利用必须符合客观世界规律,这一基本观点建构了囊括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理论为主体的生态文明理论体系。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5](P3)这主要是指在生态文明理论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以至社会学等学科,虽然分属于不同的科学领域,但这些学科关于生态文明的观点却是相得益彰的。生态文明则是其理论体系整体性的体现和要求,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观点、立场和方法论,它们一方面反映了生态文明理论发展的具体实际,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体现方法和实践方式;另一方面,生态文明理论体系中的具体结论,就是马克思主义针对特定的问题即当时的环境问题所得出的特定结论。而属于时过境迁或时过境迁的内容虽然具有个别的价值,但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的前瞻性,仍不乏指导意义。

因此,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科学含义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为指导,通过揭示出当前在环境危机和生态危机当中需要遵循的客观规律和方法论的理论表述,由此所形成的应对生态危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科学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的基本原则

根据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的科学含义,由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科学性和阶级性、实践和理论、继承和创新是统一的,它们也就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基本原则。

1.理论的科学性和阶级性相统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一直是一门阶级立场鲜明的科学,其著作《资本论》又名《政治经济学批判》,恩格斯也在其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猛烈抨击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初期,资本家对工人剩余价值的榨取和对环境肆无忌惮的破坏所造成的灾难性后果。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等人是具有鲜明的阶级立场,其生态文明理论同样是具有阶级立场的一门科学。

因此,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一门科学;也是无产阶级总体实践的部分,是服务于工人无产阶级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对当前流行的诸如“碳排放税”、“碳关税”等西方资本主义霸王条款,我们要毫不妥协,应当以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阶级利益为出发点,从整体上用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观点来看生态问题的发展并从中得出认识性的规律,用于指导实践,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之路。

2.理论和实践相统一。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蚂蚁能看见我们看不见的光线,但是在认识这些光线的成就方面,我们比蚂蚁大得多。”[6](P322)恩格斯在此认为,人类生理构造不是人类认识的界限,人类社会所取得的成就是理论认识和具体实践的统一。因此,生态文明理论的建设应当从实际出发,科学地认识和利用当前的生态环境,建设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的社会。这就要求我们科学总结当前生态建设的实践过程和经验,汲取各国生态建设的成功理论和经验。

与此同时,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过程中,要注重客观规律的作用。要合理地调节生产者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妥善处理人类社会与生态之间的关系,实现马克思所说的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7](P926-927)。

3.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统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直坚持与时俱进,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一方面必须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联系和发展的立场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即必须用继承和发展的方法来看待。在理论建设过程中,应当在总结前期成功的生态理论的同时提高生产力,实现生态文明。另一方面,由于在发展理论和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存在着未知的新矛盾,因此,必须提倡用创新和发展的眼光来推进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的建立。马克思曾说:“自然的物质转变为由人类意志驾驭自然或人类在自然界里活动的器官。它们是由人类的手所创造的人类头脑的器官;都是物化的智力。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的社会知识、学问,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从而社会生活过程的条件本身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知识的控制并根据此种知识而进行改造。”[8](P484-485)这要求我们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并且在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上将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和体系建设统一起来。并且要在继承性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只有这样,才能使生态文明的理论体系不断成熟,不断富有生命力的源泉。

五、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是生态文明理论的核心内容

生态文明理论散见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献,其核心是如何使人与自然处于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中。

(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自然界

第一,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恩格斯指出:“从最初的动物中,主要由于进一步的分化而发展出无数的纲、目、科、属、种的动物,最后发展出神经系统获得充分发展的那种形态,即脊椎动物的形态,而最后在这些脊椎动物中,又发展出这样一种脊椎动物,在它身上自然界达到了自我意识,这就是人。”[6](P18)马克思指出:“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这一切自然力的人”,“本来就是自然界”[2](P167)。“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9](P375)

第二,人与自然是伙伴、是朋友,并不是主仆关系。在 《自然辩证法》一文中,恩格斯指出:“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6](P383)“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合作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2](P126)马克思、恩格斯肯定了在自然界中生活的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不是征服与被征服,也不是主仆,而是朋友、伙伴,是互利共生、休戚与共的有机整体。

第三,人必须依赖于自然界而生存与发展。“人首先依赖于自然。”[8](P63)人要生存,就必须从自然界获取赖以生存所需要的水、空气和食物等;人要发展,就必须在认识和适应自然的基础上,用人类的主观能动活动,去利用自然界,将其所固有的能量、物质为人所用,使人类的生命得以延续,人类的智能得以发展,这一切都依赖并离不开自然界,因为 “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完成人的无机的身体”[2](P95)。

(二)人不仅依附于自然界,也利用自然界

马克思认为人类是自然的存在物,但并不是受自然界制约而被动地存在。人类可以变革和利用自然,这种利用自然界的实践活动就是劳动。只有通过生产劳动,人类才能生存与发展,人类的本质才能得到确认。动物与人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的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必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类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10](P97)。也就是说,人是作为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主体,可以通过社会实践使盲目的自然的力量为我所用,利用和美化自然界,使自然适应人类的需要和服务,并创造新的生存条件。

(三)人必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

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年代,生态环境问题并不突出,但他们却精确地预言当今社会会出现生态危机。马克思认为,农民的“耕作如果自发地进行,而不是有意识地加以控制……接踵而来的就是土地荒芜,像波斯、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及希腊那样”[11](P53)。这些地区的居民为了开发耕地,肆无忌惮地毁灭森林,使之成了大片不毛之地。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积聚中心和贮存器,有的山泉枯竭了,雨季又使更凶猛的洪水倾泻在平原上,给人类造成了灾害。恩格斯告诫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6](P384)

因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能动地支配和利用大自然,但不能脱离自然界的制约而肆意妄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任何破坏,也就是对人类自身机体的破坏。因此,人类在利用自然界时,要注意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的自然规律,主观能动性必须受到客观的自然规律和条件的制约。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要 “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6](P383),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自然界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的发展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如果人类破坏了自然,自然就会报复人类;如果优化和保护了自然,自然就会造福于人类。所以,马克思主义强调,人必须保护自然和爱护自然,这同样就是保护自己,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自身的存在。人类只有与自然界和谐相处才能得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六、生产力高度发展和优化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要靠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马克思认为,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最终要依靠科学技术,实现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马克思从他所处的资本主义年代,已经洞察到高度发展的生产力给人类社会自然界带来巨大的生态破坏危害,这种危害不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真正的原因恰恰是人类本身。资本主义的生产不考虑长远的后果,而是以获得与劳动最直接、最近的效益和利益为目的。同时,马克思又认为,尽管高度发展的生产力会使生态环境遭到巨大的破坏,但是,人类又不能因此而放弃发展生产力,相反,要依靠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辩证统一。只有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加深对自然界的认识,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用新技术来适应自然,循环利用生产资料,不断扩大生产资料的范围,不断创造新的材料,用最少的自然消耗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以适应人类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马克思称科学技术的这种作用是 “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7](P916)。

(二)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需要优化社会制度

马克思认为,私有制的生产方式,尤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是造成人与自然矛盾的最根本的原因。因为资本家是人格化的资本,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一方面,通过提高生产力来降低资本积累的成本,另一方面,扩张资本与扩大投资规模,实现更多的资本积累,从而导致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消耗更多的能源和生产资料,造成破坏和污染自然环境的负面作用。马克思尖锐地指出,资本家根本不在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他只在乎咖啡树带来的利润。在这种私有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态环境无法得到彻底的保护,唯一的出路就是要建立一个真正公平分配的制度,这个制度就是共产主义。无论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还是经济发展的角度,这个制度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都会从根本上保证生态文明的实现。因为,从经济发展上来看,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实行的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按需分配,消灭一切差别等级,这就解决了人与自然的矛盾。从人的发展角度来看,只有共产主义才有可能实现人类同自然和谐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谐。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类不再追求物质上的满足,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人的全面发展上。因此,我们必须优化社会制度,打破地域,打破种族,打破国界,建立公正、公平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人类才能友好合作,这才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

[1]马克思.博士论文[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5]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责任编辑:赵 伟】

B0-0

A

1004-518X(2013)05-0025-05

猜你喜欢
自然界恩格斯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自然界的一秒钟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