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型”产业集群的构建

2013-02-17 01:31郭景福高晓飞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生态型生态化废弃物

郭景福,高晓飞

(1.大连民族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116605;2.大连德泰投资有限公司,辽宁 大连116605)

“集群”一词来源于生态学,原意是指以共生关系生活在同一处栖所的生物种群。M. Potter 把产业和集群结合起来,提出了“产业集群”(Industry cluster)的概念,指出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具有相互关联性的企业、供应商、相关厂商,以及有关机构构成的产业空间组织。作为一种独特而又广泛存在的产业组织形式,产业集群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产业组织方式,是发展区域经济的有效途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使自然生态系统所承受的废弃物远远超过其自净能力,频发的生态灾难告诫人类,经济发展不能以资源耗竭和环境破坏为代价,应谋求三者的协同发展。从直线排放到末端治理的环保运动,再到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逐渐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解决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根本出路在于实施经济生态化发展战略,采用“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以便减少对环境和人类的伤害[1]”。

一、“生态型”产业集群

从马歇尔和熊彼特等提出“空间聚集体”的企业群范畴开始,可以把企业集群模式的进化大体划分为四种类型:资源型企业集群模式、产业型企业集群模式、网络型企业集群模式和生态型企业集群模式[2]。由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可知:在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经济的发展往往以牺牲环境利益为代价,产业集群的发展也难以回避这一规律。中国某些地区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些资源环境问题,水土资源大量消耗,并产生了一定的污染,由单个企业的“点污染”,带来某个地域的“面污染”。营口市2006 年前有湿地90 万亩,据最新统计,现沼泽湿地面积仅为4.5 万亩~6.5 万亩;《全国环境公报》显示,“2010 年渤海近岸海域水质差,为中度污染。”,“渤海作为渔场的功能已基本丧失”。因此,要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改变传统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弱化和消除产业集群负外部效应,产业集群的生态化发展将是必然选择。

“生态化”意指将生态学原则渗透到人类的活动中,用人与自然融合发展的观点去思考问题,并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可能性,最优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Ayres R. U.在研究物料流动时提出“产业代谢”(industrial metabolism)概念[3],“产业代谢是在一个基本稳定的状态下,使原料和能量通过劳动转化为最终产品和废物的一系列物质过程的统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业生态”(industrial ecology)。受此启发Frosch 和Gallopoulos 提出“产业生态系统”(Industrial Ecosystems 或Industrial Symbiosis)[4],指出工业系统可以仿照生态系统从生产者流向消费者,并由分解者进行再循环,在企业之间建立起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的共生关系。随后人们发现丹麦卡伦堡工业共生体,“产业共生”的概念被正式提出,这一术语经Boons & Bass 的修正后[5],Lambent & Boons[6]给出了较为全面的定义,即企业之间实现资源共享、废物流集中和物质、能量的交换,也就是“最优生产、最适消费和最少废弃”的循环型工业体系,达到产业集群的生态化,即“生态型”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因此,“生态型”产业集群就是某一区域范围内的企业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资源(原料、副产品、信息、资金、人才)为纽带形成的具有产业衔接关系的企业生物群落。产业集群生态化的核心思想在于企业群落协作过程中的物质循环,而不是加工后的废弃。这种产业协作发展模式能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产生、消除环境破坏,提高经济发展的规模和质量,体现了一种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重新定位,以及对传统非可持续发展的集群产业化模式的反思与变革。

本文首先简述产业集群生态化的含义,根据物质流动的结构方式对“生态型”产业集群的构建模式进行研究,针对围绕核心企业的依托型、多企业平等共生型和循环“食物链”型的“生态型”产业集群进行了结构分析,并在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上探讨产业集群生态化的实践路径。

二、“生态型”产业集群构建模式

“生态型”产业集群即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实现产业融合演进,要求集群内节点企业经营均要符合生态经济要求,一方面充分利用最少输入的原料资源,另一方面产生极少或者不产生“废弃物”,同时对“废弃物”进行再生利用,使资源在集群系统内循环利用,形成一个封闭的产业生态价值链。

1.核心企业的依托型

产业集群中分工、集群以及产业链是不同层面的资源配置形式,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具有内在统一性,三者的互动会产生收益递增,并为投入要素提供内在积累与刺激机制[7]。核心企业依托型生态化产业集群以一个或几个核心企业发展为主导,核心企业通常是技术先进、理念创新,社会责任感强的大型集团或跨国公司,其周围的多个中小卫星企业彼此分工协作,在协作过程中形成集群与产业链的互动关系,同核心企业之间进行原材料、成品及半成品以及废弃物的交换利用,形成“狮群型”生态产业集群。集群内核心企业和附属企业之间相互协作与嵌入,各个主体有机融合,形成一个具有生态功能的网络,企业和产业链在执行生态功能的同时,避免了同质化竞争。该类型的产业集群生态化的主要路径是清洁生产、绿色供应链联盟以及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如图1。

图1 依托型生态产业集群

例如围绕大连金州新区的Intel 大连工厂,已有约30 多家新供应商落户大连金州新区,与英特尔公司开展业务合作,同时还有80 多家大连企业成为英特尔的供应商。核心企业英特尔恪守“建立产业共赢、共荣的绿色共同生命体”,分享未来的发展机遇,构建良性发展的产业价值链。

2.多企业平等共生型

产业集群的构建按照“物以类聚”,由具有一定关联性的、相类似产品制造的企业聚集构成,通过合作方式共同进行采购、销售等价值活动以获得规模效益,同时降低成本,节约费用。然而,如“高斯假说”(Gause's Hypothesis)所述,生态位相同的两个物种不能共存,在群落成员是竞争关系的前提下,系统保持平衡的条件是集群内成员必须保持一定的差异性,不能完全同质。体现在产业集群成员之间则是同一类型的企业所排放的废弃物往往具有相似性,一个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不能被相同或相似的生产工艺所消解。因此,传统的产业集群,特别是已有的产业聚集区难以靠自身协作建立起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共生网络,这样增加“分解者”功能是该类型产业集群能实现物质和能量平衡的主要途径。扮演“分解者”角色的废弃物回收处理公司,即“静脉”产业便是该类型产业集群生态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对企业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实现物质的循环再利用,如图2。

图2 平等共生型生态产业集群

大连金州新区的工业团地是由中日两国政府和民间共同出资兴建的大规模土地包片开发项目,大连开发区百强企业中有超过30 家在工业团地。柯尼卡、日本电产、TDK 等规模相当的电子类企业在团地聚集,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电子类产业集群。同时有几家物质回收公司把工业团地里的金属、电子类废弃物回收再资源化利用。

3.循环“食物链”型

实施产业集群生态化的关键在于构建稳定的生态产业链。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的食物链共生原理,在区域发展过程中通过“招商选资”,根据现有产业废弃物进行“配对招商”,构建起循环“食物链”型生态产业集群,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甚至实现零废弃物排放,以及大大降低物流消耗,实现产业集群的生态化发展,如图3。这类产业集群是建立在自然界生态产业链(eco -industrial chain,EIC)理念上的循环经济体,集群内的节点企业以“供应商—客户”关系通过契约或“信任和承诺”方式进行协作,基于产品、副产品和废弃物相互利用构建食物链,进行“沟通”、“联合”,以实现链上企业的生态绑定,促进了产业集群生态效率的提升。

图3 循环"食物链"型生态产业集群

大连长兴岛船舶制造及配套产业园建设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这种“食物链”型生态产业集群模式。在产业园建设初期,2011 年6 月韩国浦项长兴(大连)板材加工有限公司项目就落成,为船舶制造提供原材料;2012 年4 月由大连船舶重工、新加坡太平船务和鞍钢股份共同出资20 亿元的现代化修船项目在产业园区投产,同时投资9 亿元的绿色拆船项目也开始动工建设,拆船产生的废钢可以循环到钢厂炼制成新的钢材,新的钢材可用于新船建造及旧船维修,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战略联盟促成了原材料及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三、“生态型”产业集群的构建路径

生态环境问题属于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扰动,“生态型”产业集群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人类产业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努力减缓“满的世界”形成和“自然资本”稀缺,进而实现集群资源效率最大化、废弃物排放最小化,以及集群成员内部及成员之间的资源、能量和废弃物高效利用的目标,实现人类生产由“摇篮—坟墓”的直线排放向“摇篮—摇篮”闭环循环方式的转变[8]。在实践操作层面,产业集群生态化的实现通常由微观层面、中观层面以及宏观层面等共同作用而形成。在微观层面,推进企业清洁生产的“细胞工程”,改进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进而减少污染排放和生态破坏;在中观层面,根据集群食物链结构合理“静脉产业”布局,进行正、逆向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并采用合理节点企业生态化合作的治理机制;在宏观层面,研究鼓励生态化发展的政策、制度,建立利益相关者的信任、提升社会责任,提倡绿色消费,提升生态公民意识等,如图4。

图4 “生态型”产业集群的构建路径

四、结 语

“生态型”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兼顾了产业内部与外部效益,不但增强了产业集群内部的经济效益,更可贵的是能够极大地改善产业的负外部性。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将是“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的产业发展模式,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低碳发展的最有效途径。“生态型”产业集群的构建是一个“点—线—面”构成的动态渐进过程,不仅要考虑区域功能定位、产业分类选择和资源环境特点,还涉及政策法规、价值观念、科技水平、员工素质等因素[8]。构建“生态型”产业集群需要作出正确的技术路径选择和科学制度安排,同时应遵循一种内在的自组织规律,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培养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和社会责任,构筑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和绿色环保的社会风尚。

[1]Clark W. 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Biosphere[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385 -389.

[2]吕品.小企业集群下的产业生态化分析[J]. 浙江金融,2004 (4):31 -32.

[3]Ayres R U. 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M]. 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y Press,1989.

[4]Frosch A. Robert,Gallopoulos. Strategies for Manufacturing[J]. Scientific American,1989(3):152 -158.

[5]Boon F A,Bass L W. Types of Industrial Ecology:The Problem of coordination[J]. Cleaner Production,19975(1 -2):79 -86.

[6]Lamb A J,Boon F A. Eco—industrial parks:stimula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mixed industrial parks[J],Technovation,2002,22(8):471 -484.

[7]严北战.集群式产业链形成与演化内在机理研究[J].经济学家,2011(1):78 -85.

[8]吴狄,武春友.产业集群生态化及其模式的构建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1,33(7):64 -69.

猜你喜欢
生态型生态化废弃物
多元策略的生态型游客中心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电子废弃物
Agg Hab生态型聚合栖地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管理的思考
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番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
科技园区生态化创新发展分析
语料库与生态化英语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