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恭维语的对比研究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2013-02-17 21:55龚敏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恭维英汉中西

龚敏

(贵阳医学院,外国语教育系550004贵州 贵阳)

一、引言

恭维语是人类日常交际中极为重要的一种言语行为,多出现在各种社交场合中,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恭维语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使它成为了学者们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语言学家们就对恭维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恭维语的句法和语义结构、性别差异及恭维语的应答策略等各方面对恭维语进行了研究。本文通过对比英汉恭维语的话题内容、词汇、及回应模式来分析中西恭维语的差异,总结了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成因,因此本文将并由此提出一些在外语教学方面的启示,以帮助外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的使用恭维语,从而提高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并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畅进行。

二、英汉恭维语的差异对比

1、话题的差异

恭维语涉及的话题很广泛,但话题大多是围绕着人们的外表、工作能力、成就或者财富等几方面。因为社会价值观的不同,引起社会评价的注意焦点的不同,也就决定了中西方作为恭维语话题的内容也存在着差异。

外貌及外表是中西方文化中恭维语涉及到的最多、最常见的话题。然而就这一话题的恭维来说,美国人侧重“刻意修饰的效果”,而中国人则更注重自然气质。在中西文化中,外貌仪表,尤其是女性外貌永远是恭维的对象,这不受年龄、地位、职业等因素的影响。但是由于中西文化的不同,男性在对女性外表的恭维是有所不同的。在西方文化中,男性会大方地称赞女性的外貌,而女性也会欣然接受。而在中国文化中,男性对女性的恭维都会比较含蓄的,倘若一位男性在公众场合赞美中国女孩说“你很性感!”,很有可能会遭到一顿臭骂。男性一般也不会赞扬朋友妻子的外貌,因为这样会被认为是居心不良,这些都是中国文化中的禁忌。工作能力同样是中西文化中涉及较多的恭维话题,但是在西方文化中,这种恭维的形式往往只会出现在职位和能力较高的人对其下属的工作能力进行赞扬,然而在中国的文化中,工作能力的恭维往往出现在下属对领导工作的恭维,以取得上级的好感,并以此来实现顺利的人际交往。成就和财富是中国人最喜欢的恭维话题,然而在西方文化中,一般很少恭维对方的财富及成就。

另外,美国是个新兴国家,喜欢新事物,欢迎新事物,喜欢生活丰富多彩,新事物较易成为恭维对象;而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这就决定了“旧”在恭维内容中所占比例是相当大的。

2、词汇的差异

语言学家们曾对收集的实例做过统计,在英语中,80%的称赞语都是用形容词作出积极评价的,并以“good,nice,great,beautiful,pretty”这几个词的使用频率最高。在英语恭维语中,动词是在使用频率上仅次于形容词的词类。而在汉语中,恭维语在用词上就复杂多了,形容词或静态动词、副词、名词都是使用较多的词类。常用的形容词有“棒,聪明,机灵,漂亮”等,形容词还会与副词搭配在一起,使得形容词恭维的程度加强。尽管英汉恭维语中使用最多的都是形容词和副词,但是对比两者的选词,我们不难发现如下差别:

(1)英语中形容词的使用频率高于汉语中的使用频率;

You did a good job.你的工作干得真棒。

The girl is so beautiful.这女孩长得真漂亮。

(2)汉语中爱用副词来进行恭维,副词与动词或形容词一起使用会增强恭维的力度。例:这场晚会是成功的。这场晚会是非常成功的。

(3)感叹词的使用是汉语恭维语中独有的现象。如:“我们的祖国多么伟大呀!”“这只小狗真可爱啊!”

西方人称赞别人时喜欢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这是由于他们注重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要求对客观对象的准确反应。但是汉语是高语境的语言,讲求意合,简短隐晦的语言却蕴含了深刻的含义,并以此来实现交际的目的。

3、回应模式的差异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导致了恭维语回应的差异。中西文化主要有三方面的不同: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自我贬低与谦虚;人人平等与等级观念。具体而言,个人主义在西方的价值观中处于核心地位,其他的价值体系都是围绕它产生的。然而,集体主义是中国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西方文化中,自我贬低意味着否定自己的长处,因此接受恭维时他们很少会贬低自己。然而,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有着“满招损,谦受益”的观念,因此回应恭维的时候,他们往往会选择放低自己的位置。在西方,人人平等,而在中国,社会等级分明,社会等级高的人往往更易受到尊重。这些就导致了英汉恭维语的回应存在着差别,下面就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例子:你佩戴了一款名牌手表,你的一位朋友看见了就会说:哇,这块表真漂亮,我也想要有这么一块手表。

英语回应主要以下几种:

(1)Thanks/thank you so much.(感谢标志:即听到恭维后表示谢意,是典型的英语恭维回应模式)

(2)Thanks.It's rather nice.(赞扬升级:即被赞扬者夸大或强化赞扬的言语,常常用在熟人之间)

(3)Yours was really good,too.(回敬恭维:即接受恭维的同时再将恭维回敬给对方)

(4)I got it for Christmas.(转移恭维:即把话题转移到第三者或其他事情上)

(5)Real ly?It's second-hand,in fact.(质疑或否定)

汉语回应主要有以下几种:

(1)“哪里,哪里”,“你的表才漂亮呢!。”(否定恭维)

(2)“还行吧。”(感谢但赞扬降级。即接受恭维但同时削弱恭维)

(3)“谢谢。”(接受恭维)

上述英语及汉语的回应种类是按照使用频率的高低排列的,这就能够很好地了解到英汉恭维语在回应方面的差异。

三、中西恭维语差异成因

1、价值观念

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已形成一种特有的民族价值观,尤以儒家文化为典范,倡导的是“利他”精神,正是中国文化思想内核是“群体意识”,注重他人对自己行为做出的反应,对他人的语言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接受性,形成了自制和慎言的性格。西方文化则正好相反,西方人崇尚个性、注重个人的创造性。比较注重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喜欢自己做出判断。所以在英语恭维语中多会直接地表达自己;在对恭维语的回应也采取接受的方式,他们认为这是对自己努力的一种认可。

2、礼貌原则

从语用学角度对英汉恭维语差异进行分析,主要是运用礼貌原则这一语用原则。对礼貌原则的不同取舍是造成英汉恭维语差异的根本原因。西方人更多选择接受恭维,而中国人倾向于否定恭维。用Leech的礼貌原则的六条准则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英语恭维语的回应主要遵守一致和得体准则;而汉语恭维语的回应多遵守谦逊和慷慨准则。

四、中西恭维语对比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上述对比研究让我们认识到虽然中西恭维语有共同之处,但由于中西在价值观念和文化方面都存在差异,恭维语在实施方面也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由此也使我们认识到外语教学仅仅教授学生词汇及语法,能够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那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恰当地正确地使用语言,这就要求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应该通过传授语用知识,对比语用差异来培养学生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语用能力,培养社会文化能力、树立跨文化交际意识。正如著名语言学家海姆斯认为的,仅仅学习某种语言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习怎样使用那种语言,即必须掌握使用那种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让学生从理论角度,首先充分了解、熟悉双方的语用习惯差异。有一句谚语叫做“入乡随俗”,当我们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必须首先了解对方的语用习惯。比如:教师要告诉学生西方人喜欢直接表达,因此不需要过多揣摩他们的深层含义;并且西方人认为谦虚等同于缺乏自信,在与西方人进行交流时,要适当地进行自我肯定,而不要过分谦虚。

2、教师应引导学生去尊重、包容对方的语用特点。在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首先要承认个人及文化的差异,然后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并进行交流,这样就会减少很多误解。让学生了解到语言的目的就是交流,如果我们说了一句语法完全正确的话,但却用错了场合,不仅不能达到交际和沟通的目的,甚至还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而带来社交语用失误。这就要求学生一定要学会正确地使用语言。

3、在我们的外语教学中,注意对中西恭维语的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顺利的进行交流,而且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恭维语的学习,了解到中西两种文化的差异。这种学习及应用是相得益彰的,学生在了解了社会文化及价值观念各方面的差异后,就能够较为恰当的使用恭维语,使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反之,在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学生也就自然渐渐学习并认识到了中西两种文化的差异。

[1]Leech G. Principle of pragmatics [ M ] . Longman . 1983 .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5]徐章宏美语与汉语中恭维原则初探[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8,(4):73.

[6]王盼盼.英汉恭维语对比微探[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7]王君兰.中美文化中恭维语语用差异与语用失误[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8]陈钰.英汉恭维语对比分析[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9]陈文娟.英汉恭维语及应答的对比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猜你喜欢
恭维英汉中西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影響中西的波希戰爭
为何恭维让我们不舒服
核心句理论在英汉视译断句技巧中的应用
恭维为何让我们不舒服?
“味其道”与“理其道”(一)——中西诗与思比较谈片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
浅谈音乐风格对英汉歌曲翻译的制约
免疫
英汉校园小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