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留学生“文化休克”现象及教育对策分析
—— 以河北大学的留学生为例

2013-02-15 17:39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校园生活休克留学生

门 莹

(河北大学 文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在华留学生“文化休克”现象及教育对策分析
—— 以河北大学的留学生为例

门 莹

(河北大学 文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以河北大学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的留学生为调查对象,分析在华留学生身上出现的“文化休克”现象的共性和个性,并提出有助于留学生克服“文化休克”现象的建议和有益的教育对策。

在华留学生;“文化休克”;文化差异;教育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了更为重要的国际地位,无论是中国经济腾飞提供的良好机遇还是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生活。显然,中国已经成为留学大国。国内诸多高等院校在留学生的课程设置、教学设施等方面给予了良好的安排和保障。然而,对于留学生因身处异国文化而产生的“文化休克”现象的关注程度还有待提高。本文将以河北大学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的留学生为调查对象,浅析在华留学生的“文化休克”现象。

一、“文化休克”的概念

“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又称文化震荡、文化冲击,是由美国人类学家奥博格(Kalvero Oberg)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是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环境中的人初次进入到另一种不熟悉的文化环境中,因失去自己所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而产生的一种不知所措和惶恐不安的心理,并且由此产生抗拒新文化、留恋旧文化的心理反应。即当生活在某种文化环境中的人试图去理解或适应一种新的文化群体时,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导致其出现无助、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等感觉的现象。

大多数学者认为“文化休克”现象会经历四个阶段:蜜月期、危机期、复原期、双文化适应期[1]。然而因为个人适应能力不尽相同和外部环境的影响,这四个阶段在不同人的身上持续的时间长短不同、具体表现形式和程度深浅也不一样。

二、问卷设计及调查对象

(一)问卷设计

问卷的题目为“关于在华留学生‘文化休克’情况的调查问卷”,设计有中、英文两个版本以供不同语言能力的留学生选择。问卷共有11道题目,其中前十题为客观题,最后一题为主观题。问卷内容主要涉及留学生身上表现出的“文化休克”现象的类型、程度深浅、持续时间、引发原因和解决方法等几个方面,旨在调查在华留学生身上表现出的“文化休克”现象的共性和个性。

(二)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河北大学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的留学生,其来华时间为3个月到2年不等,其中男性占被调查人数的37%,女性占63%。此次被调查的留学生涵盖了汉语初、中、高三个不同等级班次的学生,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些在华留学生身上的“文化休克”现象的共性和个性,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三、调查结果分析

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占总数的12%的被调查者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文化休克”现象,已经影响到了自身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并且他们的“文化休克”过渡时间均在15天以上;占调查总数73%的留学生出现了轻微的“文化休克”现象,其过渡时间基本为7-15天;而占调查总数15%的留学生尽管受到了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的影响,但因为其自身适应能力较强,几乎没有出现过无助、疑惑、排斥等“文化休克”现象中较明显的心理反应。

(一)在华留学生的自身性格影响其“文化休克”的程度

问卷结果显示大多数性格自我评价为喜欢热闹、开朗、活泼、自信的留学生身上只出现了轻微的“文化休克”现象,其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消极情绪也仅停留在思乡、烦躁等少数几个层面上。且大多数性格偏外向的留学生在克服“文化休克”所带来的负面心理影响时需要的时间周期较短,基本控制在2周以内;而那些性格自我评价为安静、沉默、内向的留学生则多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文化休克”现象,其所表现出来的消极情绪较性格外向者更为深层次,更加全面、突出,甚至影响到了自己在中国的正常的学习、生活。这些性格内向者的“文化休克”过渡时间多在15天以上,有的甚至要两三个月。

(二)在华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影响其“文化休克”的持续时间

在被调查者中,那些在来华之前就已经掌握了较多汉语知识的留学生,特别是那些在本国学习的就是汉语言专业或汉语翻译专业的留学生,往往具有高于其他留学生的汉语听说、应用能力。他们能够更加快速的了解中国文化和风俗习惯,适应中国式的教学和管理方法,与中国学生进行沟通和交往。相应的,对新坏境的快速融入和适应使这些“汉语水平较高者”身上所表现出的“文化休克”现象比较轻微,且持续时间较短。

(三)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程度较低加剧了在华留学生“文化休克”现象

“文化休克”现象的主要症结在于新文化、新环境与本国文化、环境的巨大差异所造成的冲击和落差感,所以应努力地去理解并适应、认同新环境中的文化对改善“文化休克”现象。然而调查结果却显示仅有2%的留学生表示理解并认可大部分中国文化;92%的留学生表示能够理解小部分中国文化,但无法认同;而6%的留学生表示根本无法理解并认同中国文化。即使是来自与中国文化相近的东亚文化圈的日本和韩国留学生也只是在理解中国文化时比其他留学生要容易一些,但同样无一人认同中国文化。留学生来华要适应中国的制度、习俗、礼仪、道德、习惯等,但归根究底这些方方面面都植根于悠久的中国文化,而留学生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对中国文化的不接受、不认同心理,导致其难以融入中国式的生活,从而产生种种不良的心理反应,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加剧引发了“文化休克”现象。

(四)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校园生活的适应程度影响其“文化休克”程度

接受调查的在华留学生均表示中国的校园生活与自己本国的校园生活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存在。但他们对中国的校园生活的适应程度却不尽相同:43%的同学表示自己在适应中国的校园生活过程中毫无困难;48%的留学生表示虽然自己在适应中国的校园生活过程中有困难,但最终成功克服,已经适应了在华的校园生活;9%的留学生表示自己至今无法适应中国的校园生活。那些表示适应起来毫无困难的留学生的“文化休克”过渡期均在7天之内,其“文化休克”程度也较轻微,只出现了一些并不突出的消极情绪。对比之下,占总数9%的至今无法适应中国校园生活的留学生身上都出现了影响自身正常学习、生活的“文化休克”现象,其过渡期也更加漫长。由此可见,在华留学生对中国的校园生活适应的越好,其“文化休克”程度就越低,过渡期也会相应较短。

(五)生活习惯、时间观念、道德标准、社交礼仪和学校的管理制度成为难以被受调查者接受的主要文化差异因素

通过配合访谈的调查方式,大多数在华留学生认为中国人的生活习惯让他们最难以接受。比如一些中亚和欧美国家的留学生对中国人用餐的筷子表示不能习惯;而一些留学生对中国人喜欢晚上洗澡表示不能接受;还有部分留学生认为中国人晚上休息较早,没有过夜生活的习惯等。虽然每位留学生无法接受的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不尽相同,但对中国人的生活习惯的不适应,已经成为他们融入中国式生活的最大障碍,成为引发“文化休克”的导火索。

(六)同国籍的在华留学生之间的过密交往,甚至是排斥与中国人交往的行为不利于真正的跨文化适应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在华留学生在当自己出现“文化休克”现象时会选择向老师或与自己同国籍的留学生寻求帮助的方式来克服这些消极情绪。与有相似经历的同国籍留学生交流,共同克服“文化休克”现象带来的不良影响,本来是有利于缓和“文化休克”现象的行为。然而在调查留学生对中国人举办的文化、社交活动的参加程度时,比起大多数选择“喜欢并经常参加中国人举办的文化、社交活动”的留学生,参加问卷调查的70%的蒙古籍留学生却选择“比起中国人的社交文化活动,我更喜欢参加本国人之间的社交、文化活动”,而这些留学生的“文化休克”程度虽然较低,但其“文化休克”的过渡期却比起其他在华留学生更长一些。因为我校蒙古留学生较多且居住在同一栋公寓楼内,加上蒙古草原文化崇尚自由自在的影响,使这些蒙古籍留学生之间的交往密切,呈现“抱团”的现象。比起要通过克服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才能融入的中国式社交、文化活动,跨文化交流的惰性使他们更多的选择本国人举办活动。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在相互帮助克服“文化休克”现象的同时,也不自觉地排斥了与中国人的交往。这些留学生尽量回避自己不熟悉的人和事物,这就使他们无法更好地了解该国文化的特点和社会规范等[2]。导致其虽来华已久,但对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的适应程度依旧较低的现象,在无形间“延长”了其“文化休克”现象的过渡期时间。

(七)教育震荡成为引发“文化休克”最直接的、普遍的因素

问卷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在华留学生中,85%的人表示就自己目前的汉语水平而言,在进行课堂听讲和课外学习时存在着困难。同时部分在华留学生至今无法适应中国高校的考勤制度、学习环境和课堂管理。留学生来华的首要目的就是学习,然而受到语言不通的限制,他们有时无法理解老师课堂上讲解的内容,使他们的学习难度加大,压力倍增。这几乎是每一个在华留学生都会经历的阶段,教育震荡已然成为引发“文化休克”的最直接的、普遍的因素。然而随着留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和对中国文化的渐渐适应,这种“文化休克”现象会慢慢减轻直至消失。然而那些被教育震荡“击败”的留学生,面对越来越难的课业只会加剧自身的烦躁、痛苦甚至不知所措、迷失自我。

四、帮助留学生克服“文化休克”现象的建议和教育对策

普通在华留学生参加的课程大多是硬性的、量化的,并且其课程设置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研究,已经基本趋向成熟。所以,在帮助留学生尽快克服“文化休克”现象方面,应当更加侧重教育管理方面。普通语言进修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一方面具备学历生管理的系统性,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学习时间相对较短,就要求针对留学生群体的管理,要更加具有阶段性和针对性[3]。因此,针对在华留学生所表现出的“文化休克”的不同阶段应采取相应的管理、教育对策。

在蜜月阶段,留学生初到中国,对中国的文化、社会等各方面都充满了好奇,对于中外文化差异带来的消极影响体会尚不深刻,整体处于兴奋状态。学校可以利用蜜月阶段带来的新鲜感为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缓冲阶段:介绍所在城市的整体情况,带领留学生简单的参观,使其了解所在城市的风貌和社会情况;带领留学生参观校园,熟悉周边的购物、娱乐、医疗等重要的生活设施场所,帮助他们熟悉学习及生活环境,在满足留学生对异国生活的好奇心的同时排解其心中可能存在的疑惑与忧虑。

在危机阶段,受到语言障碍、生活习惯、道德标准等方面的影响,文化差异带来的冲击逐渐明显。此时,在华留学生身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落、沮丧、焦虑等消极情绪。学校应在此时密切注意留学生的心理变化,并加大对其的人文关怀:班主任对一些“文化休克”现象明显的留学生应加倍关注,切实了解并帮助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上的困难,与其进行定期的交流与辅导;学校选拔一些素质优秀、性格开朗的中国学生与留学生组成互助小组,不仅可以提高彼此的语言水平,减少语言障碍在留学生学习、生活中带来的不便,也利于留学生在朋友的帮助下尽快适应中国式的校园生活,克服“文化休克”现象。

在复原阶段,随着语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留学生逐渐适应了中国式的校园生活,对中国文化也有一定的了解,他们逐渐走出“文化休克”带来的消极影响。针对此阶段,学校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语言、文化活动与交流,进一步帮助其成功克服“文化休克”现象:组织留学生参观周边的名胜古迹、秀丽山水,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中国的民俗风貌和历史文化;举办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既能检验语言学习的水平,又能增长中华文化知识,寓教于乐。

在双文化适应阶段,留学生已经可以适应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了,他们基本形成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处理本国文化与中国文化冲突的方法,并且在面对新问题时他们也更加淡然、冷静。这个阶段是他们交友、学习的最佳阶段。我们应鼓励留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自身情况规划好在华期间的学习生活;提供机会,帮助留学生自主开展一些有利于展现并缩小不同文化差异的活动。

除了以上阶段性的措施,管理者还需要坚持做一些日常的教育工作,这里列举几个比较有典型性的活动:

(一)鼓励留学生加入中国学生的兴趣社团

尽管留学生和中国学生在文化上有差异、语言上有障碍,但总会有一些相似的兴趣,如打篮球、跳舞、弹吉他等。学校不妨鼓励留学生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社团,让留学生和中国学生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为媒介,共同学习、交流,这不仅能提高留学生的汉语水平,而且在潜移默化间使留学生了解到了中国文化,同时更多的中国朋友也能使他们的“文化休克”阶段过渡的更快一些。

(二)设立专门帮助在华留学生克服“文化休克”现象的心理医生,定期举行心理讲座或访谈

大多数在华留学生在产生“文化休克”的心理反应时,选择了以倾诉的方式来解决。一些轻微的“文化休克”现象的确可以通过有着相似经历的留学生的帮助来克服,然而一些“文化休克”程度较重的学生则需要专业的心理医生的帮助。特别是在留学生到达中国的初期阶段,专业心理医生的心理辅导和与学生一对一的交谈都有利于发现并帮助留学生克服“文化休克”现象。

(三)开展留学生和中国学生之间的互助活动

很多在华留学生渴望和中国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而中国学生也对外国留学生充满了好奇心。学校组织留学生和中国学生结成互助小组,不仅能快速提高留学生的汉语水平,也可以为中国学生创造学习外语的机会。同时双方可以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沙龙、文化旅游或利用节日开展文艺表演活动,以生动的形式让在华留学生领略中国文化的精妙之处,在感性和理性层面都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的理解[4],自然而然的加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缩短“文化休克”的过渡时间。

五、总结

通过对在华留学生的“文化休克”现象共性与个性的分析,不难看出留学生初到中国,身处异国文化之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不同程度的“文化休克”现象,采取积极的措施避免“文化休克”现象的严重化,努力缩短其过渡时间是十分必要的。除了在华留学生自身积极学习汉语,尝试从不同渠道理解中国的价值观念,缩小其与中国文化之间的障碍之外,各高校也应提高对在华留学生“文化休克”现象的关注程度,针对“文化休克”现象的不同阶段的具体表现采取相应的管理、教育对策。总之,在华留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基于发挥留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其跨文化适应能力基础之上的。帮助其调整好跨文化适应状态,不断完善在华留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才能共同创造留学生在华期间丰富多彩的留学生活。

[1] 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华东师大学出版社, 2009.

[2] 邓琬珂.留学生文化休克的原因及对策[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3):68-69.

[3] 王琳琳.基于“文化休克”问题的留学生教育管理对策[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3):96-98.

[4] 宋兰香.来华留学生的文化差异与管理[J].企业技术开发,2011(1):158-160.

(责任编辑、校对:任海生)

An Analysis of “Cultural Shock” Among the Overseas Students in China and Its Educational Countermeasures: a Case Study Based on the Overseas Students in Hebei University

MEN Ying

(Department of Liberal Arts,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0, China)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the survey based on the students of th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Education College of Hebei University is made. It analyzes the general and specific character of “culture shock” and offers the advice and educational countermeasures to help overseas students overcoming “culture shock”.

overseas students in China; “culture shock”; Cultural differences; educational countermeasures

G40

A

1009-9115(2013)03-0061-04

10.3969/j.issn.1009-9115.2013.03.016

2013-03-12

门莹(1991-),女,回族,河北唐山人,助教,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

猜你喜欢
校园生活休克留学生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精彩的校园生活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校园生活的幸福密码
爱上劳动,开启幸福校园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欢乐的校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