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陇右传统棍术

2013-02-15 16:58蔡智忠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壳子条子甘肃

蔡智忠

(天水师范学院 体育科研所,甘肃 天水 741001)

甘肃传统武术内容丰富,特别是民间武术,有十八般武艺或十八般兵器之说,无非是形容武艺之繁、兵器之多。明何良臣在《阵记》一书中说:“学艺先学拳,后学棍,拳棍法明,则刀枪诸技特易易耳。所以拳棍为诸艺之本源也。”[1]卷2《技用》民间武术界也常说:“枪为长兵之帅,棍为百艺之母。”甘肃人把棍推为器械之宗,极大地发展和丰富了棍术的招法和演练,棍在西北地区也因此而蔚然成风。

棍是甘肃武艺的标志,棍的种类很多,长棍一般被叫做棍或条子,长度与人在站立时眼眉高度相等,所以在甘肃被称为齐眉棍,或五尺棍。短棍一般被称为鞭杆,长度为使棍者的一臂加一肘,民间称之为三尺棍。由于甘肃人对棍有着非常特殊的感情,还亲切地将各种棍统称为“柴货”,把练棍叫“耍柴货”。也许因为交通闭塞,文化传承相对稳定,甘肃竟完好地保存着经典的古老武艺。例如棍里面的“条子”,还有棍法中的许多术语和训练组合,以及二人对练的“排子”等。一代武术名家马凤图先生一到甘肃,就发现了甘肃雄浑古朴的天启棍、棍中寓枪的琵琶条子、陆合条子,还有“把法”精巧别致的鞭杆。马先生还发现,甘肃地方拳师在“棍”这门学问上,传授严,讲究多,一招一式,饶有古意,更引起他浓厚的兴趣。以“条子”而言,这个词在明代武术资料中多有所见,但在清末民初的南北武术传派中已不见踪影,没有多少人知道“条子”这个名称,更谈不到了解它的内涵,而在大西北,竟然发现了这们武艺的“活化石”。所以,马凤图先生曾在题咏武术先贤常燕山的诗里写道:

天下武艺似云烟,半依僧道弄虚玄。

陇上拳家存古意,犹自高谈常燕山。[2]

这是说甘肃的武术玄虚成分比较少,并且保存了不少古典内容。正因为如此,他在研究甘肃棍术上下了大功夫,并且指派弟子王天鹏、罗文源,以及稍后的邸世礼、管其泰等专心致志于地方棍法的调研与整理,并提炼出了贯穿着“通备劲”的天启棍、纽丝棍,及鞭杆的五阴七手十三法等精品。这些都是文化交流的产物,是武术研究的重要成果。

西北的棍有条子和棍之分,从形状上来看,条子比棍长且细,故称“六尺的条子五尺棍”,还有更短小精干的,就是鞭杆。在技法上,三者也有着明显的不同。棍以抡为主,所谓棍扫一大片,夹有劈、戳、撩等法,迅猛有力,并且把法灵活,棍棍带枪,有“十棍九枪不为过”的说法。条子的技法是以上下反折的折子为主,舞起来上下翻飞,状如游龙。在“西棍”中,条子棍属上乘拳套,它不但有棍的刚劲、泼辣、棍扫一大片等特点,而且有惊上取下、撵高撵低、撵左撵右的折子棍技法。加上略长于棍,更兼枪法之拦、拿、封、闭技艺。而鞭杆则另具一格,长短适宜,两头并用,换手掉棒,变化多端。

现在西北地区较为流行的鞭杆和棍术套路有“缠海鞭杆”、“五阴、七手十三法”、风磨棍、天启棍、纽丝棍、壳子棍等,形成了今天享誉武林的“西北棍法”。以下就重点介绍几种盛行于西北的名棍:

一、传统棍法

(一)天启棍

天启棍是西北棍的代表,号称陇右四大名棍之一,在甘肃流传了近二百年。天启棍以甘肃临夏地区为发源地,经历代名家不断研究和发展,其传播地域已经扩展到西北诸省。据《河州志》记载,天启棍由王富海传入。王富海,临夏北塬人,俗称王大脚,生卒年不详,史书记载,清咸丰年间年近古稀。年轻时从山东学得一身武艺,名“天齐棍”,实际应名为“天启棍”,内分十二门三十六着,习之娴熟,有泼水不能浸身之妙。王富海传艺于其子麻狼和徒弟魏廷贤,后相传甚广。自明、清至民国,“天齐棍”驰名陇上,在群众中最负盛名。其特点:换手调把,梢把并用,两头交打;棍随身转,眼随棍走,换手变招,调把易势;数棍连击,力透棍尖;棍开而不散,棍活而不乱;技法有:欺、诱、假、骗、快、稳、准、狠。并形成传统的十二门三十六着,十轮十折等训练方式,一招一式,咄咄逼人。[3]

(二)河州魏家棍

魏家棍是流行在陇右民间的又一宗棍术流派,技术、结构严谨,技击方法独到,其盛名久负陇上,主要流行在甘肃的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渊源在今临夏市北塬乡的魏家坡根。

据魏家世谱记载,清咸丰年间(1851~1861),其祖魏廷贤向魏满拉学得此棍,魏满拉从学于谁人谁家,家谱再没有明确的记载,也未曾有魏满拉创棍说,可能是从外地所学,后不断继承发展,形成今日独具风格自成一系的魏家棍。

魏家棍的主要套路有黄龙条子、迎风条子、六合条子等,其流传分布主要是临夏州、兰州,其他地方有少量的传播。魏家棍的主要特点是棍路结构严谨,内容丰富,技击性强,属硬攻硬打型棍法。演练起来气势雄浑,大开猛劈,技法密集,要求连打四门,要一气呵成。

(三)王大化棍

王大化,临洮县王家磨人。生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卒于民国17年(1928),自幼练习徒手武艺,有一定的拳技基础和基本功,后跟随甘谷县牛蹄湾麻师学练棍术,麻师之棍学于通渭县华家岭张进。王大化学得此棍后,勤加用功,并在演练过程中不断予以改进,吸收别家之长,融铸其中,形成今日之大化棍。王大化棍系的主要套路有二十八宿蒲团棍、齐眉棍、飞九宫、喜九宫、三翻海、贯龙棍、神枪棍等。

王大化自创流派以来,在清末民初的各种较技比武的场合里出尽风头,名重一时,成为当时武术界所推崇的人物。据说王大化不但自己能练、能打、善于探研理、法、技,而且长于教人授徒,教学讲究方法,因人而异,经他教授的徒弟,不乏棍术之佼佼者。

大化棍主要流传地区为临洮、兰州及周边各地市,外省也有一定的流传。王大化对临洮武术及陇右民间武术有积极贡献,尤其是对西棍的发展、创新功不可没。

(四)四门棍

四门棍是单头棍法的一种,与少林棍法一脉相承,在甘肃陇南一带流传已有百年之久。四门棍内容丰富、结构严谨、招法奇特,适于实战格斗。据传此棍乃是甘肃庄浪县武师邵银环所授,后传于棍术名家孙彦彪,至今已遍布陇南、陇东、兰州、临夏等地。四门棍结构严密,排、趟分布合理,招法攻防兼备,身法舒展雄伟,在甘肃棍法中也是比较有特点的。

(五)壳子棍

壳子棍是西棍中比较独特的一种,也是武术中罕见的棍术演练形式。二百多年来,壳子棍仅以口传身授的方式,传存在陇上名城秦安县高家屲。从壳子棍的形式和内容上,我们可以窥见其尚实用拨打而不尚花架,尚攻防格斗技术而不尚套路形式的特点。武术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套路”,然而壳子棍就是以另一种方式来表现其内容的,它不是以套路,而是以“壳子”的形式。壳子就是“模子”的意思,是陇南这一地域的方言。

壳子棍在陇右武艺中享有重名,在西棍中更是独树一帜,无与伦比,是有别于其他任何一门武艺和棍术武术的品种,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传承方式、实用价值及拨打技巧之精道,已是不论之说。其传承有序的六十六个壳子和内蕴丰富的技术技巧令武术界惊艳不已!2002年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体育人间》栏目以《今风·细语·江湖》为题,专题介绍了壳子棍。另外,本文作者以《论陇右武术壳子棍》为标题撰文专论壳子棍,发表在《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对壳子棍的渊源、历史、内容、发展、传承及演变都做了详细的论述,在此不再赘述。

二、鞭杆与链枷棍

(一)鞭杆

鞭杆,又叫鞭或短棍,历来主要流行在甘肃的陇南地区。其长度一般为三尺五寸,或长四尺。另外有长仅一尺多的袖手鞭,但练者不多,渐已不传。在旧时代,鞭杆曾经是甘肃人出门经商和游历时随身携带护身之器。它携带方便,运用自如,凡外出者,一般都要携带。鞭杆其特点是短小精悍、携带方便、用法灵活、打法多样、发力迅猛、快准灵狠、调手换把,隐蔽性强。主要流传的套路有:铁门纽丝鞭、换手鞭、白虎鞭、黑虎鞭、桥梁救主鞭、游四门鞭等几十种套路和功法。鞭杆作为陇南天水的地方武术中最具特色的武术文化,从19世纪中叶始,经百多年的发展演变和历代传人的不懈努力,始成今日之大观,成为一种独具中华武术特色的兵械,成为西棍之代表性项目之一。

陇南鞭杆的主要特点是短小精悍,泼辣迅猛,单双头并使,换手灵活,实战性强。在天水学练鞭杆讲究先学换手,也就是熟悉把法,长鞭杆先练猴儿串杆的技巧,袖里鞭杆要求行鞭走步随,鞭步同行。演练时须在左手鞭进击之后,反趟须换右手施招,形成随机应变的阴手鞭法,更要突出点击穴道的功法。

现在流行最广、传播最远的是由马凤图先生的弟子王天鹏、罗文源用通备劲道融化了鞭杆技法,武术界称“马家鞭杆”或“通备鞭杆”。这是以天水地方传统演练技法和马家(马凤图先生)通备身法相结合的技法,也是近代甘肃武术接受外来武术影响而产生的融合品,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产品。马家鞭杆最大的特点是整体结构一改本土鞭杆一步一势、单头多于双头和套子冗长、动作重复太多的旧模式,以通备劲为基础,强调掉把灵活、脚步轻快、出手迅猛、势不单发。主要套数包括作为基本训练的组合练习五阴、七手、十三法,还有掉手、黄龙、缠海、青龙等套子,以及鞭杆对练的“鞭排子”。通备鞭杆的风格已深刻地影响到本地鞭杆,实际上成为甘肃鞭杆的主流。

甘谷鞭杆也是甘肃鞭杆重要的一支。在甘谷众多武术流派中,豹子坪的鞭杆是影响最大的。在甘谷,鞭杆的各种套路最为常见和普及,天水地区历来流行着这样的一句话:“甘谷豹子坪的鞭杆,秦安高家屲的壳子棍。”另有形容豹子坪鞭杆的一句话说:“豹子坪的鸡仔会倒脚步。”充分说明了鞭杆的盛行普及情况。

还有“桥梁救主”鞭杆,也叫铁门纽丝闩,一直受到内行青睐。倘若在桥梁或窄狭处前后遇敌,一旦对打起来自己可脱身,由此得名。主要着法出于掌心,故曰:妙术尽在掌心中。套路是沙石坡王育清所传。王武艺高强,轻硬功夫惊人,任县衙掌案(主管钱粮),因武出名,人称“沙石王”。近年甘谷地区盛行的桥梁救主鞭杆,是王育清的得意门生,年已76岁的安宏业先生所传。

甘谷地区流行“双头鞭”套路,多使用棍的两端。它的着法,除常用的挑、提、扎、刷、扫、盖、搬拦、扭丝等外,像“短打长忙入膛”、“花打四门”等着法,既防又攻,掌足结合,紧密和谐,虚实难测,为内行颇喜爱,是甘谷地区鞭杆套路中的又一佼佼者。甘谷地区流行的双头鞭,系伏羌巷人蒋汝铭先生所传。蒋汝铭(1890~1951)先生一生侠肝义胆,双头鞭是他的拿手鞭,时而鞭杆在其身后,时而鞭杆在其身前,运用自如,使观众喝彩声不绝。

(二)链枷棍

链枷棍在武术兵器中属软器械的一种。链枷棍由一长一短两节棍子构成,中间用铁链连接起来。链枷棍有大链枷棍(又称梢子棍)和小链枷棍(又称手链枷、链枷)。大链枷棍长把部分一般在五尺左右,短梢部分长约一尺三寸左右,由环链连接。小链枷长把部分约在一尺八寸左右,短梢部分约在九寸左右,亦用环链连接,类似双节棍。链枷棍在甘肃南部一带的民间颇为流行。它原来是一种农家打麦的农具,经过长期生产、生活实践逐渐演变成一种兵器,并在实战中发挥了很大的威力。每当逢年过节,社火集会,舞狮、拉场、戏耍皮老虎时,用链枷棍打斗表演,别具风趣,体现了农村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特色。在个人单独演练和对打时气氛高涨,泼辣迅猛,农民武师爱不释手。

早些时候,链枷棍曾经是武术场上经常能见到的器械,但现在见不到了,在官办的“竞技武术”中它早已杳无踪影。上世纪80年代初,在兰州市的一次业余武术表演中,永登县农民李明贤练了一套链枷棍,那时,这已经是十分罕见的器械了。李练的是长柄链枷,功力不错,链枷叮当作响,劈砸有声,引起人们的注意。当时就有人向主持表演的马明达先生提问:“链枷不是农具吗,怎成了武术器械?”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马明达先生曾在《甘肃日报》写了一篇短文,简单地介绍了一下链枷的历史,还告诉读者,古代兵器不少是从农具转化来的,链枷棍正是这类兵器的典型。在官办的规定武术一统武林几十年之后,传统武术的许多珍贵内容逐步销声匿迹,不复存在了。有的虽偶然还能见到,但不免走了样,也变得“手舞足蹈”起来。不久前,马明达先生曾向熟悉西北民间武术的朋友打听,武风很盛的甘肃农村现在还有没有练链枷的?回答说:“不知道,很多年都没有见过了。”实际上,链枷棍是一种历史久远而文化蕴涵相当丰富的武术器械,不但值得保存下来,而且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它的来龙去脉。南宋学者周密,清代学者赵翼都曾留意于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些追索的脉络。作为打麦的农具,链枷在我国出现的很早,至少在春秋时代就有了。《国语》卷6《齐语》记管仲对齐桓公说:“令夫农,群萃而州处,察其四时,权节其用,耒、耜、枷、芟。”三国韦昭的《注》说:“枷,拂也,所以击草也。”《汉书》卷100《王莽传》云:“西载,北载拂。”唐代颜师古的《注》说:“拂音佛,所以治禾者也,今谓之连架。”可见“连架”这个名字唐以前就出现了。

在唐代,这种农具又被军事家们排上用场,用来作一种守城的兵器。杜佑《通典》卷152《兵五·守拒法》中曾提到它在守城时的功用:“连枷,如打禾链枷状,打女墙外上城敌人。”这简单的十几个字告诉我们,作兵器的链枷非直接取自农具,而是专门制作的,状如链枷,但一定比农家的链枷要重,要结实,否则便没有足够的杀伤力。宋代是链枷走俏的朝代,不但仍旧用之于守城,而且变成了一种非常重要的马上兵器。

先说守城。《武经总要·前集·守城》载:“若登者渐多,则御以狼牙铁拍;手渐攀城,则以连枷棒击之。”南宋初,陈规以自已的亲身经历写成《守城录》一书,在卷3《德安守御录》中写道:“城上人用砖石及连黠棒、长枪、弓弩拒退。”“连黠棒”应是“链枷棒”的异写。从上引两例不难看出,宋代以链枷用之于守城,是从唐代延续下来的,主要功用还是对付已经攀登到城头的敌兵,利用链枷结构上的特点,打击敌人露出垛口的手和头。再说马上兵器,骑兵用的链枷,属于短兵类,有的通体用铁制成,如南宋周密所说“又以铁之,短兵之利便也。”有的是木质而用铁皮裹其外,或加上铁箍。《武经总要·前集·器图》有它的图式,还有一段文字介绍:“铁链夹棒,本出西戎,马上用之,以敌汉之步兵,其状如农家打麦之连枷,以铁饰之,利于自上击下,故汉兵善用者巧于戎人。”所谓“西戎”,应指长期与北宋对抗的西夏。唐末五代以来,北方少数民族和西北少数民族,如契丹、女真、西夏等,骑战中喜欢用铁质的击打型兵器,如铁鞭、铁简、铁椎,此外还有铁链椎、铁链棒等。这当然与少数民族擅长骑战有关。充分利用战马奔驰的冲击力,发挥精良的骑术,以重器打击身着优质甲胄的汉军,特别是“自上击下”来攻击步兵,是少数民族作战的技术优势。所以南宋初才有了那个著名的“金国有敲棒,我国有天灵盖”的笑话。长期同少数民族作战的宋军,不能不注意到对方的优长,于是,大力发展骑兵,采用马上击打兵器,成宋代武备的一个显著特点。“铁链夹棒”学之于“西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2]

三、名棍谱诀

甘肃民间拳师主要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保存下来许多棍谱,这些棍谱产生在什么年代,是什么人所编撰,都已无从考知。但它的基本特点是语言朴实,所表达的动作态势、劲力走向,往往借助于小说戏剧人物和民间故事,而且词语有显明的地域特点。所以这些棍谱是研究甘肃棍法源流的重要资料。我们特选录一部分,以备参考。

(一)八普棍谱

棍式五行透八卦,提枪猛如地雷发,中平枪式分闭扎;

回身落下虎坐式,枪挑鲤鱼水里耍,太公钓鱼神鬼怕;

行者伏虎真可夸,前卷枪迎面劈压,后松绽天王托塔;

平三撂金丝缠身,赛枪式步下玲珑,藏头棍跃纵伤人;

涣手法狮子滚阵,向左拉青龙入海,向后撩自虎腾空;

大步装彩身法稳,白马分鬃要横行,翻身播下恶虎式;

回头又设陷龙坑,持枪反撩连身段,拔草寻蛇紧相连;

鹤养神金鸡得食,背刺枪神鬼难进,一窝蜂上下相应;

拉枪探海深浅定,劈卧虎身法要平,向右逼顶膝枪式;

向左扰浮云盖顶,骑马式追人之魂,败一式三枪夺命,

回头蛇紧盘吐信,扫云枪前后顾定,定南针奇妙通神;

三反海地黑天昏,双头棍要辨雌雄,闯八门独能得胜;

出五行棍法要精,上下扫丧门背折,向中撩刀法不同;

纽丝棒鸳鸯相并,撒明杖恶虎丧身,金轮棍急忙遮拦;

天晴棍白鸽悬空,盘中枪云中反身,前后刺神龙出现;

反身打恶虎从风,转身莲猿猴掉棒,半也风棍法为券;

青龙棍出洞入洞,裹肩式张良评箫,盘龙棍拨转乾坤;

跨竿式寒风掠眉,虎折食转身推掌,换手打鹞子翻身;

夺命枪湘子板筝,探弛穴钻刁贴靠,过玄关急忙飞腾;

鹞子入林寻古松,后旋棍斧劈华山,右斜式大火烧天;

左绽腰青龙现爪,右缠腰大鹏展翅,灵官枪谁敢敌战。

大圣棍盖世无双,要知此棍其中意,八普神棍世间稀。

(二)琵琶条子

怀抱琵琶列势强,翻海三棍最难挡;

左挎杆青龙摆尾,右挎杆白虎翻身;

中平式草里寻蛇,黑虎镖拦路伤人,

退一步鹞子入林,翻身棍神鬼皆惊;

寒风撂眉人难挡,回身按下埋犬枪;

浪里挑沙分两行,行者带棒打八方;.

要知此棍名和姓,琵琶条子出少林。

(三)八路条子

一撑就地船涨沙,二虎天蓬莲花;

三钯四钺神鬼怕,五扭四海撑得洼:

六扑狂叉虎登山,七摩菩萨把地扫;

八路条子千变化,双头棍浪里挑沙;

扑莲子鹞子翻身,树缠山出洞入洞。

(四)十步条子

一步开拳在中央,二步赶拳下南唐。

三步立枪分摆扎,四步条子一条龙。

五步黑驴御上桥,六步折子一窝蜂。

七步七棍若搬挑,八步赶缠一杆枪。

九步罗汉阴阳棍,十步条子赵匡胤。

(五)黄龙条子

黄龙出水显神通,翻云覆雨在掌中。

倒拔杨柳鲁智深,怀抱琵琶王昭君。

绾花转身陆文龙,三打龙袍包文正。

六郎三枪刺韩昌,金瓜击顶是楚平。

哪吒闹海千层浪,拖枪救主赵子龙。

举手架起降魔杵,起脚蹲腰伏虎形。

鞭鎚平王尸翻滚,鹞子三翻两转身。

绾花盘龙赵匡胤,苏秦背剑拜兄弟。

天王托塔朝天棍,斧劈瓦岗程咬金。

风火轮车左右转,二郎下山扫妖气。

霸王卸甲在乌江,六郎端枪救柴郡。

斛斗翻云行万里,左右绾花扫千军。

怀抱太子理朝政,十三太保显威风。

前后绾花把身护,尉迟鞭打收式成。

四、结 语

甘肃地处我国大西北,扼东西交通咽喉,也是冲突不断的古战场,向来民风朴实,强悍尚武。由于人口流动相对较大,商队、使团、军旅、乃至马贼悍匪往来不绝。加上地隅偏僻险要、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文化落后等原因,古时候人们出门远行,经商或夜行时,出于护身和自卫的需要,都习惯随手拿一根棍子,以壮胆气。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经过千余年岁月的洗礼,在陇右逐渐形成了内容丰富、与其他地域武术文化迥然有别,其风格、特点突出的棍术、鞭杆体系,为西北陇右的地区武术流派的形成开辟了路径,奠定了基础,形成了今日洋洋之大观的棍术武艺和确立了陇右棍术武艺在中华武术中的显赫地位。

[1]何良臣.阵记[M].光绪丙申七月长沙重刊本.

[2]马明达.说剑丛稿[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

[3]陈龙.临夏人物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壳子条子甘肃
条子泥:只此湿地间 万物皆可爱
陇右传统武术壳子棍传承路径研究
四川话里的“冲壳子”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壳子棍传承与发展的主要困境研究
甘肃卷
相亲漫画二则
条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