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极拳考略

2013-02-15 09:44彭殿奎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3年3期
关键词:武术

彭殿奎

八极拳是中国武术中的重要拳种,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于2010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八极拳的历史渊源、传承发展、研究考证进行了简略梳理、归纳。不足之处,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1 “八极拳”名称释义

“八极”一词在历史上很早就已出现,最早可追溯到秦朝。“八极”在《汉语大词典》中解释为“八方极远之地”;汉朝刘安的《淮南子》里记载:“九州之外有八寅,八寅之外有八纮,八纮之外有八极。”其中“八极”代表了极远之处。在对“八极拳”的名称释义中多数学者都认可“八方极远”之义,如:马明达、吴丕清认为“‘八极’一词原为古地理概念,源于汉《淮南子·坠形训》‘天地之间,九州八极’。‘八极’用于武术,则为‘八方极远’之意。”王睿对“八极”释义中提到“《拳谱》云:‘八’为阴阳,‘极’为巧妙变化趋于极远。八极拳法之命名,即取其意。”也有学者结合“八极拳”招式特点进行解释,如朱宝德认为“八极拳名八极者,乃取拳中八大招之无所不用其极也,行拳必内存警、慌、狠、毒、猛、烈、神、急八意,外具龙、虎、熊、猴、燕、犬、鹰、鹑八形,劲发八面。”八极拳大师刘云樵对“八极”之意总结为三:一是勉励弟子努力用功,以期将本门武术练至极点之意;二是讲求在本门训练中,将头、肩、肘、手、尾、胯、膝、足八个部位,运用熟练,达到极点之意;三是遵循八极拳发劲原理,是向四面‘八’方发劲,达于‘极’度之意。”

由此观之,此拳之所以命名为“八极拳”,大致可从“形”和“义”两个方面来解释。“形”主要指此拳本身的招式特点以八大招为技术核心,劲发八面;“义”主要是从武术精髓方面理解,武术要义便是追求至极致远。

2 “八极拳”的源流

2.1 “八极拳”名称渊源

据目前史料记载,“八极拳”之名最早出现于清朝。但是,武术本身是社会文化的产物,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不可能一蹴而就,八极拳作为中国武术的一大拳种,其历史更为久远。关于其前身的讨论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

2.1.1 “巴子拳”说 武术界一种说法认为八极拳为回族拳术(查拳)的分支,查拳原有四(把)拳八式(势),当地的土名叫“巴子拳”或“钯子拳”。其后流传至不同地域,口音变异,有称作八忌拳、八技拳等,到了近代因为“巴子”口音不雅,才根据其发劲可达四面八方极远之处的特点,以“八极”二字定名。

2.1.2 “巴子拳棍”说 八极拳大师刘云樵根据明朝戚继光在《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的记载“杨氏枪法与巴子拳棍,皆今之有名者”,认为“‘巴子拳棍’就是八极拳”。但是,马明达先生不认为《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提到的“巴子拳棍”为今天的“八极拳”,他指出西周时四川有“巴子国”,今称四川为“巴子”,因此,戚继光所说的“巴子拳棍”是流行于四川的拳棍,而不是今天的八极拳。李会宁也认为“这是以国家和地名命名拳术的方式”。

2.1.3 “吕红八下”说 马明达先生认为“而今之八极拳很可能就是明代的‘吕红八下’”。其指出“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提到‘吕红八下虽猛,未及绵张短打。’说明吕红武艺刚猛,主要有八大招式;明唐顺之《武遍》提到‘吕短打六套’可能是八极拳的‘六肘头’或‘六大开’。史料记载中的吕红武艺三要点:八下、刚、短打六套都与现今八极拳的八大招、动作刚猛、六大开相合。”

2.1.4 “异术”说 吴钟被多数学者和八极传人肯定为有史可考的八极第一代传人,据武谱和《沧县志》记载:吴钟,字弘声,生于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三月初六辰时,钟公自幼聪颖过人,八岁入学,十五岁弃文习武,勤奋练习,寒暑无间。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受业于云游高人讳“癞”,次年受“癞”之徒“癖”指点大枪术,故门内有钟公之术“受业于癞而精于癖”之说。雍正十三年(1735年)吴钟公只身投少林寺较技艺被镇寺钦差官奖为“神枪吴钟”,并开始京城授业。乾隆四十年(1775年)六十三岁的吴钟公返故里孟村,侍母尽孝,遂设场授徒传授技击之异术。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七十八岁的钟公“恐其异术终湮灭也,”命吴荣,撰写谱书,奠定谱规,把所习之“异术”命名为八极拳,至此才有了“八极拳”之称谓。

以上三种说法各有所依,但是,就目前史料考证看,吴钟“异术”说较为可靠,“巴子拳”说和“吕红八下”说都有待考证。前面已经讲到武术本身便是随着社会发展不断融合演化的,一个拳种的形成更是离不开历史的积淀,八极拳的形成必然吸收了多种拳式套路,从招式上看“吕红八下”即使不是八极拳的前身,也必与其有较大关联。

2.2 八极拳起源时间

从前面对八极拳名称渊源的追溯可知,八极拳的起源说法不一,起源时间自然也有争议,主要有两种推测:

2.2.1 起源于明代 部分学者认为八极拳最早可追溯至明代。刘云樵先生的“巴子拳”说和马明达先生的“吕红八下”说都是以明朝戚继光的《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为依据,两种说法都认为八极拳起源于明代;刘和臣,郭德全也认为“八极拳从明末开始流传,至今已有380多年的历史。”

2.2.2 起源于清初 前文提及八极拳门内有钟公之术“受业于癞而精于癖”之说,而“癞”、“癖”的生活年代推测应为清康熙年间,因此推测八极拳起源时间为清朝。但是有学者对“癞”、“癖”的存在持怀疑态度,吴丕清认为“吴钟在当时师出无门难以自立,为避免非议,减少压力所采取的‘托古’之方,实无此人。”

此外,据沧州孟村丁氏家族的世代口传和丁发祥之墓碑碑文,以及遍及全国范围的八极拳重要谱志《八极拳精要》、《沧县志》等典籍记载:丁发祥,字瑞羽,生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初练家传查拳、弹腿、和戳脚,后幸遇并受业于绰号为“邋遢道人”的黄绝道长,学得绝技八极拳。因此,有八极拳起源于丁氏的说法。

八极拳名家齐德昭所主持编著的《八极拳谱》记载:雍正五年(1727年),丁发祥在京所收高徒、清皇宫善扑营总教头张四成(回族)因遭诬陷被降旨捉拿,他遂扮成僧人逃出京城,因回民不能入佛门无出家之说,他便不愿穿袈裟,所以人称“懒披裟”和尚。他为遵师之遗命“将八极拳传回故乡孟村”而来到孟村镇,但孟村也张贴着通缉他的画像告示,他不敢在此停留,便又向东南云游至山东海丰县(现为庆云县)后庄科村,有幸结识庄主吴天顺(回族),便收其15岁爱子吴钟为徒,传其八极拳术。《沧县志》和个别八极拳谱将“懒披裟”讹传为“癞”或“癖”。

根据以上文献资料和推测可知,八极拳在明代便已经存在,清代雍正年间由吴钟发扬光大,并于乾隆年间正式命名“八极拳”。但是,目前还无法证明在明代之前八极拳是否存在,以怎样的形式存在。

2.3 八极拳起源地点

目前,关于八极拳的起源地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2.3.1 八极拳起源于沧州 大部分学者认为八极拳起源于沧州。《沧县志》卷八《武林人物》其中传记载道:“吴钟,北方八门拳术”之初祖也,字弘声,孟村镇天方教人,生于山东省庆云县后庄科村。”吴连枝认为“八极拳发展到今日之盛,应当说八极拳的发源地是孟村无疑;吴丕清认为“‘八极拳发祥于河北孟村,创立于回族吴氏,创立者姓吴名钟字弘声’亦为谱牒为证、史清志明、传承有序、口碑似铁的事实。”日本武术学者松田隆智也认为“八极拳据说发源于河北省沧县孟村,在清代以沧县为中心,传到盐山县、南皮县、宁津县。”

2.3.2 八极拳起源于河南 另有部分学者认为八极拳起源于河南焦作月山寺,因此又名“岳山八极拳”,其“月”与“岳”因谐音所误。王睿认为“八极拳起源于覃怀境内太行山南麓的月山寺。月山寺于1158年由少林游僧空相和尚所建,为河南四大名寺之一。”马德行、胡玉玺认为“传说月山八极拳是由月山寺第二代方丈苍公创制于金大定二十五年”,其依据“《堇怀志》载:‘苍公名崇苍,直隶保定人武进士出身,因游览至明月山遂削发……寒暑八十载,独创八极拳’”。一代通备大师马凤图曾对其题词“岳山八极,开门短拳,七刚三柔,龙拳虎潜。”

此外,还有八极拳起源于河南嵩山少林寺之说。《八极遗宗》在第一章《八极拳源流》中开门见山地写道:“八极乃河南少林寺(嵩山)所传也”是吴钟在少林寺随老禅师学八极拳并将其发扬。

2.3.3 八极拳起源于武当 还有一说,八极拳“源于武当,是道士所创”,但是对此并未找到有关学者对其考证研究的资料。

据现存的雍正二年八月谨序的《吴钟氏家族谱》记载:“吴钟氏家族,回族,祖籍山西省,后迁居徽州府歙县(今安徽省境内),于明朝永乐三年迁居河北省沧州,后来,吴钟的太祖父吴师孟于雍正二年迁居沧州城东南盐山县后庄科村(今属山东省庆云县)。吴钟原为庄科村人,后在孟村设场授徒多年,因此,认为八极始于孟村并非无道理。在《武术》世系中吴钟并没有将自己称为一世,而是尊“癞”为一世,“癖”为师兄。至于吴钟到底师承何方,目前尚无定论,但是从“六合”“六开”“八进”“八法”和“六合大枪”为主体的八极拳械演练体系特点来看,吴钟确实学过少林功夫和枪法。八极拳很可能是吴钟业经多师,汇通百家,采奇撷妙创成的独绝之术,而吴钟将其所承之师泛称“癞”“癖”。

3 八极拳的传承武师及分布

八极拳的传承武师以及分布地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对这两部分进行综合论述。

八极拳传承至今已主要分为四大地区,“全国习练八极拳的地域分布可以大致分为四片区域:西北地区、东北地区、沧州、北京、天津三角地区及台湾,海外主要在日本。”[10]

在沧州、京、津地区八极拳主要是孟村八极拳,“现今在北京、天津、沧州流传的八极拳流派是由孟村一支传承下来的,孟村八极拳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吴会清、吴秀峰、吴连枝先生祖孙三代。”八极拳一代宗师吴钟将八极拳传给独女吴荣,吴荣对八极拳内容进行了丰富创新“将夫家(戴氏)华拳、太祖拳、太宗拳、飞虎拳、桃花散等长拳套路引入八极门,并贯以八极拳理。”其后,各世掌门中对八极拳内容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主要有:八极拳五世掌门吴会清又新增黑虎拳、六合刀、四门刀、双刀等内容对八极拳套路进行改革;六世掌门吴秀峰创立开拳、廿四连手拳、十二形抱拳、单形拳、扶手、青龙剑等;至七世掌门吴连枝又运用现代力学、人体学知识科学地运用于八极拳的研究,在传统套路的基础上编排了许多新套路。

现今八极拳在全国分布的四大地区中罗瞳八极拳占了三大地区,其对八极拳的传承影响很大。西北、东北、台湾三大地区的八极拳其来源主要是罗瞳八极拳,因罗瞳人李大中、张克明武艺精湛,在武术界闻名遐迩,因此现今八极拳又被称作“罗瞳八极拳”,其发源仍为孟村八极拳。“罗瞳八极拳非常注重大枪练习,李中大、张克明、黄四海、张景星师徒四人都是以大枪驰名遐迩。”[5]

西北地区的八极拳主要是“马氏双雄”(马凤图、马英图)两位武术大师传入,马凤图“对流传在孟山、孟村一带的劈挂掌也有较深的造诣;马英图和李书文同在张景星门下学艺一直是劈挂和八极拳双拳合璧,枪拳合一。”[5]1927年张之江创办中央国术研究馆,马英图以西北军军官身份随张之江到南京,为国术馆开创人之一,并兼任教授八极拳。现今,因此八极拳灵活、快速的特点被称作“马氏通备八极拳”。此外,马凤图、马英图兄弟倡导戚继光“各家拳法兼而习之”的观点,并创立了以“通神达化,备万贯一,理象汇通,体用兼备”为宗旨的通备武学体系。

东北地区的八极拳以长春为中心传播东三省,主要是由霍殿阁、霍庆云1932年传入。因霍殿阁为末代皇帝溥仪的武术教师和警卫官,于1932年随溥仪进入长春,在东北广收门徒,结合实战经验创编了“应手拳”。此八极拳因古朴、庄重、实用的特点又被称作“霍氏八极拳”。“霍殿阁和其侄霍庆云在东北地区为八极拳的普及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有“东北霍氏八极拳”之说。”[5]

台湾地区的八极拳主要是刘云樵传入,师承李书文。在国民党警备队服役期间做过侍卫官和蒋介石的警卫官。因此,台湾八极拳也有“大内八极”之说。台湾整个军警系统中习练八极的人很多,而且至今台湾的政要警卫部门都还以八极作为拳法为主要训练内容。此八极拳有节奏鲜明的特点又被称作“台湾螳螂八极拳”。据说,《一代宗师》中的“一线天”便是以八极大师李书文和刘云樵先生为原型。

八极拳传承海外主要是近代七世掌门吴连枝在日本的传承,其次还数次被邀到日本、韩国、比利时、意大利等国家讲学,并在韩国公开场合和记者镜头下以速战四胜韩国跆拳道高手而闻名。“八极拳在日本的流传非常广泛,日本武术爱好者松田龙智在八极拳等武术在日本传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松田龙智学得的八极拳一部分是来自于孟村的吴连枝先生;另外一部分是来自罗瞳一支的马贤达先生和刘云樵先生。”

总之,八极拳的起源仍然存在争议。通才考证将拳种命名为“八极拳”的源于清初吴钟,因此,吴钟当之无愧可称为八极拳第一人。从八极拳的传承和分布来看,八极拳的支脉不断壮大,但是离普及还有一段距离。如今,八极拳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文化遗产,八极拳将会在文化传承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我们需要保护、普及壮大八极拳这一文化遗产,国家政策倾向、影视传播以及校园推广都是有效的措施。尤其要注重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使八极拳这一民族传统文化才能够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1] 马明达.说剑丛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 吴丕清.回族武术八极拳考述[J].回族研究,2004(3).

[3] 王睿.八极拳的渊源及发展[J].武术科学,2004(8).

[4] 朱宝德.八极拳理论探究,精武八极拳[J].2004(1).

[5] 刘德森.八极拳发展历程及特征研究[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04.

[6] 松田隆智.中国武术史略[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7] 李会宁.八极拳文化与理论研究之八极拳与巴子拳[J].2001(6).

[8] 马德行,胡玉玺.月山八极拳的传承与发展[J].中州体育,2011(7).

[9] 齐德昭,孙生平.八极拳[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4.

[10] 宋建新,刘亚娟,等.浅析八极拳的源流及特征[J].武术科学,2012(5).

[11] 中国武术大辞典编委会.中国武术大辞典[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12] 寒路.开门八极之武有八极定乾坤[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01-02.

猜你喜欢
武术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从武术传承方式看武术的发展战略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武术仪式的发展演变与认同构建
武术研究的立场
大众武术锻炼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