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韬:大数据产业是信息社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这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政府的支持必不可少,尤其是在宏观政策层面和法律层面的支持,对产业的长远发展非常重要。但是否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时机可能还不成熟,毕竟目前大数据产业规模还尚小。
可实施性:★★★
付亮:大数据研究是未来发展的潜力所在,也很可能成为发达国家、领先企业之间竞争的重要因素,但国家过多关注,对一个不成熟的行业给予倾斜,较难保证投入的有效性,可能事与愿违。
可实施性:★★★
程德杰:“大数据”是最近比较火的一个词,几乎所有行业数据的分析和建模,都可以套上“大数据”这个由头。如前两年的“云计算”一样,“大数据”也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大数据”最重要的是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方法、应用方法,以及“大数据”的存储方法,请注意这里的关键是“方法”。
但在中国当前追求GDP的考核环境下,国家意志下的所谓“大数据战略”,很可能会像前两年的“云计算”热那样,异化为一场“大数据”的“存储扩容建设”大战。
从技术应用层面来看,这个提案的必要性是有的,但在当前一系列知名和不知名、官方和非官方的战略词汇,如“宽带中国战略”,“云计算战略”、“信息化战略”、“城镇化战略”、“智慧城市战略”等名目繁多的战略中,单独上升为国家战略,恐怕可能性不大。
事实上,“大数据”和“云计算”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逻辑上都密不可分;而仅仅将“大数据”拿出来说事,而不提“云计算”,这恐怕更多的是一种“追求轰动”的心理,而忽略了技术上的天然联系。
可实施性:★★
本刊点评:大数据成为国家战略毋庸置疑,重要的是如何保证大数据的实施,这方面并未有实质性的提案出台,所谓说得容易,做起来难。另外,大数据涉及到众多技术的创新和协同,所以要真正发挥大数据于国家战略的作用,前路漫漫。
可实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