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培树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 300120)
半夏与水半夏为两种不同的中药,近年来由于半夏用量大,且价贵,常与水半夏误用或混用,影响临床使用疗效。半夏,201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1],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苏颂谓:“二月生苗一茎,茎端三叶,浅绿色,颇似竹叶,而生江南似芍药”,与《中国药典》所载半夏基本相符。水半夏,2012年版《天津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收载为天南星科植物鞭檐犁头尖[Typhonium flagelliforme(Lodd)Blume]的块茎,原是广西、贵州和四川一带习惯使用品种,《中国药典》1977年版曾经以单独品种收载此药,该品种已于1992年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现《中国药典》2010年版并未收载,而《天津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2年版收载。
1.1 性状
1.1.1 半夏 类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 1~1.5 cm,类白色或浅黄色,上端中央处有凹陷的茎痕,周围有多数棕色凹点状须根痕,下端钝圆,较光滑。半夏炮制品有清半夏、姜半夏和法半夏。清半夏类圆形或不规则的片状,断面略呈角质样。姜半夏片块状或不规则颗粒状成类圆球形,断面浅黄棕色,常具角质样光泽。法半夏类圆球形或成不规则颗粒状,断面黄色或浅黄色。
1.1.2 水半夏 类椭圆形或圆锥形,直径0.5~1.5 cm。略具皱纹,有多数隐约可见的细小须根痕,上端类圆形,有凸起的叶痕或芽痕,黄棕色,有的下端略尖。水半夏炮制品有清水半夏、姜水半夏和法水半夏。清水半夏为不规则形片状,或类三角形,断面灰白色。姜水半夏为不规则颗粒状,断面灰黄棕色。法水半夏形状与水半夏药材相似,表面浅黄白色,断面浅黄色。
1.2 显微
1.2.1 半夏 维管束为外韧型或内韧型,导管常数个成群排列。淀粉粒众多,直径2~20 μm,复粒2~6粒组成。草酸钙针晶众多,长20~144 μm。螺纹导管直径10 ~24 μm。
1.2.2 水半夏 维管束多为周木型,导管排列稀疏。复粒淀粉粒由2~5粒组成。草酸钙针晶束长14~70 μm。螺纹导管直径7~34 μm。
1.3 薄层色谱 取半夏与水半夏药材粉末各1 g,分别加甲醇10 ml,加热回流30 min,滤过,滤液挥至约0.5 ml,作为供试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分别吸取半夏与水半夏供试溶液各5 μl,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8∶3∶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在105℃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实验结果可知半夏与水半夏色谱斑点不同。
2.1 半夏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痰多咳嗽、痰饮眩悸、风痰眩晕和胸脘痞闷等症[1]。半夏经炮制后,毒性明显降低,因其炮制方法不同,可分为清半夏、法半夏、姜半夏三种规格[2]。清半夏长于燥湿化痰,多用于湿痰咳嗽,痰涎凝聚。姜半夏长于温中化痰,降逆止呕,多用于痰饮呕吐,胃脘痞满。法半夏长于燥湿化痰,多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
2.2 水半夏 燥湿化痰,解毒消肿,止血,用于咳嗽痰多,支气管炎,外用治痈疮疖肿,无名肿毒,毒虫咬伤。三种炮制品分别为清水半夏、姜水半夏和法水半夏,功效近似,姜水半夏并没有止呕作用,水半夏因其功效与半夏不同,虽炮制品仿半夏的炮制方法炮制,但其功效与半夏截然不同,不能混用。
3.1 半夏
3.1.1 镇吐作用 半夏的炮制品被历代医家公认为止呕之圣药,常用方剂如小半夏汤、半夏泻心汤等。实验研究表明,半夏加热炮制或加明矾、姜汁炮制的各种炮制品,对去水吗啡、洋地黄、硫酸铜引起的呕吐,均有一定的镇吐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为对呕吐中枢的抑制。有报道,其所含生物碱可能是半夏镇吐作用的有效成分[3]。
3.1.2 抗溃疡作用 清半夏95%乙醇提液能降低胃液的游离酸度,降低胃液的总酸度,抑制胃蛋白酶活性和促进胃黏膜的修复作用[4]。
3.2 水半夏
3.2.1 止咳、祛痰、平喘作用 水半夏水提取物、醇提取物和酯提取物灌胃,能抑制小鼠氨水引起的咳嗽次数,增加气管酚红排出量,延长豚鼠喷雾致哮喘的潜伏期[5]。
3.2.2 抗炎和抗过敏作用 水半夏提取物能减轻小鼠棉球肉芽组织重量和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对组织胺所致过敏反应、迟发型超敏反应和小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6]。
3.2.3 对肿瘤作用 水半夏提取物在体外有抑制淋巴细胞生长的作用,其根和茎叶的甲醇提取物呈弱细胞毒性,而二者的氯仿提取物细胞毒性相对较高[7]。
从历史、基源、鉴别和效用证明,水半夏的炮制品,虽仿半夏炮制,但不能与半夏相应的炮制品混用。半夏与水半夏是两种不同的中药,故水半夏不能代替半夏使用。应加强监管,规范处方用名,严格按药品标准使用半夏,在临床使用中以防误用。
1 中国药典[S].一部.2010:110-111
2 曹丽娟,韩超,王双华.半夏的炮制工艺研究[J].天津药学,2011,23(6):56
3 王蕾,赵永娟,张媛媛,等.半夏生物碱含量测定及止呕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5,21(7):864
4 刘守义,尤春来,王义明.半夏抗溃疡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1992,(10):42
5 钟正贤,周桂芬,陈学芬,等.水半夏提取物的药理研究[J].中药材,2001,24(10):735
6 钟正贤,陈学芬,周桂芬,等.水半夏提取物的抗炎抗过敏作用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3,19(2):25
7 左风摘译.水半夏的细胞毒活性[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2,24(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