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还记得,前些年我们江苏盐阜老区的一个特困家庭连续出了两个高考状元,在当地一时成为美谈。现在回过头来想想,让人为之动容的,除了“特困家庭”这个原因外,还有这一家子超乎寻常的精神动力。父母靠捡破烂为生,姐姐为供两位弟弟读书,毅然放弃学业,外出打工,硬是培养出了两位状元。
贫寒家庭容易出状元,古代如此,恢复高考后的前二十多年里也是如此。其中的原因是很容易理解的。“穷人孩子早当家。”事实上,寒门子弟早早地意识到家庭责任,求学的目的性也很明确,在科举时代,贫寒家庭勉力送子弟读书,为的就是鱼跃龙门,走入仕途,不仅改变了个人和家庭的命运,还能光前裕后。从本质上讲,高考时代的寒门子弟在求学动机上与古代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因为高考作为全国范围内的选拔性考试,在很长时间内成为寒门或底层家庭的子弟向上流动、改变命运的主要通道。他们都明白,如果自己不在求学的道路上竭尽全力,就难免要重复父母走过的人生老路,所以在求学的精神动力上,寒门子弟往往是非常有保障的。
与寒门学子不同的是,家境较好的子弟在这方面反而显得不足。他们的物质生活优越,并没有更多地感受到家庭责任所带来的紧迫感,一些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的子弟甚至在高考前就已经被父母安排好了深造计划或人生规划,颇有些“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意思,因此他们虽然也期望高考考出好成绩,但愿望并不够迫切,至少与寒门学子相比是有差距的。
寒门学子强大的求学动力所带来的勤奋刻苦,是他们往往容易在高考中脱颖而出,甚至成为“状元”的主要原因。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以前,优异的高考成绩所需要的最大成本是在必考科目上付出足够的汗水和努力,而这正是来自农村或底层的寒门学子最为可贵的品质。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状况在悄然发生改变,来自社会底层的状元越来越少。有统计显示,近几年真正从农村产生的全国高考状元仅有五六个,为数不少的状元逐渐在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中扎堆了。这是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现象。
我认为,这种变化的与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和高考改革的持续推进不无关系。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最显而易见的就是表现在知识面上,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也围绕着素质教育进行了不少改革。仅以2009年的作文题为例,“明星代言”(辽宁)、“兽首拍卖”(江西)、“品味时尚”(江苏)、“F1的弯道超越”(安徽),都与社会热点紧密相关,而这些热点的持续讨论又多出现在网络上。如果能经常接触各种媒体(尤其是网络),考生想必不会对这些话题感到陌生,但如果很少接触,考生对这些话题没有一个整体把握,就很难有话说,更别说考出好成绩了。最近三年的高考作文题虽然在话题选择上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但在整体上仍然侧重考查考生的知识面和综合素质,所以,学生在课堂之外形成的知识积累、经验和见闻(而不仅仅是勤奋)直接影响到考试的发挥。
一般来说,城乡学生或家庭条件不同的学生在课余生活上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底层学生的课余生活相对单调,他们更多地是通过教师和复习资料来获取资讯,而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则更多地接触各种媒体,尤其是网络,其信息更新的速度是学校渠道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另外,高考对素质教育的逐步重视,使得条件较好的家庭倾向于花钱让子弟接受多元化的教育,参加各种体验活动,而底层学生由于学校条件和家庭经济状况的限制,在这方面全面处于劣势。
这种差异带来的直接结果是,高考状元的家境层次和个体面貌都在持续发生着变化,家庭条件好、个人综合素质全面的状元越来越普遍。通过观察2009年以来的全国高考状元可以发现,他们不仅越来越多地来自中上家庭,而且整体上堪称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完全颠覆了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高考状元“只会考试”的固有印象。这些变化有喜有忧,忧的是状元家境的变化折射出了教育公平问题,喜的是高考状元的综合素质在不断提升。值得欣慰的是,随着改革的推进,教育均衡正在逐步实现,教育的不公平现象也会不断得到解决。
当前,一些媒体和教育工作者对高考状元的认知还停留在以前的“书呆子”形象上,所以每当各地状元出炉,他们往往热衷于对这些状元进行批评,认为这些状元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殊不知恰恰反映了他们的观念没能跟上教育的步伐。就我个人的观察而言,高考状元在近几年来呈现出的各种变化,积极、正面的因素居多,是值得受到充分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