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我的名字克丽桑丝美美菊花》是公认的佳作,我很想说说里面的廷柯老师,当孩子们嘲笑小耗子的名字“克丽桑丝美美”(意思是“雏菊”)太长时,她是这么说的:
“什么事情这么好笑?”延柯老师问。
“克丽桑丝美美!”他们回答。
“她的名字太长”,吉儿说。
“连名牌都写不下”,丽塔指出。
“我的名字是照着我祖母的名字取的”,维多利亚说,“而她的名字是照着一朵花取的!”
“我的名字很长”,延柯老师说。
“是吗?”吉儿问。
“我的名字也很难写进名牌”,延柯老师说。
“会吗?”丽塔说。
“而且”,延柯老师说,“我的名字也是照着花取的!”
“你呀?”维多利亚说。
“对呀”,延柯老师说,“我姓延柯,名字叫达而芬尼尔梅(Delpinium),达而芬尼尔梅是一种飞燕草的花。如果我生女儿,我考虑要选克丽桑丝美美做她的名字。我认为这个名字完美无缺。”
克丽桑丝美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她的脸颊红了起来。她的眼睛亮了起来。
她笑得像一朵盛开的花。Chrysanthemum,
克丽桑丝美美,克丽桑丝美美菊花。
吉儿、丽塔和维多利亚用羡慕的眼神看着克丽桑丝美美。
“叫我金盏花吧。”吉儿说。
“我是康乃馨。”丽塔指着自己说。
“我的名字是山谷百合!”维多利亚也说。
克丽桑丝美美不用想啦,
她知道了,她的名字完美无缺。
看看这位睿智的老师,用“我”字开头,将自己对于小耗子的支持和爱悄无声息地注入她的心间,没有一句“我爱你,我支持你”,但是小耗子听了这几句话,想到“连廷柯老师都跟我一样”,她感受到了巨大的支持,所以小耗子绽放了。
她没有批评任何一位孩子,没有说:“吉儿、丽塔、维多利亚,你们这样议论同学是很没有礼貌的,会让人伤心的,一点儿不利于团结同学,以后不许再这么说她了,不然,我让你们抄写十遍生字!”
她也没有对克丽桑丝美美进行说教:“不要在意别人的话,他们没有礼貌,你不理他们就是了,你的名字好好的,他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
我记得好多年前,一位小学老师说,隔壁班孩子来办公室告状:“老师,王小五说我妈是母鸡!”这位班主任说:“你理他咋子!他说了你,你妈就变成母鸡了吗?不要理他就行了!”
这些话在大人看来真是鸡毛蒜皮,但是对于孩子,可能就是大是大非,在绘本《我的名字克丽桑丝美美菊花》中,细腻描绘了小耗子在被同学嘲笑之后的状态。
那天夜里,克丽桑丝美美梦到自己真的是一朵菊花,她长出了叶子和花瓣。
维多利亚来采她了,一片又一片地摘采叶子和花瓣,最后她只剩下了一根瘦瘦的茎。
那真是她做过的最可怕的噩梦。
第二天早晨,克丽桑丝美美穿上了一件有七个口袋的衣服,口袋里装满了她的最珍贵的东西,还有她的幸运符。
克丽桑丝美美走最长的一条路去上学。
她时时停下了,盯着每一朵花儿看。
“Chrysanthemum,克丽桑丝美美,克丽桑丝美美菊花”,那些花好像在叫她。
小耗子带着幸运符去上学,走最远的路去学校,尽量拖延面对同学,即面对嘲笑的时间,可见她内心有多么难过伤心。
所以,我们以大人的视角对之视而不见,不予理会,或者简单一句“他们是嫉妒你,别理会”,那真是一点儿用都没有。
所幸廷柯老师不仅重视,而且用了非常巧妙的办法——“从我说起”。由于小孩子对于老师非常喜爱,所以,老师自身的喜好就影响了孩子们,他们自然放弃了嘲笑同学名字的言行。而老师的默默支持和认同,极大地鼓舞了小耗子的自信心,让她挺直了腰板。
我记得一次听心理健康培训课时,教授说,她的儿子小学时非常不爱说话,闷闷的,班主任请了她去,当着孩子的面儿说:“您是个知名教授,能说会道的,怎么您儿子这么不爱说话,一天到晚像个闷葫芦似的。”教授看儿子低着头一声不吭,她跟班主任说:“其实我小时候话也很少”,教授的儿子闻听此言,抬头看了妈妈一眼,教授接着说,“我一直到高中话都很少。”“嗯”—— 一听到妈妈比自己貌似还不如,儿子挺起了脊背,眼睛也亮了。
所以,我们常常说,父母、长辈要给孩子支持和爱,就是这样,于细节中润物无声就好。
有一位爸爸说:自己的女儿聪明好思考,有一次在清水河路口,看到那棵非常高大的人造树,就问爸爸:“这棵树怎么这么高?”爸爸说:“你仔细观察一下呢?”孩子后来观察了,也明白了,好像是安装了一个灯在顶端,所以这么高。我当时有个感受,爸爸说:“你仔细观察一下”时,带着强烈的指导性,我感觉爸爸此时在女儿面前有一个非常高大的形象,所以,这位爸爸也说,女儿曾经说过:“爸爸妈妈,你们太厉害了,我永远不能有你们这么好!”
嗯,当时,我跟爸爸建议,要不就蹲下来,用“我”开头:
“宝贝儿,我觉得这根杆子是挂鸟笼的,鸟儿飞得高,所以得这么高。”
“但是上面没有鸟笼啊?”(女儿也许会这么问)
那就接着忽悠,“我想是根烟囱吧,要不,宝贝儿,你觉得它干嘛要这么高?”
总之,父母可以蹲下来,而且也可以幽他一默,逗引着孩子去观察呗。
昨天听性教育讲座,提到父母跟孩子沟通青春期的变化,最好是父亲跟儿子谈谈,母亲跟女儿说说。当然,别两个人坐在沙发上,一本正经地说话,可以在散步时,不经意间开个头,从“我”开头:
“一晃眼儿,儿子你都读初中了,我初二的时候,一天早上醒来,发现自己的内裤上有点儿东西,白色的、黏黏的,那会儿我啥都不懂,洗内裤跟做贼似的,其实,这是很正常的事儿,叫做‘遗精’。进入青春期,身体里不断产生精子,所以得不断排出来,每个男孩儿都会经历这个过程,如果你已经有过,这很正常,如果没有,将来会有,这是平常事儿,你愿意告诉爸爸,就说说,不愿意,也没关系。”儿子这时如果愿意跟爸爸讨论,可以沟通,如果儿子不愿意多说,那也别说了,别问:“你‘遗精’了吗?”这一问,也许沟通之门就关上了呢。
妈妈跟女儿沟通“月经”也可以照此办理,甚至包括将来的“自慰”等等话题,也可以照此办理(但是,中国有多少父母可以跟孩子坦然说这个内容,而且,这真是个技术活儿,有的前卫父母在孩子四五岁时,给孩子看外国绘本,让孩子在不关注细节问题时,提前介入了细节,也麻烦,所以,性教育真是一门大学问)。
在沟通之道中,有一个原则——多用“我”字开头说我的感受,不用“你”字开头指责对方。
比如先生夜夜笙歌,太太如何跟先生沟通,如果用“你”字开头,往往是这个效果:“啥子喃!你今天又不回来吃饭!你天天不落屋,娃儿你也不管!你啥子家务都不做,你把钱都糟蹋到酒桌子、牌桌子上!你那么喜欢KTV,你就搬到那儿去住嘛!”
先生一听,自然不爽,为了工作不得已陪酒陪赌,还不是为了这个家,结果还招致这一通责问,自然就火气上升,“不回来就不回来!”然后就热战冷战不断了。
如果换成“我”开头,可以这样说话:“我今天下班早,炖了莲藕排骨汤,你能早点儿回来趁热喝最好,不能早点儿回来,我就给你留在冰箱里。娃儿今天要做一个飞机模型,我帮不了忙,还是得你来。我们都想你早点儿回来。”或者11点过了,给先生打电话:“我一个人睡觉老是睡不热乎,你早点儿回来哈。”或者“我脑壳又痛了,还是你回来揉揉最好,早点儿回来哈。”
如此说话,再加上一点点撒娇,估计效果就大不同了,其实,人与人相处,无非是处个态度罢了。而这个态度,温和婉转加一些沟通技术就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