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课程支撑下的翻转课堂

2013-02-05 04:33高佳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30期
关键词:知识点微课信息技术

◆高佳乐

浅析微课程支撑下的翻转课堂

◆高佳乐

现今的基础教育形式单调,很少与技术结合。微课程是一种新型课程方式,将知识点录成视频模式供给学生课下观看学习,在课上相互讨论,研究疑难点,改变教学模式,形成翻转式课堂,发散思维,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微课程;翻转课堂;教育技术

10.3969/j.issn.1671-489X.2013.30.093

作者:高佳乐,云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教育技术硕士研究生(650500)。

1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那么现今中国的基础教育与信息技术结合得怎么样呢?少部分地区的学校有意识地在原有的基础教育之上添加一些信息技术的元素,来尽量贴近国家要求,但是这些技术仅是作为一种迎合的手段,并没有达到实际的目的。大部分地区的学校,还是在用原有的基础教学手段去教学,对于信息技术这些媒介,他们认为是花哨的,对学习成绩的提升没有太大作用,所以不去触碰。还有一部分地区的学校,有敢于尝试新鲜事物的勇气,但是他们在观望,在等待时机,缺乏前进的动力。

也就是说,中国的教育现阶段还是停留在面对面的基础教育中,课堂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主要方式。这种模式已经应用了数十年,甚至于数百年,检验其有效性的唯一标准一直也没有改变,那就是考试。分数高,就可以去所谓的名牌学校;分数低,就只能越来越“差”。而分数高的学生,大部分被证明是会考试的学生,也就是对于书本知识、对于教师的教授和课下的作业用功的一批学生,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考试分数高,今后的发展就好。但是,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这些所谓学习好的学生,在某些方面如独立学习、团队协作、创新等方面,有着很明显的缺陷,他们习惯了“填鸭式”的教学法,习惯了独立思考,头脑中条条框框太多,这些使得他们不能很好地灵活运用知识。而成绩不好的一批学生,更是自暴自弃,关注点也自然不在学习上。如果这样的趋势一直发展下去是很严峻的。

此时,引入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翻转(颠倒)课堂,会产生多大的作用?不敢夸下海口,但是这种模式如果可以发展下去,可能给如今的基础教育带来冲击,吸引教育工作者把中国未来的教育事业引领到一个新的高度。

2 微课程的介绍

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必定需要在一种新型课程的支撑下开展,那便是微课程。在现今这个高速运转的社会,人们不再满足于安逸的现状,对于习惯的事物总是想要改变它们的存在方式,所以出现了很多新鲜、让大家应接不暇的事物。在这之中,就有一类事物是最近很热门的,它们都姓“微”,微信、微博、微小说、微电影,还有微课程。随着它们的孕育、成长,渐渐地,人们也一起走进了这个微时代。

所谓“微”,在字典里,这个字的意思是:细小微小。显而易见,如微信是通过手机、平板、网页支撑的软件,为人们提供了语音、视频的通话方便,是一种微小的沟通信息的方式;微博是一种简单的能抒发心情、描述故事,同时分享给朋友们的小小的网络社区;微小说和微电影,顾名思义,就是将小说和电影微小化,突出某个点去描写,去刻画。

同理,微课程也是基于这个“微”,引用微课程起源人胡铁生先生的话给其下定义:“微课,其雏形是视频课例片段,随着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时代赋予了其新的含义与特点。一般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简单理解下来就是微小的一种课程与理念。

至于范围更小的专题微课,则是指由基于某个专题的系列化、连续性、层次化的微课构成。某个专题的微课程一般由5~10节微课组成(具体数量因学科、学习对象、专题内容等而定),这些微课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专题或总结复习,非常适合学生的自主学习、意义建构及成绩提升。

微课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有研究表明,学生专心学习一个知识,真正专心的只有5~10分钟思想最集中。而微课的时长就限制在这个范围之内,使得学生可以集中最大的注意力来学习微课中的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并且微课的教学内容明确,一般为一个知识点或课程中的一个难点等,这就降低了学生在知识接受能力上的要求,符合微课平等学习的思想,不论成绩好坏,学生都能利用资源丰富自己的知识。

3 微课程的特点

3.1 主题明确化,指向突出化

对于每一个微课而言,时间长度要控制在5~10分钟,这样方便学生和教师下载观看学习。而一个微课一般只是讲述某个知识点,这样就能给学生明确的主题和学习目标,更有利于掌握知识和以后的运用。

3.2 资源多样化,情境真实化

微课的数目可以根据知识点的多少进行扩充,形式也可以不同,因为录制方法不一样,所以呈现效果多样。当教师录制微课时,虽然是单一面对设备去讲述,但这是一对一的课程,所以跟上大课相比,教师的情感要更投入,他们的语气、语速等都会根据知识点的不同而不同,或者是根据讲授对象的不同而不同。

3.3 结构多变化,内容可扩充化

微课形式多样,结构也会随着内容的不同而变化,不仅仅是知识点的结构多变,还有微课的组成结构也是多变的。内容是教师根据学生所应掌握的知识点去讲授的,方法可能会单一,所以可以根据学习者的要求去扩展相应的内容来满足需求。

4 翻转课堂实施原因

这种课堂模式首先颠覆了基础传统的教学理念和过程。其次是颠覆了教师和学生以往的角色,让教师改变一直以来在课堂上一呼百应的状态,让教师从控制课堂的主宰者变为和学生一样的探索者;而学生自然也由被动的受教者转变成和教师平等的学习者,从单一的接收知识到自主学习知识、探索新点、创新方法、讨论疑问等多角度学习。最后,这个翻转也是根据现今学生的学习和接受知识的状态做的调整。以前教师都是根据班上中等水平的学生来决定教学计划和进度,这样学习在前和学习落后的学生都照顾不到,难以满足学生的要求,而教师也会对这个现象感到困惑。现在翻转之后,就可以因材施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大致进度选择自己学习的内容,然后在课堂上和其他学生交流,教师也就根据大家讨论的重点统一讲解,一些其余的问题也有时间单独辅导,然后将练习之类的作业在课上让学生消化。这样不仅解决了进度不统一的问题,而且有许多学生对于课下做作业的时候没有教师指导的问题也一并解决了。同时使学生思维发散,锻炼了从小就运用创新精神去思考问题,然后团队协作共同解决问题,这样自信心也会增强。

5 微课程如何支撑翻转课堂

表面上是将课堂模式翻转,课下变“课上”、课上变“课下”,但实质上还翻转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流程,以及学生固有的学习模式与受教过程。这样大胆的转变,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早在2007年,美国Woodland Park High School学校的两位化学老师Jonathan和Aaron Sams,为了生病不能上课的学生着想,找到可以录制PowerPoint演示的软件,将自己上课的内容提前录制好给请假的学生,由此提出了The Flipped Classroom(颠倒课堂)的理念。之后美国很多州的教师都开始模仿此理念去教学,效果很显著。从此,颠倒课堂这一新的理念、新的课堂模式成为很多国家教育工作者研究的新对象。其实这个新模式也是教育技术和学习活动两个重要的环节的结合,理想的框架模式如图1所示。

该图指的是课堂翻转为学习活动提供了机会进行改变,从而影响学习环境;同时翻转的课堂也需要教育技术的支持和应用,一并最终还是作用到学习环境上。教师利用技术制作课程(微课),学生课下学习,课上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讨论知识。对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受教都是一种挑战。

6 总结与展望

基于微课程支撑的翻转课堂,这里要强调的是翻转课堂不是用视频学习代替教师,不是单纯的上网课程,不是学生独自学习,而是一种混合式教学。那么对于这种新模式的推广和未来发展的方向,现在虽然是个未知数,但是有这么多辛勤的教育工作者和千千万万的学生一起配合,在这个翻转的道路上一起努力,发展中寻求适合点,那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最显著的效果。

[1]胡铁生.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2(11):65-69.

[2]金陵.“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9):18.

[3]周璐.“翻转课堂”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J].现代阅读,2012(12):140.

[4]张跃国.“三四五六”:翻转课堂的操作实务[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11):82-83.

[5]焦玉海.Moodle平台在英语“翻转课堂”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92-93.

[6]关中客.颠倒教室究竟颠倒了什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5):19.

[7]王芳.翻转课堂,未来课堂教学模式[J].中小学电教,2013(3):20-21.

[8]张金磊.游戏化学习理念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1):73-78.

[9]兰艳,谢家萍.美国教师的“翻转课堂”体验[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9):74-76.

[10]白聪敏.翻转课堂:一场来自美国的教育革命[J].广西教育,2013(8):37-41.

G424.21

B

1671-489X(2013)30-0093-02

猜你喜欢
知识点微课信息技术
一张图知识点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