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雷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我认为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开展过程可概括为三大环节:创设情境,引发兴趣、激发探究欲望——自主探索,分工合作,发展探究能力——内化知识,拓展延伸,提升探究空间。
一、创设情境,引发兴趣、激发探究欲望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年龄特征、认知规律等因素,抓住思维活动的特点,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有趣的教学情境和氛围,使其产生探索欲望,乐于去探究。例如教学“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我们班为了迎接学校组织的跳绳比赛,组织了18名男同学和10名女同学进行训练,可是现在只有14根跳绳,应怎样分?学生中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是平均分,另一种是按男女同学的人数来分,然后我引导学生分析哪一种分法更合理。由此,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和诱惑力促使学生探究和发现其中的奥秘,同时也诱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将学生自然地带入到对新知的探究中。
二、自主探索,分工合作,发展探究能力
北京的张丹教授曾在她做的报告中提出“什么叫好课?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的课是好课”。学生自主合作,探索研究是研究性学习的关键环节。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思维时空,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各个角度展开“研究”。我们倡导要让学生充分地经历、体验、探索知识,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实现再创造。如我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在引出“具备怎样特征的四边形才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研究问题后,就引导学生自由地去探索研究。由于可去研究自己喜欢的物体和自己擅长的方式去探索,所以,学生们的情绪特别高涨,小组研究气氛十分活跃。有的小组量黑板,有的小组量桌面,有的小组量自己带来的鞋盒子,还有的小组用自己制作的长方形纸片折一折等。小组内分工十分明确,每位同学都非常投入,经过十分钟左右的研究时间,学生们在操作讨论,归纳补充,以及争辨的过程中,各小组都总结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在自主研究过程中,时时闪烁着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更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
三、内化知识,拓展延伸,提升探究空间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虽不能完全等同于科学研究,但同样具有科学研究的“特质魅力”。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我们看重的应该是今天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可能会给孩子带来的一生学习方式的影响,是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获得的那份实实在在的经历和感受。每一次的合作探究之后,都要设计一个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结、整理新知识的环节,并引导学生应用新学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进而去解决思考题、发展题和课后实践,使学到的知识延伸发展。 例如在一次春游活动吃盒饭的时候,学生对一次性筷子提出质疑:餐饮业一天要用去多少双筷子?一棵树可以制成多少双筷子?这样下去森林能保住吗?我们生存的环境会怎样?针对这些问题,我引导学生自由结合成立研究小组,在小组中分工合作,收集数据、绘制统计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对调查数据的计算和整理,触目惊心的数字震撼了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感受到一次性筷子产生的巨大浪费。由此联想到被砍伐的森林、被破坏的环境、被污染的河流,水土的流失和家园的毁灭使学生在数字与情境中受到保护自然的使命感的教育。 整个活动凸现了数据采集与分析的过程,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活动中也得到了情感的交流。 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向课外延伸,将“知识巩固”与“应用研究”整合优化,让学生把课堂学习的成果应用于生活实际,在手、脑并用的开放性实践活动中真正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及动手动口能力,同时加深了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质和应用意识,体会了探究的乐趣。
应该说探究性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较传统教学的师生关系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关系中学生的主体性凸现,而教师的主导在形式上相对隐蔽,正是这样课堂教学的控制难度更大。教师要发散学生思维进行探究又要注意不能分散学生注意力。要组织讨论又要防止嘻闹……把握这个度,教师要有更广博的知识,要有更熟练的课堂驾驭能力。因而,探究性学习的组织与开展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作为教师自己要不断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和应变能力,不断充实自己,以适应探究性教学的需要。
(作者单位:长春市一零八学校小学部)
责编/张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