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康康
心理护理在针刀治疗颈椎病中的体会
姚康康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电脑信息化的普及,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趋向年轻化。针刀医学是介于传统医学与手术之间的一个重要领域,在临床上治疗颈椎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作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心理护理经常被忽视,恰恰这是目前针刀护理中不可缺少的。现将我院针刀治疗颈椎病208例患者中,心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2011年3月至2011年8月我院针刀治疗颈椎病患者共208例,临床表现主要以不同程度的 颈肩背部疼痛,上肢发麻,头晕恶心,胸闷心慌,视物模糊等症状,均采用针刀治疗配合心理护理。术后一年随访结果显示:208例中,132例痊愈,48例好转,28例复发治疗后好转,无1例无效,无1例感染。
2.1术前心理护理 由于很多患者对针刀医学不是很了解,加上长期的慢性病痛,常表现为积极性低,对治愈疾病缺乏信心,易产生恐惧心理,对针刀的松解抱怀疑态度,害怕术中发生意外等顾虑。因此,我们的术前与患者的沟通解惑,心理疏导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做好以下工作:①要耐心地与患者沟通,让患者明白为什么针刀可以治愈颈椎病:病因[1]:由于长期慢性肌肉劳损,使得颈部软组织出现疤痕、粘连、硬结、阻塞等病理改变,造成局部的力学失衡,局部血液循环障碍,酸性代谢产物堆积而发病。针刀治疗机理[2]:通过针刀在病变区松解、削离、疏通,阻断疼痛的传导,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神经营养功能的改善,促进局部水肿及无菌性炎症的吸收,调整椎体动力平衡失调,颈部软组织将发生重塑,最终达到颈部力学平衡。让患者树立起治愈疾病的信心,消除心理上的恐惧和疑惑。②积极地向患者讲述我院针刀的雄厚实力及接受针刀治疗的成功案例,并让术后的患者与之交流,建立坚实信心支柱。
2.2术中的心理护理 治疗中患者可能会出现紧张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鼓励患者,一方面做心理暗示,通俗易懂的语言去告知患者,小针刀能够有效松解粘连,瘢痕的变性软组织,还可以通过机体的刺激调节作用的生物效应,可直接刺激的神经感受器引起神经(信息)反射,通过信息反馈,对机体可起到整体调节作用,如使肌肉收缩,使血液循环加快,应力性的纤维降低,消除了对神经的慢性炎症刺激的病理反射,便局部微循环的改善,从而消除对神经的化学刺激,形成良心循环。针刀还能激发体内调节作用,产生镇痛物质,如脑啡呔等[3],另一方面刺激局部末梢神经使血液、淋巴循环加快,使局部的代谢产物尽快吸收和排出[4],达到袪除疾病的过程。让患者从主观上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降低了患者对疼痛不适的感觉的敏感性,消除心理的负面影响,减少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
2.3术后心理护理 针刀治疗后,对于长期病变软组织中形成的酸性代谢产物一部分随血液,瘀积疏松皮下脂肪层,2 d内颈部可能出现酸痛不适症状,及时地向患者解释,并告诉患者这是一种很正常的表现,是颈椎病治愈的一个好的转轨过程。对于术后的康复锻炼,要告知其重要性,并鼓励患者克服颈部不适症状,更好去预防,防患于未然。
心理护理在针刀治疗颈椎病208例患者,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此可见,心理护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的好坏。作者在运用心理护理的整个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建立医患之间的信任,树立自我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治愈疾病;另一方面通过心理暗示,引导从主观上降低了患者对疼痛不适的感觉的敏感性及心理负面影响,从而治愈疾病。
总之,针刀治疗颈椎病的心理护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值得临床护理中关注,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1] 朱汉章主编.针刀医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44-145.
[2] 李桂玲.小针刀治疗颈推病18例.吉林中医药,2002,22(1): 50-51.
[3] 王德良.针刀结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8(1):65-68.
[4] 朱少荣,舒慧,李晖.针刀闭合松解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针灸临床杂,2009,25(7):4-5.
450053 郑州市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