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在妇产科围手术期中的预防应用

2013-02-02 19:00:32张秀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2期
关键词:妇产科体温抗生素

张秀芳

抗生素在妇产科围手术期中的预防应用

张秀芳

目的探讨抗生素在妇产科围手术期中的预防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328例剖宫产产妇,按照给药方法的不同性,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对照组于术后应用抗生素。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抗生素使用剂量。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体温、退热时间、术后病率方面差异均未出现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抗生素应用总量是对照组的50%~60%。结论在选择性剖宫产中使用小剂量抗生素预防感染,并出现较短疗程能够达到预期效果,而且在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效果更为明显。

剖宫产;围手术期;抗生素

抗生素在手术过程中对于控制和预防感染都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使用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规范或是滥用导致患者自身菌群失调,出现二重感染症状,产生医疗资源浪费现象,而且增重了患者经济负担。目前妇产科手术大部分是Ⅱ类切口手术[1],于围手术期中使用抗生素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如何应用是我们一直关注同题。本文选取了328例妇产科手术患者,探讨预防性抗生素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328例剖宫产产妇,按照给药方法的不同性,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有164例。术前均未出现感染,机体未发生贫血、慢性疾病、肿瘤等情况,而且没有产程延长以及胎膜早破等容易导致感染发生的因素,没有重复阴道检查病史,术前进行血常规检测未出现异常现象,术前3 d患者体温保持正常,术中总出血量低于500 ml。手术过程两组均使用连续硬膜外法进行麻醉,术式均为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方法。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27.5±2.6)岁,孕周37~41周,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手术具体因素等方面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研究组患者在手术实施前的0.5~2 h,将1.5 g头孢呋辛加至100 ml 0.9%氯化钠溶液当中,或是将3.0 g头孢噻肟钠加到100 ml 0.9%氯化钠溶液当中进行静脉滴注,药物均是FDA所认证B类药物,在产前能够使用。手术完成后12~24 h内使用维持量,预防用药在24~48 h间。对照组在手术实施前未应用药物,手术完成后将5 g头孢呋辛加至250 ml 0.9%氯化钠溶液当中进行静脉滴注,2次/d,持续4 d。

观察指标:术后病率(手术完成后的24 h~10 d之间,需每日进行体温测量,4次/d,有2次超过38℃患者)、退热时间(手术后患者最高体温降到37℃所需要时间)、住院期间患者最高体温和退热所需时间,腹部手术切口愈合状况、子宫恢复情况,恶露状况以及抗生素应用总量。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 14.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数据应用表示,组间比较以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通过在手术后均未出现口感染、宫腔感染等症状,而且子宫恢复效果明显,恶露未发生异常,切口均达到Ⅰ期愈合。两组患者在体温变化、术后发病率方面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研究组的抗生素总应用量是对照组总用量的50%~60%。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指标对比

3 讨论

妇女阴道当中存有大量细菌,58%是需氧菌,而42%是厌氧菌。还有可能存在真菌、原虫和病毒所形成的动态性阴道微生物环境,各菌群产生生态平衡,但是并不具有致病性,虽然手术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化,但是手术中还会发生出血现象,手术创伤容易使机体免疫能力降低,此类因素都使感染机会上升,所有手术应用预防性抗生素完全有必要性。妇产科患者引发感染大部分是厌氧菌以及需氧菌组成的混合性感染,适宜应用对厌氧菌及需氧菌都具有敏感效用的抗生素,而且严格覆盖绝大部分病原菌[2]。

马艳秋等人在研究中发现,刮宫产术完成后的第1天患者机体免疫能力就出现显著下降现象,在手术之后的第7天开始恢复。手术伤口因细菌感染而处于危险期通常都会持续24 h,围手术期应用充足的抗生素就能够阻止细菌感染。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能够减少剖宫产手术后感染几率,而且能够防止发生子宫内膜炎。按照抗生素药物所具有的动力学,抗生素药物半衰期之内,参考手术能够引发感染的细菌类型,给予合理安排,确定给药时间以及药物用量,及时使血液及手术有关组织药物浓度起到抑(杀)菌作用,防止细菌存活并增生。产科手术中通常所见到的病原菌有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等,切口属于Ⅱ类切口,治疗原则上需要应用广谱类药物,确保其有效性、广泛习惯(可以抵抗大部分病原菌),而且具有安全性、廉价性。本文研究中应用头孢呋辛或是头孢噻肟钠,此两组药物能够符合所述标准,且均为FDA所认证B型药物,在手产前也能够使用[3]。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在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对照组在手术后使用抗生素,两组产妇都没有切口感染或是宫腔感染,而且子宫复旧良好,恶露未出现异常,手术创口均为Ⅰ期愈合。两组组患者在体温变化情况,手术后病率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应用抗生素总剂量是对照组的50%~60%,在选择性剖宫产中小剂量、短疗程的抗生素来预防感染,就可以实现预期效果,而且围手术期过程使用抗生索进行预防感染效果更好。围手术期药物应用好处是产妇手术后2 d就可以不再给予静脉输液,对产妇提前开始下床活动有重要影响,而且能够促进恢复体力,增加肠蠕动,避免血栓形成,利于母乳喂养,降低胀奶发热情况,加快子宫恢复速度以及恶露排出,防止产后大出血,降低宫腔感染出现几率,促进产后恢复。

[1] 钱慕仪.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2):36-37.

[2] 黎俊伶.抗生素在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分析.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34(3):335-336.

[3] 邱伟芬.妇产科围手术期抗生素预防应用530例分析.中国基层医药,2012,19(9):1392-1393.

459000 河南省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

猜你喜欢
妇产科体温抗生素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11-25 14:16:14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中老年保健(2021年6期)2021-08-24 06:53:34
抗生素的故事
学生天地(2020年14期)2020-08-25 09:20:56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科学大众(2020年10期)2020-07-24 09:14:12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要看妇产科医生了 我要准备些什么?
妈妈宝宝(2017年4期)2017-02-25 07:01:18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晚晴(2016年11期)2016-12-20 19:06:26
猫抓病一例及抗生素治疗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探讨
中外医疗(2015年5期)2016-01-04 03:5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