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松狮 刘高升
肝动脉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观察
何松狮 刘高升
目的 探讨动脉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肝动脉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23例, 观察治疗前后瘤体变化、并发症, 随访生存率。结果 治疗后瘤体完全缓解(CR)19例、部分缓解(PR)2例、稳定(SD)2例、进展(PD)0例,有效率91.3%;术后6、12、24、36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95.7%、91.3%、69.6%、60.9%;并发症主要为发热、心率异常、消化道反应、肝区疼痛、短期转氨酶升高, 均在可耐受范围内, 用药或术后可恢复。结论 动脉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较稳定, 安全性高, 可做临床推广。
动脉栓塞;射频消融;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PL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 起病隐匿, 发现多在晚期, 肿瘤在肝内生长引发肝功能衰竭和门静脉高压是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 因此, 有效控制肿瘤在肝内的生长是丧失手术机会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TACE和RFA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肝癌非手术治疗方法,研究[1]报道, 两者联合应用可发挥更高的抗肿瘤活性。本院选取部分PHC患者行TACE和RFA联合治疗, 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2008~2011年收治的PLC患者23例, 男16例、女7例, 年龄37~70岁, 平均51.1岁;经实验室肿瘤五项检查、超声及CT或MRI确诊为不能手术PLC中、晚期患者。入选标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医政司编写的《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中的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 肿瘤直径≤5 cm, 肿瘤数目不超过3个, 肝脏以外没有转移灶, 肝功能Child分级为A或B。排除标准:介入治疗禁忌症者, 伴有其他恶性肿瘤患者, 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认知障碍患者。
1.2 治疗方法
1.2.1 动脉栓塞 采用Sedinger法[2], 局麻, 经股动脉穿刺置入导管,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动脉造影, 导管经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 置入肝总动脉, 观察肿瘤的主要供血动脉分布, 超选择插管并注药, 药物方案为现行注入15~20 mg羟基喜树碱和50 mg顺铂, 然后以20~60 mg表阿霉素、5~10 mg丝裂霉素、适量明胶海绵颗粒混入超液化碘油5~15 ml制成栓塞剂阻塞肿瘤供血动脉。治疗后静脉滴注或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 积极护肝、定期复查肝功能, 评价机体恢复情况, 待肝功好转后, 再行RFA治疗。
1.2.2 射频消融 一般动脉栓塞后2~8周可行RFA, 治疗仪器为美国产Radio Therapeutics TMRF2000射频治疗仪, 俯卧位局麻, 心电监护, B超探查肿瘤部位、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彩超明确血流分布, 结合CT确定穿刺路线, 避开血管和重要脏器。当电极至肿瘤中心时, 根据瘤体大小分靶点射频消融治疗[3], 30~45 min/次。
1.3 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标准 瘤体大小(RECIST) :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病灶稳定(SD)、病灶进展(PD),有效率(RR)=CR +PR。不良反应:包括心率异常、消化道反应、肝区疼痛、发热、转氨酶升高、血红蛋白尿等。
2.1 临床疗效 治疗后瘤体完全缓解(CR)19例、部分缓解(PR)2例、稳定(SD)2例、进展(PD)0例, 有效率91.3%。
2.2 不良反应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 其他心率减慢3例, 阿托品注射缓解;消化道反应8例;肝区疼痛5例,术后48h内可自行缓解, 疼痛剧烈者给予止痛治疗;短期转氨酶短暂升高4例, 术后12h内自行恢复;轻度血红蛋白尿2例, 术后12h内自行恢复;均在可耐受范围内, 用药或术后可恢复。
2.2 随访 术后6、12、24、36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95.7%、91.3%、69.6%、60.9%。
原发性肝癌首选的治疗方法是治愈性切除, 但是由于我国肝癌患者多并发肝硬化等长期慢性肝病, 肝脏代偿能力差,加之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 多数患者在临床诊断时已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 且术后高复发率也一直是制约肝癌治疗的难题。因此, 突破肝癌治疗瓶颈的关键是有效、微创、可重复非手术治疗手段的探索。
TACE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肝癌非手术治疗方法, 可联合多种其他治疗方法, 提高肝癌治疗总体疗效。TACE机制是堵塞肝癌的供瘤动脉, 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 导致细胞凋亡和肿瘤坏死;同时癌细胞的缺血改变, 使药物更容易进入细胞内部;同时提升了药物和癌细胞作用时间和作用时效。
RFA是近年研究较深入的微创治疗手段, 机制是借助交流电磁波使肿瘤细胞发生热凝固性坏死和变性。本研究联合应用TACE和RFA治疗原发性肝癌, 疗效显著, 分析其优势为:①TACE减少肝癌组织的血供, 有利于热的传导, 受损伤肿瘤细胞对射频消融的“高温凝固”敏感性提高;②热效应延长了药效持续时间和肿瘤组织对药物的敏感性;③丝裂霉素、顺铂等化疗药可阻断肿瘤耐热现象,增强疗效。
综上所述, TACE联合RFA抗肿瘤高效、微创、可重复性高, 是原发性肝癌比较理想的治疗手段。
[1] 青晓艳,姚文秀.以肝动脉化疗栓塞为主治疗原发性肝癌研究进展.国际肿瘤学杂志,2011,38(3):213-215.
[2] 王建华,王小林,颜志平,等.腹部介入放射学.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63.
[3] 高恒军,梁惠宏,陈敏山,等.射频消融联合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肝癌疗效分析.中华医学杂志,2008,88(36):2529-2532.
463200 河南确山县人民医院外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