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法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观察

2013-02-02 19:00:32杨进川刘岩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2期
关键词:病死率腹膜死亡率

杨进川 刘岩

不同方法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观察

杨进川 刘岩

目的探讨分析用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方法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2年10月至2011年8月期间接受诊治的9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随机分为三组,其中40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称作血液透析组;另40例行腹膜透析治疗,称作腹膜透析组,剩下10例称作非透析组,并比较分析三种方法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结果血液透析组治愈34例,5例死亡,病死率12.50%。腹透组治愈34例,6例死亡,病死率15.00%。非透析组治愈4例,6例死亡,死亡率60.00%。血液透析组、腹膜透析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非透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液透析的病死率稍微低于腹膜透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净化已经成为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最有效措施,进行血液净化治疗越早,患者的肾功能越快恢复,且并发症越少,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透析次数。

急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腹膜透析;临床效果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为一组临床症候群,由多种病因引起,其特征性表现是肾功能急剧恶化并伴水、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有5%左右的肾病科住院患者都为ARF患者,约有15%的危重住院患者为ARF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死亡率很高,有文献报道该病死亡率为10%~15%,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死亡率达到50%~90%[1]。我院2002年10月至2011年8月期间接受诊治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90例,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02年10月至2011年8月期间接受诊治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90例,男性52例,女性38例,年龄11~68岁,平均年龄(37.12±1.36)岁。

1.2病发原因 ①内科原因63例。其中毒策中毒7例,青草中毒19例,鱼胆中毒6例,庆大霉素肾损害4例,流行性出血热5例,肾病综合征出血热6例,小诺霉素肾损害5例,败血症以及感染性休克6例,急性肾炎2 例,其他3例。②外科或产科原因27例。其中烧伤7例,宫外孕破裂5例,产科大失血休克DIC 7例,挤压综合征4例,其他2例。

1.3治疗方法 ①血透组40例患者,其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20~58 岁,平均年龄(37.41±1.29)岁。透析机为德国费森尤斯4008 B透析机,费森尤斯F6透析器,透析液为标准碳酸氢盐。患者发病到透析间隔时间2~9 d,平均时间3.5 d,经动脉进行穿刺,每分钟血流量150~250 ml,每分钟透析液流量500 ml,全身肝素化处理,第一次量为0.5~1.0 mg/ kg,以后追加8~10 mg/ h,初次透析时间2.5~3.5 h,以后每次透析时间4~5 h,视患者情况每日或者隔日进行一次,心衰和肺水肿患者需进行序贯透析。②腹膜透析组40例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 例。年龄11~68 岁,平均年龄(39.81±2.06)岁。患者发病到透析间隔时间1~8 d,平均4.5 d。③非透析组10例患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19~60 岁,平均年龄(39.23±1.64)岁。10例患者均采取内科综合治疗。

1.4透析指征 透析指征包括[2]:①患者血浆尿素氮(BUN)≥28 mmol/L,或每日的上升量为9.0 mmol/L。②患者血清钾≥6.5 mmol/L或者心电图检查发现有高钾血症的表现。③患者因尿毒症而引起心包炎和贫血,血红蛋白(Hb)的量<60 g/L,红细胞压积(HCT)<15%。④患者发生代谢性酸中毒,体内碳酸氢根离子(HCO3-)≤6.8 mmol/L。⑤患者确诊为可逆性慢性肾功能衰竭。⑥患者的发病早期的临床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或有液体潴留。⑦患者表现为由容量负荷过重所引起的肺水肿和高血压。⑧患者的血肌酐值≥530~840μmol/L。⑨患者有明显的尿毒症症状,表现为精神萎靡、恶心、呕吐或轻度烦躁。⑩患者进行肾移植手术出现了急性排斥而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代谢性碱中毒、药物中毒和高钙血症的患者,出现溶血时游离的血红蛋白量>80 mg/L。

1.5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判定标准分为三个等级:①治愈,表现为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者明显改善,血浆尿素氮(BUN)和Scr下降达到正常范围,患者的尿量正常。②好转,表现为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血浆尿素氮和Scr 与发病时比较下降了50%以上,但未恢复到正常水平。③死亡,即临床死亡,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放弃治疗。

2 结果

①血液透析组透析次数2~19 次,平均透析5次,2~14 d进入多尿期,2~19 d血清尿素氮(BUN)降至正常;35例患者转变为慢性肾功能衰竭,34例患者症状完全缓解,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完全正常出院,另1例继续进行血液透析治疗;5例死亡,病死率12.50%,死于严重感染2例,死于多脏器衰竭2例,死于消化道出血1例。②腹透组透析时间1~15 d,平均6.5 d,透析后进入多尿期时间2~9 d,7~14 d血清尿素氮(BUN)降至正常,多在1~2 d后纠正酸中毒;治愈34例,6例死亡,病死率15.00%,死于严重感染3例,死于多脏器衰竭2例,1例死于透析管瘘口漏水修补无效致透析无法进行。③非透析组治愈4例,6例死亡,死亡率60.00%。血液透析组、腹膜透析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非透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的病死率稍微低于腹膜透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较为常见的临床危重症,发病率高,男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带来的后果恶劣,在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和传染科都较为常见[3]。近十年来,在分子生物学水平行对该病进一步深入研究,结合广泛开展的大量临床试验,对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原因有了更多的总结,临床认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病的因素包括术前液体摄入不足、术前麻醉、术中失血、运用肾毒性药物和胃肠道液体丢失等。目前相比其他重要器官功能的衰竭,肾功能衰竭尚能够完全恢复,所以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与预后也直接相关。

在临床上如何及早诊断出肾功能衰竭也很重要,在诊断中有一个误区非常容易被忽略,即慢性肾脏病基础上的急性肾衰,表现为血肌酐在数日或数周内较原来的基础值上升了50%,这种情况占急性肾功能衰竭的10%~20%[4]。这种患者原本就有肾脏病史,如肾炎综合征、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若出现肾衰极有可能被误诊为慢性肾衰因而延误了治疗。如果患者缺乏连续的肾功能测定记录且B型、超声检测肾脏并未增大、实质变薄时就很难诊断出伴发着急性肾衰[5]。谨慎并小心地进行肾功能活性检测有助于确诊。

血液净化是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的有效措施,及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能够有效的纠正因为尿毒症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理病理改变,对一些危险并发症的发生也能够有效的预防,促进原发病的治疗及肾功能的恢复。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可以达到以下目的:①过多的水分和毒素被清除。②酸碱平衡的维持。③为用药和营养治疗创造了条件。④避免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出现。目前尚未统计出肾脏替代治疗的最佳时机,一般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经济条件等来综合决定出透析时机,开始透析时间太晚对患者十分有害,很有可能在透析前因高血钾或者心力衰竭而致命[6]。目前临床认为,急性肾功能衰竭一旦被确诊,且无透析禁忌证,就可及早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本文中患者采取血液净化治疗得到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血液净化已经成为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最有效措施,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进行血液净化治疗越早,患者的肾功能越快恢复,且并发症越少,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透析次数。

[1] 赖学莉. 急性肾功能衰竭药物治疗的最新进展.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 2005, 25(5): 49-52.

[2] 钟伟萍. 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 中外医疗, 2008,1:21-23.

[3] 郭鹏. 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40例疗效观察. 基层医学论坛, 2012, 16(11): 1491-1492.

[4] 刘连娣, 周丽梅. 6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液净化治疗体会. 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30): 221-222.

[5] 夏舒芳. 82例维持HD患者的健康指导. 中国中医急症, 2009, 18 (2): 315-316.

[6] 刘冀伟, 边菲, 吴丹西.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紧急血液透析治疗. 黑龙江医学, 2007, 31(5): 364-365.

266700 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病死率腹膜死亡率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 07:07:02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今日农业(2021年5期)2021-05-22 01:32:38
活血化瘀药对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结局的影响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科学之谜(2020年6期)2020-08-11 07:37:21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当代水产(2019年8期)2019-10-12 08:57:56
关于腹膜透析后腹膜感染的护理分析
哈尔滨医药(2015年2期)2015-12-01 03:57:36
呼吸科医生应当为降低人口全因病死率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