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微
止痹痛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刘晓微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症”的范畴, 又称“历节”、“骨痹”, 主因正气不足, 卫外不固、邪气乘虚而入, 导致气血凝滞、痹阻经络所致。作者在临证中, 以补肝肾、益气养血、活络止痛为主,佐以舒筋之品治之, 效果良好。
类风湿性关节炎;止痹痛汤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起病与细菌、病毒感染及内分泌、遗传因素有关, 天气阴冷、潮湿、疲劳、营养不良、外伤等也是本病的诱发因素。此外, 患者的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性反应也占有重要地位。其发病部位为手掌指、腕, 膝、踝、足等关节肿痛, 常为对称性, 呈慢性反复发作。西医对其病因尚不明确, 常用药物有非甾载体抗炎药(NSAID)如:双氯酚酸钠、吲哚美辛和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患者体内的抗原-抗体复合物, 且副作用大, 停药后反复率较高。中医认为该病属“痹症”的范畴, 又称“历节”、“骨痹”主因正气不足, 卫外不固、邪气乘虚而入, 导致气血凝滞、痹阻经络所致, 故临床上作者主要以自拟通痹止痛汤为方, 效果明显,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所选患者为本院2009年~2012年住院患者,共9例, 其中男3例, 女6例;年龄最大60岁, 最小19岁;病程最短7个月, 最长15年。其中, 风寒湿痹者3人;温热蕴结者 1人;痰瘀互结者1人;肝肾亏虚者4人;。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 ①晨僵至少1h, 持续至少6周;②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肿胀至少持续6周;③腕关节肿胀、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胀至少持续6周;④对称性的关节肿胀至少持续6周;⑤手的X线有典型的RA变化, 即必须包括骨质的侵蚀或明确的骨质脱钙;⑥类风湿结节;⑦血清类风湿因子(RF)阳性(以正常人群中<5%的阳性率作为阳性滴度界限)。以上7项标准中符合4项或4项以上者可诊断为RA。
1.2.2 中医诊断 疼痛较剧, 痛有定处, 遇寒痛增, 得热痛减, 局部皮色不红, 触之不热, 苔薄白, 脉弦紧;或肢体关节酸痛重着不移, 肿胀, 肌肤麻木不仁, 阴雨天加重或发作, 苔白腻, 脉濡缓;或关节疼痛, 局部灼热红肿, 痛不可触, 关节活动不利, 可累及多个关节, 伴有发热恶风, 口渴烦闷, 苔黄燥, 脉滑数;或筋脉拘急, 屈伸不利, 腰膝酸软无力, 关节变形, 少苔, 脉弦细数或沉弱。
2.1 给予止痹痛汤口服 寄生30 g, 牛膝20 g, 杜仲15 g, 当归20 g, 川芎15 g, 熟地黄15 g, 白芷20 g, 豨蔹草15 g, 威灵仙15 g, 益母草20 g, 鸡血藤15 g, 青风藤15 g, 桑枝15 g。
2.2 加减运用 关节红肿灼痛者加忍冬藤15 g, 去熟地黄改为生地黄15 g;关节肿痛、喜热恶冷者加桂枝15 g、老鹳草15 g;气血虚弱者加黄芪30 g、太子参15 g;痰瘀痹阻者加白芥子15 g、续断15 g;颈肩痛者加葛根15 g、姜黄15 g;腰背痛者加骨碎补15 g, 全蝎15 g;上肢痛者加羌活、姜黄;下肢痛者加独活15 g、杜仲15 g等。
上药水煎服至300 ml, 取汁100 ml, 分两早、晚两次温服, 20 d观察疗效。
3.1 疗效标准 参考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年制定的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标准:①晨僵不超过15 mm;②无疲乏感;③关节无疼痛;④关节无压痛;⑤关节或软组织无肿胀;ESR<25 mm/h。6项中符合5项或5项以上者判为临床缓解,符合4项者判为显效, 符合3项者判为有效, 仅有2项或2项以下者判为无效。
3.2 治疗结果 患者9例中临床缓解2例, 占22%;显效2例, 占22%;有效4例, 占44%;无效1例, 占11%。总有效率89%。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以关节肿胀、疼痛、僵硬为主, 属中医学的痹证范畴。本病初起多由汗出冒风, 劳累受寒、阴冷潮湿等原因, 外邪乘机体卫外功能低下之机, 从皮毛袭入肌肉、经脉、筋骨、阻遏气血运行, 关节失于温煦而形成痹症。病起始以肢体皮肉经络为主, 病位较浅, 邪虽胜而未虚, 属实证。如迁延不愈, 日久外邪转为内患, 以致筋肉萎缩、骨节僵硬、形体消瘦、面色无华、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虚象出现,属虚证。对此古代医家早有认识, 如《类证治裁 痹症》所云:“诸痹, 良由营卫先虚, 腠理不密, 风寒湿乘虚内袭, 正气为邪气所阻, 不能宣行, 因而滞留, 气血凝涩, 久而成痹。但痹证中风、寒、湿、热等邪气侵袭只是风湿性关节炎的诱发因素,但非发病的必然因素, 也不是病变的本质所在”。《内经》云:“骨痹不已, 复感于邪, 内舍于肾。说明肾虚为此病的最终归宿,并指出其病情顽固、难以治愈”。《中藏经》也有云:“骨痹者,乃嗜欲不节, 伤于肾也。肾气内消则不能关禁, 不能关禁则中上俱乱, 中上俱乱则三焦之气痞而不通, 三焦痞则饮食不糟粕,食不糟粕则精气日衰, 精气日衰则邪气妄入, 也强调了肾虚是引邪入客的关键。肝肾同源, 肾精不足, 则不能滋生肝阴肝血,肝主筋, 肝体不足, 则不能兹荣筋腱, 以筋挛节病。”《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曰:“寸口脉沉而弱, 沉即为肾, 弱即为肝”。因此, 肝肾不足, 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内在因素和核心因素。故作者在临证应用中, 以补肝肾、益气养血、活络止痛为主,佐以舒筋之品。方中寄生、牛膝、杜仲补益肝肾;当归、川芎、熟地黄益气、养血、荣筋;白芷活络止痛;威灵仙、青风藤、桑枝, 祛风除湿, 通络止痛;豨蔹草强筋骨;益母草, 鸡血藤行血, 通经络[1,2]。通过临床观察, 止痹痛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可以有效控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情。一般病程短的实证, 若治疗得当, 多可治愈, 预后佳;而日久不愈变成虚实夹杂之症, 治疗难, 尤其复感于邪, 邪气内舍者,其病情较重, 预后差。因此,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注意调摄,增强体质, 避风寒, 慎起居。
[1] 陈钦, 张浒, 潘鑫辉.活血通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6例.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0(9):046.
[2] 林仕群.自拟活血通痹汤辅治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012):21-22.
124000 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