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伟
中药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70例
高建伟
目的 观察中药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 对照组70例, 对照组口服秋水仙碱及别嘌醇片, 外敷天和骨通贴膏, 治疗组在对照组药物基础上用自拟方祛痹复元散外敷, 两组均在治疗5 d后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 有效率治疗组97.2%, 对照组61.2%。两组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治疗后, 症状均减轻, 与治疗前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方祛痹复元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祛风除湿, 活血消肿, 散瘀止痛的功效。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痛风性关节炎;中药外敷疗法
痛风性关节炎是嘌呤代谢障碍, 血尿酸增高所致反复发作的关节炎症, 尿酸盐沉积于关节, 关节周围组织, 及皮下组织, 引起关节炎反复发作。有急性期的红肿, 剧痛逐渐产生, 骨与关节破坏, 畸形, 关节僵直, 功能障碍。临床痛风多发于40岁以上男性。女性少见, 占5%, 部分患者有家族史。急性发作期常见夜间突然发作, 首发于第一蟅趾关节, 剧痛,于数小时内达到顶点, 红肿明显, 压痛明显, 功能障碍, 可伴有发热, 在38~39℃。其他趾关节, 拇指, 掌指关节, 踝, 腕。膝等也可发生。饮酒, 暴食, 疲劳, 创伤或精神刺激均可诱发关节炎发作。西医治疗无特殊方法, 近年来作者用基础治疗加中药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70例, 疗效很好,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共搜集痛风患者140例, 治疗组70例, 对照组70例, 均为男性。年龄在28~55岁之间, 28~35岁 35例, 35~40岁65例 , 40~55岁40例。其中治疗组中初次发作40例,第2次发作20例, 多次发作10例。发作时部位于第一蟅趾关节38例, 踝关节10例, 膝关节11例, 腕关节6例, 多关节5例。对照组70例均为男性, 初次发作35例, 第2次发作25例, 多次发作10例。发作时部位于第一蟅趾关节47例, 踝关节10例, 膝关节10例, 腕关节1例, 多关节2例。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给予秋水仙碱0.25 mg/片, 口服, 首服1 mg, 隔2 h服0.5 mg, 腹泻即停, 1 d后症状缓解, 每日服0.25~0.5 mg, 4 d后改服别嘌醇片, 100 mg/次, 3次/d。服药期间停用其他影响疗效药物, 多饮水, 低脂, 低嘌呤饮食。同时外用天和骨通贴膏, 1~3张外敷(其中指或趾, 掌指或掌趾痛用其包裹)。1次/d, 5次为一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药物基础上, 外敷自拟方祛痹复元散, 于阿是穴, 1h/次, 以患者能耐受为度。1次/d, 5次为一疗程。方药组成:马钱子1份,白芥子2.5份, 威灵仙、洋金花各3份, 生南星、生川芎、 生草乌、白芷、红花、五加皮、透骨草、麻黄、老鹤草、寻骨风、生大黄、骨碎补、各2份、细辛1.5份, 粉碎, 每袋50 g。用上述粉末适量加温水(敷药后热痛甚改用鸡蛋清)调糊外敷阿是穴。两组治疗5 d后观察疗效。
1.2.2 疗效评定标准 消肿度比较, 具体测量方法:用皮尺测量肿胀最明显处肢体周径长度(cm)。压痛指数:0无压痛, 1轻微压痛, 2明显压痛, 但患者无躲避, 3压痛伴躲避。0为治愈, 1, 2为有效, 3为无效。
有效率治疗组97.2%, 对照组61.2%。两组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治疗后, 症状均减轻, 与治疗前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治疗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
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异质性疾病, 遗传学和(或)获得性引起尿酸排泄下降或(和)嘌呤代谢障碍, 导致血尿酸浓度过高而沉积于人体四肢关节引发以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炎症[1]。本病属祖国医学的痹症范畴, 原发性痛风主因在先天性脾胃功能失调, 脾的运化功能有缺陷, 所以痰浊内生, 肾分清泌浊的功能失调, 则痰浊排泄量少, 以致痰浊内生, 此时如酗酒, 暴食, 劳累过度则痰浊流注于关节, 肌肉造成气血运行不畅而成痹症。本方中马钱子、白芥子祛风止痛,威灵仙、洋金花祛风湿, 通经络、川芎、白芷、红花、五加皮、透骨草等活血散瘀止痛。共同达到祛风除湿, 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
[1] 娄玉鈐.中国痹病大全.北京:中国科级出版社, 1993:102.
450007 河南省郑州市中医院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