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洪荣
倍频532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聂洪荣
目的评价倍频532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etinopathy,DR)的疗效。方法应用倍频532激光对98例176眼DR患者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术,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进行视力、裂隙灯、眼底、眼压、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术后随访12月。结果176眼行激光光凝后,视力提高126眼(71.59%),稳定27眼(15.34%),下降23眼(13.07%)。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力提高82眼(92.13%),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力提高54眼(62.07%)。31眼(17.61%)病情不同程度有所发展,其中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7眼(22.58%),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24眼(77.42%)。结论倍频532激光治疗DR有效,在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全视网膜光凝;532nm激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最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光凝术至今仍是DR治疗的主要手段[1]。收集辽宁省东港市中心医院同一名激光医生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应用倍频532nm激光对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增殖期患者共98例176眼进行了全视网膜光凝,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本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其中男45例73眼,女53例94眼,年龄33~72(平均53.34)岁,发现病程4~33年。按DR分期标准,176眼中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89眼,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87眼,经统计学分析无差异。
1.2方法 第一次视网膜光凝前做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眼底、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患者激光前充分散瞳,表面麻醉后置全视网膜镜行倍频532nm激光光凝,光凝方式①对PPDR及PDR全部给予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光斑具体数目由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如无灌注区的面积,新生血管的分布来决定光凝参数:光斑直径300~400μm,时间0.2s,光凝强度Ⅱ级反应,范围距离黄斑中心凹2PD和视盘边缘1PD以外的视网膜,光凝点之间间距0.5~1个光凝斑的直径,分3~4次完成,总光凝1200~1600点。②对于黄斑水肿采取局灶性光凝和格栅样光凝,光斑直径80~100μm,时间0.1s,能量80~100 mW,光凝强度为Ⅰ级反应,范围从中心凹外2PD至中心凹1/2PD,保留黄斑乳头束;激光后局部滴用典必殊眼药水。完成光凝后2周复查,3月、6月、12月各复查一次,复查时检查最佳矫正视力、眼底。光凝后每隔3~6个月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根据视网膜无灌注区和新生血管的情况,部分病例必要时补充光凝。随访时间12月。
经过激光治疗后视力提高126眼(71.59%),视力不变27眼(15.34%),视力下降23眼(13.07%),其中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力提高82眼(92.13%),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力提高54眼(62.07%)。98例176眼中126眼视网膜原有新生血管或无灌注区消退,光凝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71.59%。其中31眼(PPDR 7眼,PDR 24眼)出现视网膜出血、无灌注区增多、新生血管未消退,甚至增多,黄斑水肿,严重者发生玻璃体积血等并发症,且均与血糖控制不良、高血压、高血脂有关。对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仍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和无灌注区增多者追加光凝,对玻璃体积血采用保守治疗,必要时(PPDR 0眼,PDR 10眼)进行玻璃体切割治疗。
糖尿病引起眼部并发症很多,而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眼病不可逆盲的最严重并发症。封闭渗漏的视网膜血管,激光光凝可降低新生血管生长因子和其他血管源性生长因子的浓度,从而抑制活动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光凝同时使色素上皮因子上调,从而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2],能有效地控制DR的发展,稳定或增进视力。激光可减少90%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5年内失明的危险。倍频532nm激光拥有固体激光器的特点,穿透力较氩绿激光为强,易被视网膜色素上皮吸收对于屈光间质的弥散减少,很少被叶黄素吸收而致黄斑水肿发生。在本组病例中,经过全视网膜光凝后,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71.59%,但仍有部分患者视力下降和需补充光凝,影响激光光凝治疗疗效因素很多,一方面与光凝并发症有关,但重要的是有些患者病变发展与血糖控制不理想密切相关,导致视力下降,因此,控制血糖至关重要[2]。在尽量减少视网膜损伤的前提下,最好在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使因DR造成的失明率降至最低。
[1] 黎晓新,廖菊生.眼底病激光治疗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1.
[2] 于建国,齐世欣.倍频532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临床眼科杂志,2010,18(2):156-157.
118300 辽宁省东港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