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全肺切除术治疗结核性损毁肺的临床评价

2013-02-02 09:22:40邱新生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期
关键词:全肺残端结核性

邱新生

结核病的治疗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结核性损毁肺的治疗仍然是医学界的一大难题。其发生机制是由于反复性的结核感染导致肺组织干酪样改变、空洞形成和肺组织广泛纤维化,进而造成肺功能丧失的不可逆性改变[1]。我科2005年7月至2011年7月应用全肺切除术治疗结核性损毁肺64例,在治疗过程中得到一些体会,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4例为2005年7月至2011年7月我科收治的结核性损毁肺患者。其中男41例,女23例,年龄22~58岁,平均年龄(41.5±14.6)岁。患者病程1~12年,平均(4.9±2.3)岁;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胸闷和咳血症状。患者经CT明确诊断左侧损毁肺39例、右侧损毁肺2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痰抗酸杆菌涂片,阳性表现22例,阴性表现42例。所有患者在术前均应经接受6个月以上的系统抗结核治疗。脓胸患者术前均抗炎同时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引流、待引流液变清和量少于50 ml手术;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指标后手术。

1.2 手术方法 患者均采用全麻,选取患侧第4或第5肋间开胸显露胸腔,钝性分离和锐性分离相结合处理肺组织与周围的粘连,分离过程注意创面的止血。将患侧肺组织的肺动脉和肺静脉分别结扎切断,近心端采用双重结扎和缝扎的方法处理。然后游离支气管,残端采用潜行支气管周围组织的缝线结扎,再用一次性支气管缝闭器闭合确实,残端用纵隔胸膜包埋。胸导管可在膈肌与下肺静脉之间进行双重结扎,防止乳糜瘘发生。创面彻底的进行止血,放置胸腔引流管后逐层关胸。

2 结果

本组患者64例,其中39例患者行左全肺切除术,25例行右全肺切除术。痰抗酸杆菌涂片阳性的22例患者均转阴。术后随访1年,患者并发支气管胸膜瘘4例、血胸2例、脓胸1例、乳糜胸1例,经过系统治疗后均获得痊愈,无死亡比例。

3 讨论

外科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结核性损毁肺的有效方法,通过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的清除肺内的感染灶,利于通气/血流比值的明显改善,肺功能得到有效的恢复[2]。严格的把握手术的适应证和充分的术前准备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刘景亮[3]等研究报道表明,肺组织最大通气量(MVV)大于55%的预计值、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大于2L是全肺切除术的基本指征。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当MVV小于50%、FEV1少于2 L、PCO2大于45 mm Hg,手术的风险和死亡率将成倍的增高。因此,对于年龄大于60岁以上,肺功能指标不能达标的患者应当慎重选择。损毁肺的患者由于长期处于高消耗的状态、以及手术的过程复杂、难度高、术中出血量多等原因,做好充足的术前准备是完全必要的,首先,应当积极的纠正患者低蛋白血症、贫血的状态;其次,术前应当对患者的进行6个月以上的系统的敏感的抗结核治疗、最后,对患者存在的各种并发症应当予以及时的治疗、消除患者存在的感染状态、咳痰量应<50 ml/d;胸腔引流患者应使引流液变清、引流量<50 ml/d;患者的空腹血糖应控制在8 mmol/L以下;保证充足的备血是能够降低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有效手段。支气管胸膜瘘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4],结核性损毁肺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率为2% ~6%,而本组患者1.56%的发生率远低于文献报道,得益于术中支气管残端缝扎后再用一次性支气管缝闭器闭合,值得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应用全肺切除术治疗结核性损毁肺临床效果显著、但存在着手术难度高、风险大和术后并发症多的特点,应当充分做好围手术期的准备、及时有效的处理术后并发症,可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张朝东,徐先全,周胜年,等.结核性毁损肺的外科治疗.中国综合临床,2007,23(6):548-549.

[2]王刚,王盛,周旭东,等.低肺功能肺结核毁损肺患者行全肺切除手术的疗效探讨.临床肺科杂志,2012,17(2):294-296.

[3]刘景亮,金锋,战英,等.69例结核性毁损肺全肺切除术治疗的分析.临床肺科杂志,2010,15(7):971-972.

[4]顾江魁,葛阳,陶立伟.结核性毁损肺外科治疗34例分析.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4):383-384.

猜你喜欢
全肺残端结核性
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三例分析
新生儿的脐带怎么护理
全肺切除术治疗肺癌的疗效观察
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肛周脓肿1例
T-SPOT TB联合IL-10、IL-27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延迟断脐法对新生儿脐部感染、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及渗血情况的影响
误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淋巴瘤2例分析
肺癌袖状切除术与全肺切除术疗效比较分析
全胃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漏的诊治体会
腹部外科(2014年5期)2014-04-18 01:5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