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液压和机床课程教学改革的分析

2013-02-02 09:22管国梁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29期
关键词:编程机床液压

◆管国梁

作者:管国梁,中学一级教师,江苏省高港中等专业学校,研究方向为中职机械专业教育教学(225300)。

液压与机床作为中职机械专业重点课程,对培养应用型机械技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对现阶段中职学校液压与机床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明确课程教学存在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有效提高中职学校液压与机床课程教学效率和质量。

1 前言

液压与机床课程是中职机械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技术课程,其教学目的主要是面向机械制造市场,为机械制造业发展培养掌握扎实液压和机床基础理论知识,具备液压和机床设备设计、拆装、调试、使用、维护及检修等技能的人才。但是在现阶段中职液压与机床课程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提高液压与机床课程教学质量,适应现代化机械制造业人才需求,成为中职院校研究的重要课题。

2 中职液压与机床课程教学现状

2.1 学生基础能力较为薄弱

随着教学体制的改革以及高等院校的扩招,大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均进入到高中就学,导致中职学校面临生源匮乏的情况,而进校学生整体水平较差。再者,由于中职院校招生竞争较为激烈,很多中职学校为了获取更多的生源,纷纷实行免试入学的策略,导致中职学校生源基础能力较为薄弱。由于招入学生基础能力较为薄弱,教师在液压与机床课程教学中,不得不降低课程教学难度。

2.2 课程内容设置不够合理

液压与机床作为中职机械专业重要基础课程,其知识理论较多、涉及面较广、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大大增加了课程教学的难度。但是由于液压与机床是重要的基础课程,所以学生和教师都格外重视。但是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多以应试教育方法进行教学,学生为了应付专业考试,只能被动学习,机械式地记忆知识。这样虽然短时间内能够应对专业考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学生基础理论薄弱,难以进行实际操作。

2.3 “重理论、轻实践”现象严重

液压与机床课程实践性都很强,而且很多课程内容都与生活实际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从现阶段中职学校课程教学情况来看,很多教师注重的是液压与机床理论知识的教育,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变得乏味、缺乏趣味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大大降低,课程教学效率较差。

3 中职液压与机床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3.1 转变教学理念,合理设置课程

液压与机床本来就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其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学习液压与机床相关理论知识,并将其充分应用到实际操作过程中,使学生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均得到有效提高[1]。因此,要求教师转变课程教学设计理念,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效的整合,以保证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数控机床设备机械结构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数控机床拆装视频,以加深学生对数控机床结构的认识;在讲解CNC装置插补内容时,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关于CNC系统软件结构与硬件结构,然后再通过实例进行讲解,并指导学生通过已经掌握的JAVA软件或者C语言对系统插补进行编程;在数控编程单元学习中,教师必须先向学生讲解数控编程基础理论、编程工艺、编程数值分析与计算等知识要点,然后通过实例对数控加工、数控车床及数控铣床等编程进行重点讲述。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不同数控机床编程共同点与不同点,并与编程工艺进行有效结合,才能让学生在编程学习中进行综合性的思考,有效增强课程教学整体效果。

3.2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中职学生基础能力较为薄弱,年龄相对较小,实践知识较为缺乏,在液压与机床课程学习中觉得乏味。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必须对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改革,将传统的程式化教学模式转变成为直观化的教学模式,通过模拟演示、Flash课件等方式,以创设教学情境,增加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感性认识,吸引学生在课程上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到课程教学活动中。

例如,在液压元件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分组合作形式,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按照从易至难、从阀至泵的原则进行学习。在每个小组进行液压元件拆装前,教师可通过Flash课件或者透明模拟的形式,对液压元件拆装原理进行演示和讲解,并在小组拆装过程中给予现场指导。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3 营造多元化的实践教学环境

为了让学生能够将液压与机床课程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教师要改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思想,积极为学生营造一个多元化的实践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液压与机床课程基础理论知识的认识,提高实践操作技能[2]。

多元化课程实践教学环境营造方法主要体现在:

其一,强化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液压与机床实验室,并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操作,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有充足的实践时间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个性得到有效发展。

其二,建立和健全课程网站。在学校资源允许条件下,建立液压与机床课程网站,形成网上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模式,以对课程知识进行有效巩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课程网站中包括:课程教案、相关课件、习题文库、教学视频等资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讨论过程;液压与机床课程最新科研资料。

其三,加强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形成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到企业中顶岗实习,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良好的实践学习环境,真正做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效果。

3.4 注重个性差异,发挥个人价值

教师在液压与机床教学时,必须注重学生个性差异,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得学生个人价值得到充分发挥[3]。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树立弹性课程教学目标,采取分层教学模式,依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基础性学习目标、提升性学习目标及发展性学习目标。学生可以依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学习目标。而在课程内容涉及上,同样通过分层教学模式,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和任务,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参与到课程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高液压与机床课程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3.5 改善评价模式,促进整体发展

在液压与机床课程教学评价上,教师应该将平时考核与阶段考核进行有效结合,把学生在课程上的表现、实践操作情况等归入到阶段考核中。而在评价内容上,必须将理论知识考核与实践能力考核进行有效结合。基础理论知识是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指导基础,也是学生在课程教学中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将其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但是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评价更为重要。在评价形式上,必须将文字考试与实际操作进行有效结合。文字考试主要是考核学生基础概念、原理掌握程度,而实际操作则考核学生知识理论运用能力。通过改善课程教学评价模式,能够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及实际操作能力都进行有效的考核。

4 结论

为了适应现代化机械制造业人才需求,必须对中职液压与机床课程教学进行改革,转变课程教学理念,合理设置课程教学内容,将学生作为课程教学主体,注重学生个性差异,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改革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结合,使得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1]洪晓晖.浅析职业学校机械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J].新课程学习,2011(3):134.

[2]朱新才,周小鹏,丁又青.液压传动技术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9):90-92.

[3]冯华勇,初宏伟.《机床数控改造》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科技资讯,2011(7):76-77.

猜你喜欢
编程机床液压
机床展会
编程,是一种态度
元征X-431实测:奔驰发动机编程
编程小能手
上支承辊平衡缸液压控制系统的设计改进
纺织机上诞生的编程
2019,中国机床变中求进
再谈液压吊装
基于通用机床的100%低地板有轨电车轮对旋修
机床挤刀装置的控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