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与实践

2013-02-02 08:48:46范效亮杨卫军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6期
关键词: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

范效亮 杨卫军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济宁 272037

作者:范效亮,曲阜师范大学自动化研究所硕士;杨卫军,山东科技大学控制工程硕士研究生。

“双师型”教师主要针对的是高等职业院校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作为教师所必需的教育和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具备工程师所具备的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目前,国家还没有一个权威的科学解释和认定办法。经过高职教育近几年的内涵式发展,“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双师型”教师培养仍然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双师型”教师培养方面做出大量的探索和有意义的尝试。

1 实施分类分层系统培养,大力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

不同层次的“双师型”教师的素质和使命有所不同,按照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要求也不相同。通过开展专业带头人剖析专业、主讲教师说课、中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教学基本功大赛等,多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实施教师密切联系企业计划,提高各层次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1.1 专业带头人培养

致力于培育具备现代高职教育理念和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制定专业带头人标准,通过国内外访学和名企锻炼,促进专业带头人成长,提供职教发达国家和国内示范高职院校访学机会和参加高级专业研讨会,开阔他们的眼界,体悟世界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提供专业带头人名企锻炼机会,参加社会实践,进行行业岗位调查和专业分析等一系列活动,了解企业最新人才、技术革新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参与横向课题,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提高专业带头人的行业影响力。对专业的社会适用性、专业课程的设置和调整、专业的变化方向及实践教学创新等提出建设性意见,为高职专业开发和建设作出较大的贡献,同时在本行业中有一定的话语权。

1.2 骨干教师培养

为了使骨干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同时掌握所授专业相关行业的职业技能,制定骨干教师标准,每年组织骨干教师开展课程“说课”、多媒体教学软件竞赛等多样的教学竞赛活动,通过优秀选手的演示、讲解和示范,迅速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成长起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教学能力;充分发挥“校中厂”“厂中校”的作用,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到合作企业进行顶岗锻炼,提高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参与专业教学改革项目的研究与实践,提高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比如汽车监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师,利用校中厂的有利条件,在上课之余,教师到校中厂进行顶岗实践和历练,参与企业的经营,极大地提高了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能够根据行业和职业的发展变化,对本专业建设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在专业实践中提升专业服务产业的水平。

1.3 青年教师培养

实施青年教师成长计划。新引进教师上岗前必须在企业锻炼1年以上和通过岗前培训考核。加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基本理论和教育法规的学习;加强新教师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培养青年教师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作风;通过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实行导师制,指定师德高尚、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的老教师担任导师,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师徒结对、互帮互助组织青年教师进行教学演练;青年教师担任辅导员,带领毕业生到企业一线顶岗实习时,带队教师也要进行岗位调研,丰富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技能。青年教师对专业、对课程有了更深的认识,教学理论和实践能力都得到提升,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能够肩负“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双师型”教师。

2 积极发挥国培和省培平台的作用

“双师型”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创新和教学研究能力,如果没有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将无从谈起。“十二五”期间,教育部、财政部共同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设立了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中央财政投入专项资金支持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山东省教育厅也制定和实施了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并投入专项资金支持教师能力提升。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国培和省培科目的培训,学习理论知识系统化、技能知识实践化、教育理念国际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培训课程,促进教师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同步提高,在岗位一线了解各种工艺和技术的应用等情况,感知职教发达国家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理念,熟悉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这些做法将从整体上转变我国高职院校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参培教师对本专业领域问题进行深度研究的能力。

3 产学研结合

“双师型”教师,最核心的内容是要具有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能力。从这一点上说,产学研相结合是培养“双师型”素质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模式。企业为教学实践提供了一个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环境的平台,为提高教师的“双师型”素质提供了最合适的实践环境。

产学研项目平台将同时得到企业和学校双方的全方位支持,调动教师参与实践和科研的热情和积极性。一方面,教师运用其所掌握的知识,在实践中为企业解决生产中的难题,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提高双师素质;另一方面,教师的聪明才智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得到很好的发挥,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效益,提高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成就教师的事业感。在参加实践的同时,教师获取了最真实的项目案例素材和亲身体验的机会,将真实项目案例引入教学,提高教学效益[1]。

4 完善和创新“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

坚持政策导向,增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提高的内驱力。改革人事分配和职称评聘制度,在工资绩效、职称晋升和评聘中给予倾斜,大大提高教师从事实践、科研和社会服务的积极性,把双师素质提升转化为教师内化的长久的、自觉的原动力,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支持教师参加高级别的职业资格考试,按获得证书级别给予奖励等。这些激励机制不仅提高了教师的理论素质,还提高了教师的实践水平,是“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制度保障。

5 结语

总而言之,“双师型”教师不仅仅指“双证书”教师。放眼将来,“双师型”教师还不是理想的高职教师,未来理想的高职教师在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上应实现完整的整合和统一,“双师型”教师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实施者,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制高点。

[1]高潮.论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与“双师型”教师培养[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37-39.

猜你喜欢
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二)
少儿美术(2020年6期)2020-12-06 07:37:14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
少儿美术(2020年5期)2020-12-06 05:52:32
肖贤梅 孤岛脱贫带头人
海峡姐妹(2020年10期)2020-10-28 08:08:16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湖北农机化(2020年4期)2020-07-24 09:07:26
林秀娟 茶业“双师”
海峡姐妹(2020年5期)2020-06-22 08:25:54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24
老兵变带头人助农民脱贫致富
今日农业(2019年12期)2019-08-15 00:56:32
第九届全国硬笔书法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绍兴举行
中国篆刻(2017年5期)2017-07-18 11:09:30
贫困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甘肃林业(2016年6期)2016-02-27 11:2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