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宏岩
自制生肌长皮膏及九一丹冶疗小腿慢性溃疡85例临床疗效观察
范宏岩
目的 观察自制生肌长皮膏、九一丹对小腿慢性溃疡的冶疗效果。方法 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并比较两组小腿慢性溃疡患者的治愈率,疮面愈合时间。治疗组:局部应用生肌长皮膏、九一丹外敷;对照组:局部应用呋喃西林无菌纱布湿敷二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43例治愈20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0例。对照组42例相应为治愈10例,显效9,有效7例,无效16例。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生肌长皮膏、九一丹治疗小腿慢性溃疡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生肌长皮膏;九一丹;小腿慢性溃疡
慢性小腿溃疡属于中医的“顽疮”、“臁疮”范畴。发生于小腿下部1/3处,踝骨上3寸内外侧的慢性溃疡,称为臁疮,又称裙边疮、裤口疮。因其特点是经久难以收口,或虽经收口,每易因损伤而复发,俗称老烂脚。慢性小腿溃疡是常见病、多发病,病程长,难以治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质量,并且愈后易复发,成为临床医护人员面临的难题[1]。辽宁阜新市中医院2008年~2012年采用自制生肌长皮膏、九一丹中药制剂治疗小腿慢性溃疡观察85例,取得很好疗效,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入选标准:全部患者均采自本院皮外科门诊及住院的小腿慢性溃疡患者,均符合以下诊断依据,各种原因引起的小腿溃疡疮面,经常规治疗大于1个月未愈合者。排除有骨结核、骨髓炎、结核性及癌性溃疡等疾病患者及对药物过敏者。将85例小腿慢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2例,男28例,女14例,年龄25~78岁,平均65岁。病变范围3 cm×2 cm~8 cm×10 cm,病程1周~3个月,平均42 d。治疗组43例,男 30例,女13例,年龄26~76岁,平均65.3岁。病变范围3 cm×3 cm~8 cm×11 cm,疗程10 d~3个月,平均41 d,在年龄、症状、病程、体征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药物制备 生肌长皮膏:当归30 g,白芷、生地12 g, 紫草30 g,血竭6 g,生地榆20 g,黄柏15 g,甘草、象皮9 g,麻油、白蜡适量。先将血竭研极细末过筛,再将当归、白芷、生地、紫草、生地榆、黄柏、甘草、象皮入油内浸泡3 d,以文火炸枯滤出,将油过滤,继用文火加热,入血竭化尽,次入白蜡,微火化干,冷却作成生肌长皮膏纱条即可。九一丹(由本院制剂室提供):熟石膏9份,升丹1份,共极细末。
1.3 治疗方法 ①对照组:换药前溃疡面常规消毒,用呋喃西林无菌纱条外敷包扎,每日换一次。②治疗组:换药前溃疡面常规消毒,疮面有腐肉和坏死组织的先用九一丹外敷,应适量(用在腐肉和坏死组织上),腐肉消失后再用生肌长皮膏纱条。没有腐肉的常规消毒后,可以直接用生肌长皮膏纱条于疮面大小相当的消毒纱布上,然后包扎,每日换一次,一般15 d为一疗程。在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每个时期用药不一样。在初期阶段疮面有大量黏稠分泌物及腐败组织脱落时,用九一丹提脓祛腐。经过多次换药后,脓性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彻底清除后,使局部缺血缺氧得到改善,没有腥臭味脓液流出,新的肉芽生成,这时可以停止使用九一丹,换上生肌长皮膏纱条,使疮面新鲜的肉芽组织生长,直到病愈。
2.1 疗效观察及评定标准 临床疗效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治愈:疮面愈合,自觉症状消失。显效:溃疡面缩小2/3以上,自觉症状得到改善。有效:溃疡面缩小1/3以上,自觉症状减轻。无效:溃疡面没减轻或加重,症状无改善。
2.2 经过二个月治疗结果 治疗组43例治愈20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0例。对照组42例相应为治愈10例,显效9,有效7例,无效16例。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小腿慢性溃疡的致病主要因素“虚、瘀 、腐”的相互作用为患,其中“虚 、瘀”为本,“腐”为标。此外又因病因的不同,可有不同的全身症状表现。治疗上根据疾病不同阶段或不同症状适时运用除腐化瘀,活血生肌合治,促进疮面愈合。用九一丹拔毒提脓化腐,清除阻碍疮面修复的腐,为生肌疮造条件。生肌长皮膏方中生地、紫草养阴生津,清热解毒。当归补血活血,兼有止痛之用。白芷排脓。血竭有止血止痛、化瘀敛疮生肌之效。地榆对伤口愈合有明显的作用,减轻组织水肿,在创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黄柏有抗感染作用。甘草既能清热解毒,又可保护溃疡面,防止感染。象皮收敛生肌。诸药合用,有养血活血,祛腐排脓,化生新肌,修复缺损组织,促进疮面愈合之效。临床实践证明中药治疗各种病因的慢性小腿溃疡均有显著疗效,中药在治疗慢性小腿溃疡着重提高机体本身修复能力,创造一种即立于修复同时又不破坏正常组织修复进程的生理环境,促进难愈性疮面愈合,有效的预防或减少瘢痕形成,治愈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2]。
[1] 顾伯华. 实用中医外科学.第3版. 上海科技出版社,1989:396-398.
[2] 王忠发.褥疮膏疗效观察80例.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7(1):48.
123000辽宁省阜新市中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