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宝智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
史宝智
目的 探讨导致新生儿发生窒息的主要产科原因。方法 对本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70例窒息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新生儿发生窒息的影响因素中脐带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分娩方式中阴道助产分娩造成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其他分娩方式大。结论 加强产妇在围生期时的保健以及做好产前监护工作,对于造成新生儿发生窒息的高危因素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发生新生儿窒息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
新生儿;窒息;产科原因
新生儿窒息在临床产科中较为常见,主要是指在胎儿娩出后1 min内新生儿仅仅存在心跳但无呼吸征象或者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1],窒息对患儿的心肺、脑及肝肾等脏器器官均有一定的损害作用,窒息患儿出现的病情较为危重、死亡率较高,且会出现较严重的后遗症。现对河南省长葛卫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附属医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70例窒息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试分析影响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为临床新生儿窒息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70例窒息新生儿,其中男45例,女25例;孕周23~42周,新生儿窒息诊断按照新生儿出生1 min Apgar评分标准:0~3分为重度窒息,4~7分为中度窒息,8~10分为正常;70例窒息新生儿中度窒息52例,重度窒息18例。70名产妇中22例为经产妇,48例为初产妇;分娩方式中顺产20例,剖宫产22例,胎吸28例。
1.2 方法
1.2.1 复苏方法 对具备高危因素的胎儿及早进行诊断、选择合适时间终止妊娠,当预计患儿有可能会发生窒息时,要及时做好复苏器械的准备工作,严格按照新生儿复苏规范操作手册进行复苏操作:新生儿娩出后将其放在辐射保温台上,及时检查新生儿鼻腔及口腔,及时清理其中的羊水,将新生儿头部摆正保证其气道的通畅,将新生儿身体擦干,仔细观察新生儿肤色、呼吸及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进行评价,要保证整个过程在半分钟内完成,避免对新生儿构成生命威胁。如果经过常规供氧后新生儿肤色仍呈现持续发绀或者出现呼吸暂停的情况,医生应考虑给予其正压人工呼吸辅助呼吸,半分钟后再给予重新评价,如果此时新生儿心率<60次/min,给予其正压同期的同时要给予胸外按压支持循环,半分钟后如果新生儿心率仍<60次/min,可给予使用适量肾上腺素进行抢救。在整个新生儿复苏操作中,如果新生儿无活力、胎粪对羊水形成污染以及气囊复苏无效果,则需要立即给予新生儿胸外按压、气管插管以及肾上腺素等抢救措施。
1.2.2 研究方法 对所有发生窒息的新生儿资料进行整理,而后对引起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抢救情况 经抢救,70例窒息新生儿死亡1例,69例存活,存活率为98.6%。
2.2 新生儿窒息主要因素 诸多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因素中,脐带因素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70例窒息新生儿中有27例,占38.6%,其次为产程异常,有23例,占32.9%,母体因素13例,占18.6%,胎膜早破5例,占7.1%,羊水污染2例,占2.9%。
窒息在产科临床上是导致新生儿发生死亡的最主要的原因。新生儿在缺氧后身体各部位脏器器官均会受到损害而发生退行性病变,新生儿的心脑、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器官受到损伤会对新生儿预后产生较大的影响[2],尤其是脑细胞对于缺氧的状况更为敏感,故当发生严重窒息、缺氧情况时会造成新生儿出现脑水肿、颅内出血以及脑组织坏死的症状。
新生儿发生窒息缺氧的状况能导致患儿出现一系列的连锁代谢反应,造成患儿机体内发生环境的较大的变化,对多个脏器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在患儿发生窒息时,能造成机体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同时由于急性肺功能不能及时较好的运行,导致患儿气道阻塞而出现一氧化碳潴留的情况,这样会进一步造成患儿发生呼吸性酸中毒,心肌损伤是最常见的新生儿窒息临床并发症。心肌细胞的糖代谢中,有氧代谢占主要地位,这就决定了心肌细胞对缺氧及其敏感的特性,新生儿窒息心肌缺氧性的损害,主要是由于患儿机体内氧自由基以及脂质过氧化酶的增高直接对心肌细胞生物膜产生损害,增加了细胞膜的通透性,造成心肌酶的逸出,进一步提高了患儿血清中心肌酶的活性。据相关研究表明,患儿血清心肌酶增高程度与新生儿窒息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虽然血清酶活性容易受到诸多因素干扰,但新生儿心肌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以及灵敏性,在临床上常作为诊断心肌损伤的标准之一[3],在新生儿窒息症状得到改善后,其心肌酶活性会相应下降并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也可以作为判定治疗效果的指标之一。新生儿发生窒息后一般会伴发有电解质紊乱症状,因此在对患儿进行检查时要将电解质检查作为一项常规检查。人体内肾脏血流量相对较大,在心排血量中约占25%左右,比其他脏器血流量增多将近70倍,因而,一旦机体出现缺血缺氧的状况,肾脏能立即感知;新生儿期的肾脏血流量相对较少,1周内排出量占心总排出量的1/10左右。新生儿窒息时出现的缺氧状况能造成患儿肾血流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进而造成肾小球的滤过减少,造成机体代谢产物的排泄障碍,造成肾脏损伤。新生儿发生窒息时,在应激状态下,由于儿茶酚胺分泌量随之增加,糖原分解速度加快,造成患儿血糖含量升高,而高血糖又增加了细胞外渗压,稀释了血钠浓度,发生重度窒息的患儿发生低钠的几率相对轻度窒息患儿来说较高,而低钠血症往往会伴发有低氯血症。
本研究中,造成新生儿发生窒息症状的因素较多,其中脐带因素占较大比例,70例窒息新生儿中有27例,占38.6%,其次为产程异常,占32.9%,母体因素占18.6%,胎膜早破占7.1%,羊水污染占2.9%。由窒息患儿资料可知,分娩方式的不同,发生新生儿窒息的几率也不相同,使用引导助产工具进行分娩的方式造成新生儿窒息的几率较大,其次为剖宫产,最安全的方式是阴道自然分娩。
总之,加强产妇在围生期时的保健以及做好产前监护工作,对引起新生儿发生窒息的高危因素积极预防,对窒息新生儿采取正确的方式及时进行抢救处理,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
[1] 孔妙玲.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基层医学论坛,2013,6(10):44-46.
[2] 刘巍.新生儿窒息产科因素分析与预防.内蒙古中医药,2013,2(20):75-76.
[3] 蓝仁金.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疾病临床分析.中外医疗,2013,1(1):48-49.
461500河南省长葛卫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