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辅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2013-02-02 03:14高艳红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11期
关键词:课件图形数学知识

■高艳红

多媒体设备的不断更新给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向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严峻的挑战。教师应灵活应对挑战,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作用,揭示数学知识的本质,体现数学新理念,优化教学环节,解决教学难点,激活学生数学思维,全面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伴随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种教学媒体以其独特的资源优势走进数学课堂教学,尤其是班班通工程的实现,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平台。因此,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那些枯燥乏味的知识转变为图像、图形或图表等信息,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数学原理、公式以及其形成过程,使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为学生理解数学本质,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了思路,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就信息技术辅助数学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1 巧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环节,增强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没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更谈不上班班通、网络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技术现代化步伐在不断加快,学校已经装备了新型的信息技术教育资源,这使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使原本抽象的数学教学变得更加趣味化、直观化、科学化。尤其是Flash课件以及电子白板的使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情感,把那些抽象的、难于理解的数学原理,以及概念的形成等数学知识进行直观化、简单化,有效解决教学难点,揭示数学本质,对数学的过程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大增强了数学的教学效果。

1.1 巧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只是被动地接受新知,基本靠死记硬背和反复练习掌握知识,缺乏创新思维和合作学习。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的模式下,大大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如在讲授“圆柱、圆锥和球”的相关知识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圆柱和圆锥、球的形成过程,学生很容易理解这些概念的形成过程,有效解决教学的难点。由于年龄特点,小学生的空间立体感相对较差,很难想象出这些立体的图形就是从那些常见的、简单的平面图形通过转变而来的。教师利用计算机制作Flash课件,动画演示长方形围绕某一个边旋转一周得到圆柱体,直角三角形围绕某一个直角边旋转一周得到一个圆锥体,一个半圆围绕直径旋转一周得到一个球的过程。这样教学,把抽象的、看不到的数学知识通过直观形象动画展示,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让学生在大脑中很快形成知识表象,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突破教学难关,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1.2 巧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同步教学,体现数学学科特色教学

数学是知识比较抽象、知识点比较繁杂的学科。教师在教学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进行数学图形的变化、图像的定格、线条的闪烁、色彩的变化等,来出示知识点,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如在讲授“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些有关对称的图形,也可以用数码相机对生活中的轴对称物体进行拍照,课上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展示,使学生轻松理解轴对称的特点,从而准确判断物体或图形是否是轴对称。这种教学方式,能有效刺激学生的各种感觉,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化被动学习为主动思考,使数学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更加形象生动,突出了数学学科的特色。

1.3 巧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课堂教学,有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手段的限制,造成学生对那些数学知识缺乏感性认识,很难理解那些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致使教学活动成了教师的展示课。教师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教师可以留意学生的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索,从中发现数学的规律,体会数学本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2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知识体系的展示,提高教学实效性

小学数学知识点多数是较为抽象的,知识点之间是紧密联系的。教师可以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上进行视频或者网页展示,对这些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显示,引导学生深入浅出,从而达到触类旁通,让学生学会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的方法。

如在进行“圆”的教学中,对圆的概念、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等系列知识进行整合,用Flash课件进行展示,使学生轻松地掌握相关知识点,学会对比学习,有效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3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反馈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信息技术能承载很大的信息量,通过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等方式展示,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利用PPT课件展示有梯度、有层次的习题,进行针对性的反馈训练,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挥,做到因材施教。这种练习效果实在高效、科学合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如在反馈练习中设计多种形式的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尽可能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软件可以检测学生的解答是否正确,根据练习的情况,教师给予及时的评价,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增强学习效果。

4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新课程标准在“数学思考”方面提出“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生活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字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抽象思维”的目标。很多数学知识是抽象的,学生很难理解。在教学时,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处理这些知识,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进行有关轴对称图形的教学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过程。通过课件动画的展示,让学生通过观察领悟数学本质,学生能清楚地看出对称的特点,轻松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5 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材,适合探索性、合作性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求教师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合作意识作为重点,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教师在教学新知识点时,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展示更多的相关信息,让他们在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中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如在数学复习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的信息量很大,信息保留时间较短,而学生接受能力不同,知识掌握好的学生一看就会,有的学生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课件就展示下一题目,导致学生的掌握程度与课件的应用不能同步,不利于全班学生同步发展。为了能让所有的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理解这些知识,教师可以把课件发至公用邮箱或微博,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在UC或QQ聊天室里,为学生讲解难点和注意事项。通过各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交流、互动、资料下载的平台,利用课下时间继续巩固这些知识,实现课堂教学的延伸,避免因课件展示时间问题给学生带来的损失。同时,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综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总之,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灵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全面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综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猜你喜欢
课件图形数学知识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分图形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找图形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