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燕 石海凤
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力倡导的科学育儿方法,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利于婴儿的消化吸收,最适合婴儿的生长发育。目前大力提倡母乳喂养,本文通过临床实践,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2011年2月至10月在我科住院分娩的产妇1000例,住院期间全部实行母婴同室,住院时间2~7 d。
1000例产妇中18例由于心理因素不愿喂哺者,经疏导教育后成功喂哺达100%;163例乳头扁平或凹陷者,成功154例,占94.5%,未成功9例,因产妇身体素质差,家属不愿配合;乳头皲裂25例,经处理2~5 d痊愈,成功率达100%;乳胀354例,于产后2~3 d发生,经处理后1~2 d乳胀消除;母婴分离者110例指导挤奶手法,按时排空乳房,成功保持泌乳功能。
3.1 产前 根据产妇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包括母乳喂养的优点,喂养时间和次数,喂养姿势和技巧以及相应的乳房护理等[1]。同时纠正产妇对母乳喂养的错误认识。比如:有些产妇因害怕影响体型,拒绝哺乳;有些产妇认为乳汁少,怕新生儿吃不饱,产后即用奶粉代替。有些产妇觉得乳房不胀,就不会有奶等等,上述对母乳喂养认识上的误区,造成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率低[2]。因此,开展产前健康教育,纠正产妇错误认识,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诉所有的孕妇,使其家属和孕妇建立产后母乳喂养的决心和信心。
3.2 产后 早接触,早吸吮。足够的乳汁是母乳喂养成功的重要前提,尽早频繁的乳头刺激是促进泌乳的有效措施[3]。因此,产后30 min内,除母乳喂养禁忌证外,均由护理人员协助新生儿与母体进行皮肤接触,并让新生儿早吸吮母亲乳头,并再次宣教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产后由责任护士具体的讲解及指导母乳喂养有关知识。包括哺乳的正确姿势,婴儿正确的含接姿势,24 h母婴同室,按需哺乳,判断婴儿需要及是否饱足的技巧,以及乳房护理技巧。
4.1 乳头扁平或凹陷的处理 注射器吸乳头法:根据乳头直径大小,选用10~20 ml注射器1副,切除注射器前端及乳头部分,将注射器直接罩在内陷的乳头上,抽吸活塞,能够明显看到乳头被吸出来,并保持负压1 min。重复多次,使乳头突出。
4.2 乳胀 嘱产妇增加哺乳次数,采取正确喂哺姿势,喂哺前,热敷、按摩、拍打乳房,如果乳房很胀痛,婴儿不能有效吸吮时,可用吸奶器吸出乳汁,使乳房舒服一些后再喂哺。
4.3 乳头皲裂 指导产妇采用正确的吸吮方式,婴儿不能只吸乳头,应吸入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喂乳结束后,可用示指轻压婴儿下颌,待婴儿自然松口后慢慢取出乳头。哺乳后将少许乳汁涂在乳头及乳晕上,让乳头暴露自然干燥,因乳汁具有抑菌作用,且含有丰富蛋白质,能起到修复表皮的技能。
4.4 母婴分离时如何保持泌乳 教会产妇挤奶方法:操作前热敷、按摩乳房,洗净双手擦干,将大拇指放在乳晕上,其他手指放在对侧,向胸壁处有节奏地挤压和放松,把乳汁挤出,或者使用吸奶器排空乳房,告诉产妇及家属挤奶6~8次/d或更多。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品,母乳可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智力,减少婴儿患病率,这些优势明显高于人工喂养的新生儿。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及时开展产前和产后护理干预,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诉所有的孕妇,重视产前检查中的乳房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处理,可以大大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促进新生儿健康生长发育。
[1]李敏.产前及产后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临床影响的观察.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3):217.
[2]李少娟.护理干预对住院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山西职工医学学院学报,2011,20(4):72-73.
[3]郭静.护理干预对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率的影响.现代护理,2010,7(26):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