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2013-02-02 01:18:18彭朝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2期
关键词:插管约束医护人员

彭朝华

患者被转入重症监护室,一般都说明患者病情比较严重,治疗医师会根据患者情况为他们安排侵入性置管。而患者中的绝大多数都处于昏迷状态,尤其是在夜晚,身旁没有家属陪伴,再加上值班护士人数减少,所以意外拔管的现象时有发生。意外拔管(UE)是指导管自行脱落,或者患者有意将导管拔出,或者是由于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导致导管滑落的现象[1]。意外拔管将会给治疗带来麻烦,甚至会给患者生命带来威胁,所以,临床上需给予高度重视,找出意外拔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有效降低意外拔管率[2]。

1 临床资料

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我科共收治患者320例,其中男260例,女60例,年龄2~92岁,平均年龄为45.34岁。所有患者置管总计960例次,其中使用气管20例次,使用胃管300例次,使用深静脉置管180例次,使用导尿管320例次,对其他导管的使用为140例次。总计960例次置管共发生意外拔管现象20例次,其中气管插管3例次,胃管10例次,深静脉置管3例次,其他导管4例次。20例次意外拔管中,因医护人员操作失误而导致拔管的为1例,其他原因为19例次。

2 原因分析[3]

2.1 时间角度 白天值班护士较多,意外拔管发生概率相对要低;但到了夜晚,尤其是在晚上九点以后,值班护士较少,且患者家属不在身旁陪伴,意外拔管率明显趋升;且在早上五六点,也经常有意外拔管的现象发生。

2.2 患者角度 首先从患者的精神状态方面来考虑,患者病情危急,内心焦虑,显得烦躁、悸动,尤其是到了夜晚,更显得焦灼不安,长时间昏睡,导致他们意识模糊,他们会在病床上做不同程度的挣扎,在挣扎的过程中导致导管滑落。其次是患者的身体状态,重症病房的患者必定病情相当严重,他们身体上的不适是在所难免的,有些患者需要通过翻身或者摩擦床沿以缓解疼痛感,而这些动作必定会导致导管不能正常连接,从而意外脱落。再者,是患者的年龄问题,尤其是老人和小孩,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觉得导管置管导致他们身体上的强烈不适,他们便会想办法故意将导管拔出。最后需要提出的是,有些患者性格强硬,不愿意接受医护人员的帮助,他们中有的人甚至存在排斥心理,故意跟医护人员作对,不配合置管,医护人员离开时故意将导管拔出。

2.3 医护人员角度 首先是对于那些烦躁不安或者意识模糊的患者,护士人员没有及时的给予镇定措施,而任其发展,如果护士发现患者情绪激动,不能听之任之,要及时报告主治医师,或自行安排解决措施,缓解患者压力。其次,是因为护士没有对所有人员进行肢体约束,有些患者较清醒,他们拒绝肢体约束,护士也不强行操作,而对于那些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护士们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他们不会随意乱动,无需进行肢体约束。再者,有的护士比较年轻,缺乏工作经验,对导管拔管现象不能予以高度重视,遇到一些意外情况不能及时处理,也有的护士缺乏责任心,怠慢工作,尤其是在夜晚,懒于出护士值班室,从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意外拔管率。最后,护士与患者、护士与患者家属之间缺少沟通,患者身体突然出现不适,但找不到值班护士,且患者精神状态不佳,护士没有找时间对其进行疏导;对于患者的临床状况,护士没有及时反馈给患者家属,三方缺乏有效沟通。

3 防范对策

3.1 加强医护人员技术进步 要减少意外拔管例次,首要的,就是要保证医护人员的置管技术到家。医护人员要充分利用好胶布、牙垫以及导管等物件。利用胶布将牙垫和导管有效固定,再将串带固定,然后绕过患者的耳朵,绕至脑后系好系牢,要注意提醒换班检查插管气囊,并且胶布和串带要每天更换。要保证每名护士人员有较强硬的置管技术,对于新来的护士,要派遣一名优秀护士对其进行技术操作上的指导和监督。

3.2 有效约束 我们对患者进行约束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有的患者还会出现逆反心理。对于完全清醒的患者,医护人员要多多与其沟通,用亲切的话语告之其意外拔管的危害性,对于气管插管者,由于说话不方便,医护人员可事先准备好写字板,让患者将需求写在写字板上,医护人员尽量帮助其实现。有些患者处于半昏迷状态,烦躁不安,手脚乱动,医护人员要对其做好肢体约束。

3.3 合理安排班次 要将护士人员有效分组,分组的前提是经验足的带经验不足的。对于意外拔管的高发时段,要特别注意人员的安排,要合理规划人数,要针对特殊时期对值班护士进行合理调剂。

3.4 制度管理 要确立一整套护士管理制度,其内容包括职责承担、技术要求、交接班要求以及奖惩制度等,从而有效规范护士行为,为意外拔管消除隐患。

3.5 改进硬件设备设施 置管所用的导管、胶带、腕带以及约束手套等,必须在质量上有所保证。要选用那种刺激性小、容易更换且易于固定的导管,胶带要保证其粘性,腕带要柔软且透气不至于扎伤患者。

3.6 给予镇静治疗 一些患者承压能力低,医护人员要视情况给予镇静治疗。从而减少患者痛苦,降低他们的血压,减少他们的机体能量消耗等等。

3.7 加强护士业务学习 给每一名护士提供业务学习的机会,医院定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促进知识积累;也可以送她们去培训班,或者聘请专家在本院开展知识讲座。

3.8 改善医患关系 可以通过有效沟通,改善医生和患者之间的紧张关系。医护人员要处于主动位置,对患者的病情加以关注,要时时提醒患者注意休息,注意保护好自己,要处处为患者着想,以治好病为最终目标。作为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遇到麻烦要及时告知医生,寻求解决办法。

[1]金清霞,林碎汊.气管插管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44.

[2]蔡碧兰,黄湘晖,杨美丽.ICU护理安全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护理学研究,2011,26(5):63.

[3]马淑卿,马秀琴.ICU机械通气患者意外拔管脱管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河南外科学杂志,2008,14:37.

猜你喜欢
插管约束医护人员
“碳中和”约束下的路径选择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约束离散KP方程族的完全Virasoro对称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海峡姐妹(2020年3期)2020-04-21 09:28:12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34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适当放手能让孩子更好地自我约束
人生十六七(2015年6期)2015-02-28 13:08:38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
西南军医(2015年4期)2015-01-23 01:19:04
【通 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