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珍梅
由于胆囊炎,胆石症,胆囊病变而施行胆囊切除术是目前外科最常施行的手术之一。现对我院近1年来8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我院外科2011年10月至2012年1月,共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82例,女性60例,男性22例,年龄17~80岁,平均年龄42岁,所有病例均在术前行B超检查,无总管及颈部结石,对B超提示显影不清者行上级医院确诊后方可进行手术,手术在全麻下进行,手术时间1 h~3 h。住院天数3~7 d。
2.1 术前心理护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一项新开展的手术类型,尚未被广大患者所接受,有必要向被手术者讲述此术式的安全性,优越性,消除患者心中的顾虑,取得合作,主动接受手术治疗。
2.2 术前准备,常规查血,尿常规,生化全套,免疫全套,凝血四项,心电图、B超及备皮,备皮时注意脐部的卫生等。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待各项指证稳定后再行手术。术前1~3 d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有的患者年龄大,常伴有基础病,所以术前血压、心、肺功能都要控制在正常范围,必要时请内科会诊,注意感冒。术前当晚进流食[2],必要时口服二片安定,以保持良好的睡眠,次日晨进食水,待术。
2.3 全麻术后的护理[3]。全麻未完全清醒,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禁食水,同时心电监护6 h,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特别对那些有基础病及老年患者更为重要。全麻术后的患者气管插管虽已拔除,可它对呼吸道黏膜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同时可引起分泌物增加,积痰等,痰多不易咳出者,用吸痰器吸出,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同时给于高流量吸氧,使血氧饱和度持续在90%以上。
2.4 引流管的护理,本组病例中有5例置有引流管,腹腔镜手术出血很少,术后一般不需要放置引流管,但有的患者在术前、胆囊炎、胆结石反复发作疼痛,引起胆囊于周围组织黏连,在手术时分离黏连比较广泛,或疑有少量渗血者术后放置引流管,护理人员要及时把引流管固定在床边,使其处于无受压,无扭曲,妥善的位置且留有一定长度,以防翻身或活动时牵拉移位,24 h总结一次引流量,引流管的引流液多为腹腔内渗血,冲洗液呈淡红色且量很少,护理人员严密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量,如出现鲜红色血液且量多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引流管放置的时间一般情况下术后24~48 h拔除,视引流量而定。
2.5 并发症的护理 251穿刺孔出血。本组病例中有5例脐孔渗血。是由于腹壁毛细血管损伤,穿刺鞘拔出后压迫作用消失而创可贴牵拉不牢致穿刺孔出血。特别是脐孔由于脐窝部深,出血不易被发现,观察时应轻按一下脐窝,看伤口敷料有无渗出血迹,血液外渗浸湿敷料者,应及时更换敷料加压包扎,效果不佳者可在穿刺孔缝合一针止血,并向医生报告处理。
2.6 胃肠道不适的护理。本组病例中有20例出现胃肠道反应,术后患者可见恶心,呕吐等胃肠反应是由于麻醉药物引起,待麻醉作用消失后症状就可缓解,呕吐频繁时,应给于肌内注射胃复胺10 mg可以缓解。
2.7 饮食指导。所有患者术后次日均进流食。给予细、软、烂无刺激性食物,一般从流食到半流食,由稀到稠,半固体到固体。进食量应由少到多,同时少食或禁食牛奶,鸡蛋豆制品等易引起腹胀的食物。一月后进食低脂,低热量的饮食。同时还要适量的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
通过严密观察病情,并给予对症治疗及精心护理,患者均顺利康复。其中65例3 d出院,放置引流管的5例与12例70岁以上伴有基础病的7 d出院。
在上述82例患者中无一例中转开腹和残留结石,这和医生技术水平及术前准备周到密不可分。在以前的开腹手术中,时有胆囊动脉出血,胆漏的发生,此组病例虽未发生,但我们护理人员绝不可掉以轻心,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认真听取患者的每一句陈述,并把观察到的情况如实的向医生报告。综合上述我们的体会是;充分细致的术前护理准备,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以及健康的饮食指导,是手术成功的基础。随着医护人员技术的不断提高,腹腔镜手术会更加完善,手术患者会更加安全。
[1]梁月强.腹腔镜保胆取石术与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对比.现代医学,2011,11(6):38-40.
[2]叶舜宾.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551.